+-
工作群消息99+,下班等于没回家

清理了74个工作群后,苏迪感觉一身轻,“有种大扫除完成的快感”。

2022年7月初,苏迪成为了一家心理咨询机构的运营岗实习生。在实习的5个月里,她被数十个对接群、产品群和策划群包围。不断袭来的群消息,将她的脑子搅得一片混乱,“脑容量都快不够了。”

群聊压力,将她重重压在电子屏幕前,动弹不得。甚至在退群之后的一段时间,她的肩上仍能感受到无形的压力。

她总担心是否在工作交接过程中有遗漏,也担心“直接退群”的行为会对他人造成麻烦。“虽然最后倒也没事,但就是有种出门了却总觉得有东西没带的担忧。”

工作群消息99+,下班等于没回家

退出群聊后,苏迪感觉一身轻松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作为一种便捷的虚拟社交空间,微信群被视为获取信息资源、提高工作效率、连接人际网络的“法宝”。但泛滥又形式化的工作群,成为部分打工人逃不掉、躲不开的“梦魇”。

数不清的群组、不时弹窗的消息,让这一公开虚拟空间成为消息错发“重灾区”。群聊向来是冲突的典型场域,因消息发错、看错、理解错而引发误会和冲突,更成为一些官员的“现形”记,不少官员错发不雅信息,在百人大群“公开处刑”不说,更被“免职”。

不是所有人都像苏迪一样,能顺利在大大小小的工作群中抽身。大多数人面对全天候敞开的窗口,只能开启“免打扰”;看着整齐划一的队伍,“打”不过,那就加入。

更多人,被困于群聊虚拟又真实的人际网中。

24小时打开的窗

“早安老公。”

早晨8点左右,手指轻点屏幕,文丽像往常一样,将消息送出。

只是那天回复她的不是丈夫,而是同事。对方提醒她,消息错发到工作群了。她心一惊,点开工作群,看到那四个字静静躺在领导发布的通知下方。

工作群消息99+,下班等于没回家

《三十而已》剧照

8点,是她和出差的丈夫道声早安的固定时间点。而那天工作群恰巧有新消息,她下意识点开后,就将准备发给丈夫的文字发到了群里。

好在消息发出不久,她点下撤回,安静离场。在那之后,她会在消息发送前反复确认发送对象,避免再发生类似的“乌龙”。

文丽是某高校教师,在群内交流是她的工作常态。在她的微信列表里,保存了62个群。

这些群,涵盖了她与学生交流的班级群,与同事、领导等进行上下级沟通的工作群,也有围绕母婴、买菜等她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用到的生活群。她统计过,所有群里,工作群约占60%。其中一些群是为跟进项目创建,短暂使用后,沉没在聊天列表底部。

害怕错过重要消息,她挑出几个重要的群,设为“置顶”,其余一律设成“免打扰”。置顶的工作群不多,但下班后的夜晚,群消息仍会不定时敲响她的手机。只要看到消息提示的是全体成员,她紧绷的神经会即刻得到放松。

工作群消息99+,下班等于没回家

下班后的夜晚,群消息仍会不定时敲响文丽的手机 / 图源:《三十而已》剧照

和文丽一样,初中语文老师李荷也将大部分群设为“免打扰”。可微信群是一扇对所有群成员敞开的窗户,消息像一片片雪花,随时飘进这扇24小时打开的窗。而她,早已习惯满地的雪花。

只要手机屏幕亮起提示,手指便会滑向微信,手机屏幕左边一整列的小红点像是带有磁力,吸引李荷去点击。可点开聊天框,再下意识滑走,往往不过一秒钟。很多次关掉群组,她才意识到,她根本没有留意群聊内容。只是她会下意识点进群聊,将小红点击灭。

当双脚迈入职场的那一刻起,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就在被擦除。每个人都在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工作对生活的入侵,而后默许消息将时间割碎。

琪乐早就习惯了微信群对职场和生活的渗入。

工作群消息99+,下班等于没回家

当双脚迈入职场的那一刻起,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就在被擦除 / 图源:《请叫我总监》剧照

2003年,琪乐在毕业后进入了金融行业,一待就快20年。微信群是在最近10年闯入她的视线,并成功占领了她的生活。她意识到,微信在很早以前就跨出了原本的“社交”定位,并在工作中占有一席之地。

结束一天8小时的工作后,她仍时常收到工作群的提示。面对领导分享在群里的行业资讯,很多时候,她需要查看文章,思考一会儿,再点评几句,并将其视为工作的一部分。

“免打扰”是进群后的一个步骤,但更多时候,这个操作只浮于表面。琪乐习惯了主动点开群通知,对她来说,“其实也不存在免打扰”。

随大流,不掉队

很多群,尤其是工作群,不能退出,更不能不看。但有的时候,单纯的“看”,不能展现一个人的“已阅”状态,必须是看后有“复”,才能真正展现一个人的态度。

文丽只要看到工作群消息,就会积极作出回应。但此前,她不习惯领导在群内点名布置工作的方式。曾有过领导发布群通知,但没人响应的情况,领导则挨个给人打电话提醒。电话挂断后,群内就出现了队列整齐的回复。

工作群消息99+,下班等于没回家

网友分享的工作群聊背景 / 来源:聊天背景图日更

作为教师,文丽同时拥有群成员、群创办者的双重身份。真正成为群创办者后,她对群聊礼仪产生过触动。在一些精心拟写好的任务通知发布后,“发现群里没有任何的回复,可能对工作来讲是一个比较消极的反馈”。

作为群成员时,从上而下的“响铃”,会让人认为是“一直被推着干事情”。但向下发布通知时,她又会期待在群里得到一个及时的回应。

在她看来,信息接收者的一个简单反馈,会对发布者带来积极反馈。跟帖行为无可厚非,“虽然跟帖内容基本上都大差不差,但这也体现了你对这个任务的关心程度,或是对微信沟通礼仪的认可。”

“当存在异议的时候,不要在群里做沟通,(群组)还是以收到确认为主。”文丽说。

群聊存在默认的礼仪规范。群成员在礼仪规范下,发表得体又讨喜的言论,在礼貌化社交上建立个体之间的互动连接。在工作群中,常见的礼仪有“收到”“点赞”。看上去简单的行为,实际上,含有诸多复杂的社交细节。

工作群消息99+,下班等于没回家

社交媒体上流行的群聊的礼仪规范 / 图源:小红书@小琪

“一般群里领导发言或者转发一些信息,同事们纷纷点赞,队形都很整齐。哈哈哈,三个点赞,或者煞有介事地点评几句,看领导喜好和风格了。”琪乐发现,群里也要讲规矩。

在群里,要附和,也要会隐藏。如何拿捏好分寸,是一门小学问。

琪乐在群里是“附和型”人设。点开群聊,看到清一色的“收到”“点赞”,她会先跟上队伍,再“爬楼”查看具体的通知内容。

在责权明确,尤其是有行政工作的群中,往往存在明显的层级差异。权力会直接左右交流模式,个人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话语权,而权威会提前发话,将答案钉在板上。与领导不同的观点,她选择“吞下”后发出赞同的声音。

在群里,模版化的回应会淹没个人特色。在她看来,工作群就是职场,职场不是可以自由发表言论的地方,身处职场,本就得隐藏自己的个性,更不能展露半点棱角。

工作群消息99+,下班等于没回家

工作群就是职场,身处职场,本就得隐藏自己的个性 / 图源:《爱很美味》剧照

曾有人在群里向领导表达意见,表述委婉,但实属罕见。她称赞“发声者”的勇气,换作是她,她无法做到,“他们做了自己不敢做的事”。

但这种时候,这些不同的声音会像投入大海的石块,逐渐沉底,没有回音。也是这种时候,“群管理员会及时发布几条其他信息,把这条往上顶一顶,给它冲淡。”她觉得那是群管理员在救场。最终,大家会淡忘这件事。

既不能无动于衷,但又不能太积极回应。琪乐需要时刻保证自己不掉队,“随大流”的同时,又不会显得太过“出挑”。她绝不会做第一个回复群消息的人,不想太显眼,更害怕因为积极回复而在别人眼里像是在“拍马屁”。

更多人在群里不发言,不敢发言,发言也是集体表态。迫于阶层差异的压力,或出于利益,跟帖者只好应景式地送出“赞”和祝福,将个人想法摒弃,输出“讨喜”的集体意见。

但差异也并不总是压制个人想法。在王晓娜看来,工作群不是只有领导通知或集体表态。

工作群消息99+,下班等于没回家

2019年6月,长沙一位员工甚至因为在组长通知工作事宜后,在群里回复了“OK”的手势,被公司以“不懂规矩”的名义开除。

2023年年初,王晓娜来到山里,在露营基地担任前台接待。整个团队人数不多,大约三十人。大多数情况下,收到群消息时,看了就代表收到,不需要再另外回复。她不需要刻意在群里捧场,“不做形式化的东西”,群成员能自由发表观点,提出与上级不同的看法,指出另一部门同事存在的疏漏,除了上级所禁止的“将(负面)情绪宣泄在群里”。

面对与上级不同的观点,同事们会将自己的想法诉出。根据前期客户信息收集、后期的内容更新优化等方面,对“为什么这么做”进行解释,而上级也愿意听取、采纳。

若团队里只有一种声音,那是可怕的。王晓娜在观点碰撞中产生了“我不是屈服于权威,但我是在认真工作”的想法。她觉得,群存在的目的就是沟通工作,真正的沟通。

她将工作群氛围归咎于工作性质,并与领导风格挂钩,“能在山里居住的人,确实都不是什么正常人。”但她也说,前一份与运营相关的工作,群内包容度及接受度更高。

“其实大家都是很有思想的人,也很有自己的主见。”

与自己和解

大多数人跳开职场,就会以另一种样貌出现。

每个人都会加入大量群组,一次聚会、一次饭局,就可能将完全陌生的人群迅速聚拢。相较于工作群,其他群组是一个更加开放的公共空间,没有绝对的领导者,没有墨守成规的群聊礼仪,语气不需要板正,不需要服从。

工作群消息99+,下班等于没回家

一次聚会、一次饭局,就可能将完全陌生的人群迅速聚拢 / 《熟年》剧照

在王晓娜看来,这些群具有极强的社交属性。约五六年前,她沉浸在各类微信群中。她曾在群里感受过群友带来的情绪价值。每天,她会在这个由陌生人组成的社交圈子中,和群友共享喜怒哀乐,相互提供情绪价值。

但有时候,热闹只是群聊的表象。虚拟公共空间的亲密,像栽培于温室里的花朵,一旦走出精心建造的“虚拟空间”,就极可能会枯萎凋零。

王晓娜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群慢慢沉默了。大家似乎有了新的生活,或是结识了新的圈子,群里不再有人分享生活,只是她对群、群友的感情仍真实存在。

有一次,她去杭州办事,想顺带见见曾经亲昵的群友。对方的反应让她发现,建立于虚拟公共空间的热络,更多是虚无缥缈的。一旦跨越网络空间与真实世界的界限,就需要一套新的社交脚本,否则会变得生硬、冒犯。

工作群消息99+,下班等于没回家

不同于虚无缥缈的网络空间,在真实世界里需要一套新的社交脚本 / 图源:《变成你的那一天》剧照

微信群是一个关系群,无形的丝线将人与人连接在一起。依靠丝线维系的网络情谊,并不牢固。但群聊兼具的现实性,又会将人紧紧缠绕。

微信群以“圈子文化”为基础,延展出以血缘、兴趣、职业等相互嵌套的“圈子”。尚不熟悉的同事、许久未见的同学、远在他乡的亲人,在网络圈群中相聚。

“熟悉但又不够熟悉”的关系、对群体归属感的需求,让李荷觉得,自己被群“绑架”了。

像是身处一个公开的大广场,看不到人,但清晰知道,虚拟头像背后有无数真实的眼睛。只要发出声音,就会成为广场“焦点”,接受众人的“兴趣”评选。若评选通过,则有人回应。若不通过,她会成为话题终结者,群聊则会瞬间冷场。

担心冷场,李荷不爱在群里发言,尤其是并不亲密的同事群。她认为自己很难与他人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但她很难不在意群里聊得热火朝天的内容,不看的话就会感觉“错过了热点”。

同时,李荷也担心不参与群聊会被贴上“不合群”的标签,从而被“边缘化”。因此,她偶尔会在群里说上几句,而后反复翻看群消息等待回复。走进现实,李荷有相同的情感。“大家都凑在一起说话,我自己站在旁边的话,我会觉得不合群,就一定会走过去说”。

王晓娜也曾陷入人际关系的困局中。在她看来,担心边缘化、害怕冷场,更多时候是内在焦虑,亦是个体对自我的束缚。后来,她退出了大部分群聊,只留下必要的工作群、生活群,并尝试在线下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深度连接。

工作群消息99+,下班等于没回家

曾陷入人际关系的困局的王晓娜,开始尝试在线下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深度连接/ 图源:《请叫我总监》剧照

起初并不容易。每当看见别人聊得火热,她会怀疑不合群的自己是否有些“怪异”,“感觉自己不太容易相处,又特别想融入。也想过稍微改变自己,希望人家跟我关系好。”

后来她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

“改变自己的时候,就已经对自己绑架。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每天别扭,还期待着别人的回应。”

现在,她不再等待别人的回应,也不对自己的思维设置障碍,回归到“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状态。

“其实也就是自己与自己关系的和解”,王晓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