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灵修书籍 > 以色列的恩膏

第八章 从锡安战场出征



第八章 从锡安战场出征
「龙向妇人发怒,去与她其余的儿女争战,这儿女就是那守神诫命、为耶稣作见证的。」(启示录十二章17节)
以色列现今的军事征兵制度有别于其他国家。每当我在西墙(the Western Wall)看见一个士兵,就会想到这些在我面前精神抖擞、委身于兵役中的年轻男女们,就是数千年前那群亲眼看到伟大神迹之战士的真正后裔。他们的先祖亲眼目睹一整支埃及军队被投于海中、耶利哥的城墙在号角声中倒塌,日头停住、不肯越过迦南的山丘和平原。当我看着这些军人受派驻守于大君王的城邑时,圣经中的记载于是鲜活地映入我的眼帘,将我卷入了先知性的未来。他们在我眼前就像他们的祖先大卫那般地歌唱跳舞着,无论他们晓不晓得,他们终究还是要在这相同的地方争战,为的是捍卫大卫的弥赛亚宝座(参考路加福音一章32〜33节;撒母耳记下七章12〜16节)。
因为这个缘故,教会在灵界的争战会与以色列在自然界的争战相互交会,这是无可避免的。身为基督徒,虽然我们不会为了神国度的开展,而藉着军事攻击挑起战争,但在圣经里外的锡安战场上,却为今日的你我提供了必修的课题。在本章里,我们要先来察看其中三点。首先要着重的,是军事战争的概念;接着我们要转向今日关于世界人本主义具争议性的论点;最后,我们要揭开关于基督身体中性别角色的先知性观点。


争战有时
以色列人之所以是战士,并不是因为他们好战,而是因为他们渴望和平。在我动笔之际,每一个健壮的成年公民皆依法成为军队中的一员,他们要穿上制服,接受严格的训练,学习上膛及发射武器,并且准备应战,他们本来就必须如此。有这么一个说法:如果以色列的敌人放下他们的武器,那么就会有和平;但如果放下武器的是以色列,那么就没有以色列了。或者诚如一位历史上最受人称许的军事战略家所言:「假如你想要和平,那就预备打仗吧!」同样的说法也可用于基督的身体。然而前提是,我们想要 真正的和平,也就是在和平之子里面,藉着和平之子成就和平。
神对战争的感觉又是如何呢?圣经没有对战争断然地宽容或定罪,它认为战争是人生中的事实。天父确实不乐于看见按祂形像受造的人类彼此伤害、互相残杀,祂不喜悦敌人死亡,而我们也应如此(参考以西结书卅三章11节)。
对某些人而言,古老以色列的耶和华似乎是个好战者,祂的震怒最终是藉着恩典,透过和平的缔造者耶稣而止息的。但是神昨日、今日和永远都是一样的,祂的性情在圣经里从头到尾始终如一。有时祂的公义需要藉武力的侵略和流血,有时则需藉由和平。照样,以色列被教导有时要向仇敌先宣告和平(参考申命记二十章10节),而基督徒在某些情况下,又可能必须拿起他们的刀剑(参考路加福音廿二章36节;罗马书十三章4节)。诚如所罗门王所记:「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争战有时,和好有时。」(传道书三章1、8节)
在即将来临的日子里,当战争和打仗的风声加增时,你我可能会感到厌倦争战。与战争有关的悲惨苦难,不论是在属灵上和军事上,往往皆会导致人敏感地畏缩,那时人便会不计代价地渴求和平,但对于和平的迫切渴望若非以弥赛亚为中心,便会导致虚谎、掺有敌基督之灵的假和平,到头来我们一点和平也没有。历经未来的产难时,我们务要坚定站立在神旨意的启示里,虽然地上的和平已近在眼前,但它成就(即将成就)的时刻却尚未来到。
为何而战?
当撒但无耻地悖逆至高者时,争战就已在天上怀了胎(参考以西结书廿八章13〜17节)。亚当和夏娃随后所犯的罪,使牠毁灭性的悖逆得以在地面上演。仅在一代之后,便出现了弟兄之间争战的悲惨结局,冷血的该隐谋杀了亚伯。到了族长时代,争战便占据世界极大的部分。我们亲爱的先祖亚伯拉罕,当他家人的生命面临危急存亡之时,他并没有压抑自己而不动用武力,雅各的众子们更是大动干戈地要维护家族的尊严。几世纪过后,当这群希伯来人出埃及时,他们受到武力的攻击和对待(参考创世记十四章14〜16节,卅四章25〜31节;出埃及记十七章8〜10节)。最终他们运用军事手段发动攻势,进行神所吩咐要得着应许之地的争战。
于是造物主成了以色列军队的指挥官,耶和华在争战中赋予他们力量及策略,保护并指挥祂的百姓:
「我藉著称冲入敌军,藉着我的神跳过墙垣。……祂教导我的手能以争战,甚至我的膀臂能开铜弓。祢把祢的救恩给我作盾牌;祢的右手扶持我;祢的温和使我为大。……因为祢曾以力量束我的腰,使我能争战;祢也使那起来攻击我的都服在我以下。」(诗篇十八篇29、34〜35、39节)
胜利是属乎耶和华的。
当至高君王号召祂的百姓出征时,无论是灵界或自然界,凡是退缩的人就有祸了。从争战中退缩的人可能会懊悔:「懒惰为耶和华行事的,必受咒诅;禁止刀剑不经血的,必受咒诅。」(耶利米书四十八章10节)
我们坦白地说,其实神的话语中所描绘的战争还真是骇人。祂对毁坏和死亡的默许实在与文明社会相违背。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完全远离战争。从现今廿一世纪的圣经里,起自创世记至启示录的记载,战争一直没离开过我们。假如我们是火热的真理追寻者且心里因祂的火而燃烧,假如我们渴望不因神的任何作为而退缩的话,那么我们必须论定弥赛亚新妇就是战士,因为祂是战士,而且祂说要跟随祂。
所罗门王的智慧书里,提到与我们的新郎君王来临的时节有关连的,便是争战的时候。 它同时也是空前的荣耀、神迹奇事的超自然能力、洁净教会、复兴与国度扩张的时节,这并非巧合。然而,伟大的时刻最终将要到来,届时我们就不必再学习作战的事了(参考以赛亚书二章4节;弥迦书四章3节)。同时我们要儆醒祷告,为国度的冲突作预备。部分的预备工作,就是为今日和明日的锡安战场儆醒守望与祷告,并以来自其昨日战场的恩膏作装备。


依据妥拉的教战守则
每一支军队皆有其书面的教战守则,神也毫不意外地在妥拉里列举了祂的法则,将祂的道路教训我们,并揭示祂神圣的性情。除了发布直接涉及战争的基本原则(参考申命记第二十章),神也以散布于整本圣经的专属战争策略作为补充。藉此,祂训练我们在每一个转折处信靠祂。
当耶和华的百姓必须出征时,与我们现今生活相关的直接原则是什么呢?祂的最高指令是如此单纯而易于领会:不要害怕,但这凭着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做到的。超乎万有之上的神告诉了我们为何不要害怕:因祂已向我们保证祂必与我们同在。
「你出去与仇敌争战的时候看见……有比你多的人民,不要怕他们,因为领你出埃及地的耶和华你神与你同在。……不要胆怯,不要惧怕战兢,也不要因他们惊恐:因为耶和华你们的神与你们同去,要为你们与仇敌争战,拯救你们。」(申命记二十章1、3〜4节)
这道命令在新约里仁慈地再度重申,并且连结于大使命:「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马太福音廿八章20节)
耶稣再来的时刻愈临近,祂对第一批门徒所说的话语,就能够在这世代里给祂最后一批跟随者愈多的能力。祂将会与我们同在,为我们争战,而在祂的同在中,我们将不会惧怕。
我生命中曾面对过一些极为惊险的景况,包括死亡的威胁、恐怖份子的警告、宣教场上的危难,以及一场重大且危及生命的灾病。但在每一个情况里,安慰人心且赋予力量的相同真理,终究能带领我走过这一切:神与我同在。祂亲密的同在胜过任何事物,祂完全的爱将恐惧驱散了。
正如神的国度为爱所掌管,撒但的权势则是由恐惧所统治。就某种程度而言,你我若臣服于恐惧的灵,便是臣服于仇敌。我们的惧怕喂养了恶魔吞食者,并且加添牠的力量。反之,真实的信心却引导我们降服于天上大军的元帅,信心也赋予我们能力,可以和天上的使者结盟。因为这个缘故,充满了整本圣经的以色列战役,目的是为了要激发我们的信心:「要刚强壮胆!」(参考申命记卅一章6〜7、23节;约书亚记一章6、9、18节,十章25节;历代志上廿二章13节,廿八章20节;历代志下卅二章7节)即便是今日,圣经的教训也成了以色列国防军(Israeli Defense Forces)的标语,军牧依然经常以希伯来原文「 Khazak v' amats 」祝福他们的军队。
希伯来文的座右铭是带有含意的,「刚强壮胆」(strong and courageous)的观念与现代冷酷、逞英勇的概念截然不同。刚强( khazak)一字源于意为「附着、忠于」的希伯来字根,亦即我们的力量是来自我们所依附的这一位「源头」,而不是倚靠男子气慨。壮胆( amats)一字则是源于「警戒」的字根,意指儆醒戒备。因此刚强壮胆,指的是能忠心跟随这位「指挥官」。我们观看祂,并且在一切发生的事件中观看祂的作为,有时需预备并回应祂的指令。以色列无止尽的战争可能就是我们今日争战的景况:要刚强壮胆「 Khazak v' amats 」。
神会将灰心或慌张失措的士兵从战争中排除(参考申命记二十章5〜8节)。在这样的情况下,从争战中被排除并不是一件可喜的好事,假如你的热情是为了耶稣,灰心或慌张失措就绝对不是出路,最好为此悔改,让祂来恢复你的灵,使自己能再次全心地服事这位君王。
另一方面,或许有些时候,你我会因为有别的服事而无法参与国度的争战。举例来说,申命记二十章7节提出了一项新婚者不必出征的特别豁免。这位「战略大师」征召了我们,不过祂会视情形而作适当的要求。在祷告室里端坐在祂脚前敬拜尊崇祂、全时间照顾初学步的幼儿或建立一个公义事业的人,就等同于在沼泽丛林中对未得救的灵魂传讲信息的传道人,或从军保卫特拉维夫(Tel Aviv)、坦尚尼亚(Tanzania)、洛杉矶或伦敦的士兵,都有助于赢得争战。
无论我们所在的岗位为何,动机和目标都是一样的。我们是因着不能息灭、圣洁的爱而宣战,这驱使着我们传扬神的国度,我们最后都将被锡安的教战守则所掌管:那就是顺服新郎君王(参考申命记廿八章1节)。
属世的人本主义:这世代的灵
自然界中,以色列国防军蒙召要攻打的争战,同时也预示并反映出教会蒙召在灵界里要作的争战。特别是弥赛亚犹太士兵,不单是先知性地在属灵上和肉身上与昔日这国家的战士相连,也与未来在大灾难中激进且被恩膏的火热信徒们相连。在这末后的日子里,跟随耶稣的犹太人和外邦人,将在争战中结盟(参考但以理书七章21〜22节;启示录十二章17节)。我们会在逐渐增长的同一个灵里打仗,对抗蒙蔽这世代的执政掌权者。
以色列军队是属严格防卫导向的,他们并不寻求得着领土,其目标只在于保卫他们的人民。但在另一方面,神的国度是爱的进攻,它本身实际上是属扩张主义的。神在耶路撒冷的政权治理中心,将会于耶稣再来之后,在这地上扩张并遍满全地,刀剑至终将被打成犁头(参考以赛亚书二章2〜4节)。在现今计划的神圣遮盖之下,这种物质界和灵界未来的交会正彰显出来;在这计划里,以色列和教会必要进入彼此的恩膏。
走笔至此,有些人提出警告,认为犹太国家的生存令人质疑,全面性、不按牌理的战争及不肯善罢甘休的恐怖袭击都威胁着她的生存。虽然如此,她如锡安一般稳固,有时锡安被译成「路标」(Signpost),她成了一个标帜,显明神会如何对付列国的人。当我们观看祂在锡安的作为时,就能洞察出祂要为我们做的事。「先是犹太人,后是外邦人」仍旧反映出祂行事的原则(参考罗马书二章9〜11节)。
抗争的路标
若要将现代锡安当作路标来细看,我们必须先综观全局。目前国际间的「锡安复国运动」(Zionist movement)始于二十世纪交替之际。因着基督徒的帮助,犹太领袖开始发起回归应许之地的号召。在将近两千年的飘流之后,恩宠的命定时刻已经来到(参考诗篇一〇二篇13节)。锡安复国运动是神以戏剧性的新方式进攻地上领土的信号。当它成气候时,「阿苏萨大复兴」(Azusa Street Revival)便展开了,因而改变世界历史的进程。于此同时,神的仇敌不会乐得在一旁闲坐。几十年之内,两次世界大战相继爆发,并在惨绝人寰的纳粹大屠杀(Nazi Holocaust)达到高峰,然而在大屠杀的余烬之中,犹太国正式诞生了。
在一九四八年宣布独立的几个小时之内,以色列随即遭到邻近五个阿拉伯回教国家的袭击,这些国家都是由无数个良莠不齐的正规军所支持的。由于寡不敌众,且武力太过悬殊,犹太人实际上是毫无胜算可言的,但这群少数人却是神所顾念的。一件又一件神迹般的故事和记载多到不胜枚举,令世人惊讶的是,以色列居然存活下来了。随后,因着她超自然的恢复,一场医治神迹的国际级复兴立刻横扫全球。
那是一个恢复的时节,然而却不是没有抵挡。由于敌人持续攻略,以色列克服万难,终于在一九六七年合法取得迦萨(Gaza)、戈兰尚地(Golan Heights)、犹大地(Judea)和撒马利亚(Samaria),还有东耶路撒冷。正巧随之而来的耶稣子民运动(the Jesus Movement)也在西方爆发开来,超自然的国度在国际间活跃地加速进行, 当古老的耶路撒冷归还给以色列时,因着当代弥赛亚犹太运动( Messianic Jewish Movement )相继于同时期诞生,古老的恩膏也被恢复赐给教会了
一九六七年的六日战争(the Six Day War),以色列采取圣经中积极防卫的果敢立场。当战争开打时,战胜并不是她的目标,尽管如此,结局却是出人意料、奇迹似的胜利。可悲的是,从那时起,情势却开始转为对她不利。虽然凶残的恐怖份子持续威胁犹太国家,但她却不再被世上许多人视为勇敢的小英雄,反倒成为势无法挡的暴徒。这个路标所显示的信息是什么呢?只要神的百姓不对世人发出可见或确实的威胁,就会被宽容,甚至受到些许的钦佩。然而,当天上的国度以真实的能力介入时,世界的势力便受到威胁,并且会予以反击。因此,六日战争过后,以色列很快地被迫要面对这世界令人窒息的人本主义,这种属世的人本主义(secular humanism)采用的是姑息战术。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