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倍 增



「那赐种给撒种的,赐粮给人吃的,必多多加给你们种地的种子,又增添你们仁义的果子;叫你们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舍,就藉着我们使感谢归于神。因为办这供给的事,不但补圣徒的缺乏,而且叫许多人越发感谢神。他们从这供给的事上得了凭据,知道你们承认基督顺服祂的福音,多多地捐钱给他们和众人,便将荣耀归与神。」(哥林多后书九章10〜13节)
活在盟约之中,领受神所赐最有力量的恩赐之一,就是倍增。这种恩赐扩张我们的福分并使我们昌盛。当我们与盟约对齐时,倍增会随之而来。而得这福分的权利,是神在亚伯拉罕之约和摩西之约里面承诺的应许。
「耶和华必为你开天上的府库,按时降雨在你的地上。在你手里所办的一切事上赐福与你。你必借给许多国民,却不致向他们借贷。你若听从耶和华——你神的诫命,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谨守遵行,不偏左右,也不随从事奉别神,耶和华就必使你作首不作尾,但居上不居下。」(申命记廿八章12〜13节)


根据史特朗经文汇编,希伯来文中的倍增是rabah,它是动词,意思是(在任何方面的)增加,(带来)昌盛、掌握权力、扩张,卓越、充满着、堆高、繁殖、滋养、丰饶(的)、储存。这个词首次出现在创世记一章28节:
「神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rabah),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
我们要知道,倍增不但是一种恩赐,也是神的命令,我们奉命去生养众多和倍增。事实上,这是神给的第一个指示,也是第一个祝福。祂先给受造的万物(参考创世记一章22节),然后再给人类(参考创世记一章28节)。我们奉命去遍满这地、治理这地、统治这地。但这不仅仅是要我们繁衍,更是对神所托付给我们的一切,作个好管家的生活方式,同时对所拥有的任何祝福负责,并留心使祝福加增。
犹太人的思维中理解昌盛是他们与神立约的祝福之一。犹太人期待凡事亨通,当昌盛临到时,他们毫不疑惑地欣然接受,还会以此为根基,继续朝更昌盛的路迈进。正如我在第一章所提到的,犹太教中没有贫穷的誓言。因为如果一无所有就无法给予,而不给予就是否认天父的本性。事实上,丰足有余被认为是神的信实。我们有远超过所需的,而有余可以慷慨地给予他人。而为未来的需要存留资源,则被认为是神的智慧。旧约中所描述丰盛有余的状态,是因为遵循盟约中的指示所带下的结果。这种符合圣经教导的心态,与今天大多数美国文化里主张「花光最后一分钱,接下来用信用卡赊账」的心态完全相反。
对犹太人来说,慷慨的灵意味着在丰足中仁慈地赠予,而不是在匮乏中给予。他们的例子就是亚伯拉罕对麦基洗德的什一奉献,而不是寡妇给出最后的那两个小钱。许多重新发现自己犹太根源的基督徒可以证明,将这态度纳入物质和属灵层面的祝福中,将带来生命大有能力的转变。
当然,牺牲式的奉献有它的意义,我们稍后会讲到一个男孩拿出他仅有的午餐,喂饱了众人的故事。但我相信,神从来没有打算把牺牲式的奉献当作现今教会奉献的标准,因为神没有局限性也没有贫穷的灵。祂怎么可能是缺乏的呢?我们要像祂一样地思考。
三位一体的第三位——圣灵——是以慷慨而非贫穷的本质来运作。圣灵不会以缺乏来和我们对话或建构梦想,祂是以慷慨的本性来到我们里面。如果当祂要求我们做出牺牲时,那是因为祂知道顺服之后的昌盛会随之而来。
在天堂里没有贫穷也不会有经济压力。为了听到神的声音和听懂祂说什么,我们必须能够用与神相同的语言和祂交通,就是用昌盛的言词。它才是天堂敞开的语言。


谈到这里,我想起严谨的犹太人在安息日结束和新的一周开始之际,会有一个称为哈夫达拉(havdalah)的仪式。丹尼尔•拉宾(Daniel Lapin)拉比在他的书《犹太人致富金律》(Thou Shall Prospe了,中文版由商周出版)中说,哈夫达拉是一个有歌唱和既定程序的仪式。人们会在仪式中诵读祷文,同时将葡萄酒倒入杯中,直到满溢出来,流入杯托中。祷告的内容是要求子孙兴旺和财富加增,好使每个家庭永远丰盛有余。
哈夫达拉也记念做工的意义,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在工作日的开始而不是结束时进行这仪式。它在提醒人们有六天的时间可以辛勤工作,以达到兴盛的地步。正如拉宾拉比指出,哈夫达拉经文中强调了双手,并延伸到双手所做的任何工作上。祷告中祈求神使凡经此双手执行的任何工作都要繁荣昌盛。在仪式中让酒满溢出来则象征,你需要努力工作以使收获有余,而非勉强糊口。拉宾拉比写道:
这个满溢的杯子象征着在接下来一周的工作内,不仅要生产出足够装满自己杯子的酒,而且要生产出多余的酒,使别人也能因此受益。换句话说,我必须先倒满我的杯子,然后继续倒,这样我才能有多余的能分给别人,从而帮助别人有资源开始启动他们的工作。犹太教认为先照顾好自己的葡萄园并不是可耻的,相反地它是一种道德义务。
这是神在创世记一章28节命令我们要去倍增和统管(memshahh,意指统治、领域、政府、权力)。这种思想与贫穷的精神、贫穷的誓言、贫穷的教义是全然相反的。
然而,我们需要意识到倍增的原则对于善与恶都有作用。凡被积累的,必各从其类地增多。我们可以从创世一开始就看到这个原则在运作:
「神说:『地要生出活物来,各从其类;牲畜、昆虫、野兽,各从其类。』事就这样成了。于是神造出野兽,各从其类;牲畜,各从其类;地上一切昆虫,客从其类。神看着是好的。』」(创世记一章24〜25节)
「各从其类」在两节经文中出现五次,再次强调我们是按照类别倍增的原则,不在乎其为善或恶。
这个原则与神在宇宙中所建立的基本法则之一相辅相成:播种和收获的时机,
「地还存留的时候,稼穑、寒暑、冬夏、昼夜就永不停息了。」(创世记八章22节)
遵行神对于播种和收获的两大原则,使我们有极大的能力来掌握我们自己的命定。我们可以透过在我们的生命中种下的种子,创造昌盛。
你生命中的种子是什么?它们可以是话语、工作、时间、活动或金钱。也可以是资源或知识。但我要再一次强调,播种、收成以及繁殖的原则几乎适用于我们生命中的任何事情上——无论是积极的或消极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小心,尤其是对于进入我们大脑的种子要谨慎把关,因为这里是种什么收什么的花园。
你可能还记得一首儿歌,它告诫我们要小心我们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以及巴所说的话。这些警告的目的是什么?因为我们的眼睛、耳朵和嘴巴是进入我们大脑的门户,所以我们要谨慎对待我们通过眼晴和耳朵输入的视觉、声音、思想或其他信息,以及我们口中同意的事情,或撒下什么样的种子。我们按着这些原则来撒种和收割。圣经在诗篇第一篇中提到了这个事实:
「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做的尽都顺利。」(诗篇一篇1〜3节)
有一个重点是我们花时间和谁在一起。因为我们与谁交往、向谁寻求建议,都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在即将发生的事上有一个原则:「你的收入将会是与你相处时间最常的五个人的收入总额平均值。」为什么?不是因为他们会给你酬劳,而是因为他们会影响你的思维方式。
倍增始于我们的思维方式;而思想正是贫穷或繁荣的温床。约翰三书2节谈到这个事实:「亲爱的兄弟啊,我愿你凡事兴盛,身体健壮,正如你的灵魂(就是你的心思、意志、情感)兴盛一样。」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慷慨并且丰盛有余,能与人分享的人,如果你想参与神现今在世上要做的事情、你必须留意你允许什么样的思想和假设在你的脑中畅行。特别是,你必须清除你头脑中「贫穷才能带来圣洁」的思维,或任何挥之不去关于「财富本身就是邪恶」的假设。
金钱是中性的,是一种用来交易的介质,只是一种用来创造其他东西的工具。财富的多寡并不能左右你心里的特质,因为你的心单单是神圣洁的居所。但金钱却能揭露你心里真正渴望的,因为利之所趋,心之所往。有些人因为追求金钱,成了贪婪或有钱的恶棍,反之因为你已把心献给神成为祂荣耀的居所,你的心不会被金钱所趋使。因为一颗健全的心是来自与天父的关系,而不是物质缺乏的贫困感。
想想看:如果金钱和财富在本质上是邪恶的,神为什么会给我们如此多关于如何在世上活得安稳和昌盛的教导?圣经中除了救赎,对于钱财的讨论比其他任何话题都要多得多。而且当提到钱财的本质时,圣经并没像我们大多数的人有「金钱是万恶之源」的概念。圣经说:「贫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提摩太前书六章10节)这节经节讲的是贪婪,不是财富。
如果我们回到圣经的根源,按照圣经的原则来生活,我们就能拥有更好的生活和更美的世界。我写这本书有一个个人的动机,就是把它当成一个礼物,分享和传授我所学到的东西。这些功课对我和妻子克莉丝蒂,以至于我们的家庭和事工都有极深远无比的影响,因为圣经中所教导的这些关于财富的原则,是非常可行的,它们是改变生命的属灵关键。
旧约中列出了倍增的几个重要关键。第一,倍增不会轻易发生,它需要我们全力以赴。就我个人而言,我一直很难相信或认为「会怎么发生,就怎么发生吧」的论调。因为如果我和我的家人,以及我的事工团队们抱持着这种「会怎么发生,就怎么发生吧」的态度,也就是说无论事情的走向如何,我们都随性,那么今天我们就无法参与提供价值数千万美元的援助,来资助以色列和我们关心的其他事工。我们作出的选择和我们付诸行动的企图心很重要;因为好的选择产生好的结果。我们拿什么传授给别人——尤其是我们的孩子——真是至关重要。当我们教导别人的时候,我们的祝福加增,使学习的对象也因成功地遵行神倍增的原则而蒙福。
旧约中另一个关于倍增的重要原则:给予是倍增的不二法门。当我们给予的时候,我们就在所给予的事项上获得倍增。要让这种想法和思维铭记在心。当我们给予时,我们就倍增。我们没有减少,反而是增加。
这一个原则是旧约的观点,就是在收成时的规定,要把收成的一部分留在田里,供给寄居的、有需要的人前来拾穗。正如摩西在利未记第十九章和申命记第廿四章中所阐明的:
「在你们的地收割庄稼,不可割尽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遗落的。不可摘尽葡萄园的果子,也不可拾取葡萄园所掉的果子:要留给穷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利未记十九章9〜10节)
「你在田间收割庄稼,若忘下一捆,不可回去再取,要留给寄居的与孤儿寡妇。这样,耶和华——你神必在你手里所办的一切事上赐福与你。你打橄榄树,枝上剩下的,不可再打;要留给寄居的与孤儿寡妇。你摘葡萄园的葡萄,所剩下的,不可再摘;要留给寄居的与孤儿寡妇。你也要记念你在埃及地作过奴仆,所以我吩咐你这样行。」(申命记廿四章19〜22节)
这种制度是为穷人设计的,目的是让他们在不丧失尊严的情况下生存下去,如同今天政府或非营利组织救援所做的。它给了穷人工作和养活自己的机会。它也帮助施予者记住,他们所有的祝福最初也都是来自于神,而这些祝福会随着分享出去而倍增。
很多信徒在阅读利未记甚至申命记的时候都很纠结,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经文与自身是无关联性的(因为「我们不再受旧约律法的管辖了,不是吗?」)。但是这个让有需要的人拾落穗的原则,以及盟约中所含丰富的祝福,对今日的我们更显重要。当我们让别人从我们的生活领域中拾取有余时,我们将永远不虞匮乏。我们不会因为欲求不满而受苦。
这些原则如何转化为我们今天生活的准则?它可以意味着对所经营的事业和员工要慷慨大方,也意味着不要只顾着中饱私囊,而是要想办法用其中的一些来支持和雇用在我们当中的穷人、异乡人、外国人或陌生人。
我们这样做是按照天父的样式,和祂丰盛施恩的本性而行。是在生活中印证圣经中关于给予和倍增的原则仍然有效。我们遵循马太福音六章33节的生活方式,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公平(tzedakah),如同在本书第十一章一开始所提及的。而且我们遵行耶书亚的指示,遵守圣经中两条最大的诫命:
「『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再没有比这两条诫命更大的了。」(马可福音十二章30〜31节)
顺带一提,如果你想知道一个关于拾穗的美丽故事,而且救赎又是如何藉着它被成就的例子,请阅读路得记,关于此卷经书我们在第一章也简单地提到过。我很抱歉没有办法在此展开详述,因为路得和波阿斯的故事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见证,它除了讲述如何藉着给予,使生活中的每个层面都倍增之外,它还讲述了大卫王的家族背景,因为救赎主耶稣基督,弥赛亚将从他的家族中诞生(参考路加福音三章23〜37节)。
倍增也是一个属天的原则,它使我们有空间,能为后人留下遗产,遗产不仅仅是指财富。耶书亚教导我们「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参考马太福音六章19〜20节)。我们必须专注于我们的任务,而不是积累财富去填满更大的仓库而已。还记得耶书亚所说的比喻吗?
「有一个财主田产丰盛;自己心里思想说:『我的出产没有地方收藏,怎么办呢?』又说:『我要这么办:要把我的仓房拆了,另盖更大的,在那里好收藏我一切的粮食和财物,然后要对我的灵魂说:灵魂哪,你有许多财物积存,可作多年的费用,只管安安逸逸地吃喝快乐吧!』神却对他说:『无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凡为自己积财,在神面前却不富足的,也是这样。」(路加福音十二章16〜21节)
正如我们在第十一章中提到的,耶书亚并不是在批评那个拥有谷仓的人。那天,每个听祂教导的人家里都有谷仓,仓房里至少有一年的存粮。问题是耶稣比喻中的这个财主的盈余,除了满足他自己的贪婪和暴食之外,没有别的目的了。
这就是管家的意义所在。圣经以强调责任来平衡对昌盛的鼓励。我们有能力使祝福倍增,但我们也有责任按照神立约的原则,明智地使用这些倍增的祝福。
这挑战的困难在于我们要约束自己的心思意念,在生活中平衡预算和负起属灵的责任。但正因为这样做是违反我们体贴肉体的调性,所以这样的挑战应该会迫使我们持续地来到天父的面前屈膝,因为正如我们在第九章中读到的,「因为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路加福音十二章48节)
作为一个机构的创办人和领导者,我个人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在实际执行和属灵层面两者之间取得平衡。这是我们在人生的旅程中一定会遇到的挑战,因为凭信心生活几乎可以等同「生活是建立在相信神会兑现祂的应许的冒险中」。多年来,我一直训练自己,让自己明白一个真理:摆在我面前的责任愈大,我对神的信心就必须愈大。换句话说,见证以先,必有试验。
这些真理在财务方面的挑战尤其真实。我们的事工一开始总是缺乏资源来完成神的任务,但缺乏却迫使我们一次又一次凭着信心走出去,正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参考哥林多后书五章7节)的实践。神国度性的任务只能以神国度性的方式去攻占。
当你陷入财务紧张,要处理的事情和账单又堆积如山时,与其把注意力放在你的缺乏上,不如让自己凌驾于头脑的层面之上,专注在你所拥有的资源,因为神只能让倍增发生在你所拥有的,而不是你所缺乏的事项上。这就是倍增的原理。零乘上无限大还是零。但即使所拥有的是非常得少,当凭信心将它献上时,也能产生极大的果效。所以「给予」永远是缺乏时解套的答案。
我们大多数人都很熟悉喂饱五千人的故事。有些人将它翻译为「五饼二鱼的神迹」。这个故事的关键原则是,当小男孩完全降服于耶书亚时,即使他拿出来的是非常得少,也足够神来行倍增的神迹了。
五个饼、两条鱼远远不够众人吃。但若完全顺服于神时、就远远超过所需用的量了。那个小男孩拿出仅有的,不但养活了五千个男人,还包括跟随的妇女和孩子们,不但大家都吃饱了,还剩下十二个篮子的零碎。
有趣的是:五个饼加两条鱼一共有七个元素。在圣经数字的含义中,七代表完全。盛满零碎的篮子的数目是十二,而十二的圣经数字含义则代表政府(即是统管、纪念并与政府有关的意思)。当我们在「完全」里撒种,顺服神的话语时,我们就会收成「统管」,意味着恩宠与倍增。
「人的礼物为他开路,引他到高位的人面前。」(箴言十八章16节)
再说一次,这样的原则不仅仅适用于钱财。当时撒勒法的寡妇和她的儿子正面临饥荒,但当她先与先知分享她仅有的时候,神将她缸中的面粉增多(参考列王纪上十七章8〜16节)。还有一个例子是当另一个寡妇被债主威胁,若再不还钱,就要把她的儿子当作奴隶来抵债时,神就根据她所拿出来的器皿的数量,使她的油倍增(参考列王纪下四章1〜7节)。
你拥有什么,你需要什么?当你把两者都放在主面前时,倍增的法则就会起作用,改变整个局面。但是得到以先,必须先付出。如果你需要智慧,就撒下智慧的种子;如果你需得到恩宠,请先向别人施以恩宠;如果你需要好的人脉,就先作一个主动联络感情的人。因为这些都是迈向成功所需的资源。此外,作个慷慨的人是你操练慷慨的不二法门。人脉和恩宠需要与你的资源一起成长,一起倍增。吸引适合的人进入你的人脉中的关键之一就是作一个慷慨的给予者,善良的人会被慷慨仁慈的心所吸引。而当我们依照此原则运作时,要有「神掌权」的安心确据。
旧约中恩慈的概念在这里非常合适。大多数基督教神学家将怜悯定义为「同情或宽恕,即使是不配得的。」然而,希伯来语中的怜悯一词是chesed,它所包含的意思远不止同情和宽恕。这个词代表了促使我们不断地思考如何祝福我们盟约伙伴的态度。这个词用来形容神的慈爱或坚定不移的爱。Chesed就是信实;chesed就是盟约。
有一个以色列人早年时曾对我说过:「chesed是种下一颗,得一颗的种子。」意思是,如果我们需要怜悯,我们就应该播种怜悯。不管我们需什么东西,我们应该先播种它。他接着对我说:「你是个大mattan」。Mattan这个字源于礼物,字面的意思是「给予」。他的英语虽然有些蹩脚,但他试图用英语来表达,我的事工带给他和他所在地区的人们带来了仁慈的礼物。这是我所收到最慷慨的赞美之一。
经过这么多解释,我们应该很清楚这一点了,就是倍增的关键在于给予。当我们播下好的种子,当我们付出我们的昌盛富足,当我们用爱和怜悯去帮助别人,我们的善行就会增加。但这一原则还有另一个层面,耶书亚在路加福音十四章14节说:「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报答你。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着报答。」
换句话说,要使用我们今生所拥有的,去丰富别人的生命,我们的付出常常与我们所得的回报不能相提并论。
这个概念可能看起来违反直觉、甚至是矛盾的,而且它肯定不容易实现,但却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你想要在天堂积蓄财富吗?给予那些在今生不能回报你的人吧。如果有人以恨的方式对待你,你要以爱回应;如果有人以沮丧的方式与你交流,你要以愉悦的态度回应他;如果有人用撕裂关系的方式对付你,你要以和睦回应他;如果一个人不断地烦你,你的反应就是恒久忍耐;如果有人很残忍,你会以恩慈回应他;如果有人对你不好,你就以良善回应他;如果有人说谎或欺骗了你,你要以诚信和诚实回应他;如果有人脾气暴躁,你会以温柔和耐心待他;对于那些对你表现得很怪异的人,你的反应是自我控制。
以爱来回应是没有律法限制的。没有人有合法的法律地位,去反对一个能像神一样去爱人的人。你对这些情报以相反的态度回应,会使你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都变得更加美好。
这种程度的属灵自律如同在合气道的段数已够格配上一条「爱的黑带」。因为在这种防身的武术训练过程中,要求在防御攻击时也要顾及保护对手。当对方的攻势愈激进时,他们反而愈容易伤害到自己。
当我们和与我们作对的邪恶之灵相抗衡时,圣灵能以最大的能力和服役的天使一起合作来帮助我们。这是一种学习来的技能;我称之为属灵品格和成熟。但不管你怎么称呼它,这是增加你的影响力和为耶稣作见证极好的方式。我看过这些原则释放了受魔鬼压制的人的武装,我可以证明这是真的,就是用「爱」,永远不会失败。
当小男孩把他的午餐给出去,耶书亚拿起饼,向天祝谢(Kadosh,祂将这饼分别,使它圣洁),然后擘开它,传给门徒,门徒又传给别人,这礼物就倍增了。同样地,当你选择「配上属灵的黑带」时,也就是说当邪恶攻击你时,你以相反的精神回应牠,如此一来,每一天你都会经历你的生命被提升。所以要祝福自己的生命,就是将生命分别为圣归给主,让主擘开,并将你的生命与他人分享。
当我们遵循这种以相反精神回应的原则时,我们就放弃了生气、被冒犯或报复那些想伤害我们的人的权利。我们听从耶书亚的建议,「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马太福音五章39〜40节)「我们要一再地原谅」(参考马太福音十八章21〜22节)。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将自己与产生恩恵和倍增的圣灵大能对齐。
传道书十一章1节告诉我们,生命中没有什么是真正失去的:
「当将你的粮食撒在水面,因为日久必能得着。」
这一点在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得到了证实。将你的恩慈撒在水上。作一个乐善好施的人,你所付出的最终会得到回报——成倍的增长。
我们必须一直记住的是,神是最初的给予者。世上和我们生命中所有的美物、都是从神而来,并且祂收纳了我们的供物、加增我们的祝福。我们愈发慷慨地将我们的富足反馈到神的国度中,愈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愈以善报恶,愈多使自己与神正在这个世界所进行的事对齐,我们经历生命中在物质和属灵上的回报就愈大。耶书亚自己是这样总结的:
「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并且用十足的升斗,连摇带按,上尖下流地倒在你们怀里:因为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路加福音六章38节)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