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灵修书籍 > 里外更新

第十二章 生命改变的进程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往内心探索,到底要达
到多深?因为当我们开始这段探索的旅程时,我们发现要探索的这个洞穴,
简直像个无底的坑,有无穷的隧道,而且没有地图可循。

一旦开始探索,便会有无穷的发现:一些埋藏已久的伤痕,一些平日不
易发现的阴谋诡计,一些如晴天霹雳的痛楚。我们可穷尽一生的时间,钻进
心灵的每条阴巷,而且永远行不到尽头。

原来,探索心灵的工夫,虽然是必须的,却同时可以叫人钻牛角尖,不
停地去挖掘痛苦的回忆,或是详细分析每一个梦境,认为这是透视心灵的渠
道;又或者检讨自己每次与人交往的经历,要找出隐藏在背后的自卫策略。
但是,我们又不能因怕钻牛角尖而放弃,因为这是生命改变的必经之路,正
因如此,我们需要一个蓝图,指引我们的进程。

基督徒生命的改变与成长是渐进的,首先是意识层的转变,接着是人际
关系的转变,最后才是生命方向的转变。我们不要轻视第一层的改变,以为
它太肤浅;同时,我们又决不可停留在第一层,甚或第二层的改变中,因为
要真正摸着主,我们还得进展到第三层。初信的弟兄姊妹,先经历意识层的
转变,跟着便开始摒弃自我防卫的策略,成熟的信徒更需体会保罗所说:“我
活着就是基督”这句话的意义,因为他们生命的方向已完全转向主。现在让我
们逐层加以探讨吧!

意识层的转变

我在一间神学院教书,亲眼看到很多被主改变的年轻人。我想起其中一
位,他曾分享自己的见证。他未信主时的人生,是环绕着摇滚乐、女孩子和
各种享受,然而,一连串的经历发生在他身上,这位摇滚乐手终于被主改
变,成为基督徒,他立时改变自己整个的生活习惯。

他参加的那个乐队,刚刚接到好些大名气的夜总会的邀请,金钱与名誉
滚滚而来。但他放弃了这一切,他觉得上帝要呼召他全时间事奉,于是进入
了一间基督教大学,希望完成大学课程后,再进入神学院修读。他很兴奋地
讲述自己的见证,我们也为他的转变与他一同快乐。

从摇滚乐乐队转而进入神学院,这是一个很明显的转变,但我们当明
白,这只是生命外层的转变,他内在的心灵,还有许多需要改变的地方。在
他身上发生的转变,当然是上帝的工作,但这只是上帝在人身上第一步改造
的工作而已。

人际关系的转变

这个青年人的转变所要面对的过程,与一个犯了奸淫而回转的人十分相
似。这个犯了奸淫的人肯离弃淫乱,回到妻子的身旁,当然是一件美事,但
如今他还得正视那些令他婚姻失败的种种原因,换句话说,他的回转只是生
命转变的第一步。

当人明白到几个基本的属灵真理,并刻意照着去行时,便可以带来意识
层的转变。正如上文所提及的那位神学生和那位犯奸淫的丈夫,两者都认识
到自己有罪,且明白罪的工价是死,而新生命的恩典是上帝白白赐给我们,
是上帝用重价将我们买回来的。既然上帝恨恶罪,我们就当以圣洁的生活来
服侍上帝。

虽然我很看重内心探视的工夫,但人能够接纳相信以上的真理,是上帝
在人生命中所显的神迹,这点我们千万不能忽视。但同时,我们又不应该以
为接受了这些属灵的真理,便可以自满自足。原来对罪的体会、对上帝的认
识,及让生命更靠近上帝,我们在这几方面都还有许多要学习的地方。如果
我们不继续努力学习,以前所有的属灵经历必会渐渐像牛奶般发酸。我可以
这么说,倘若那位神学生,在未来的30年,不做一点内在生命的探视,他必
然会建起一道自我防卫的厚墙,他的生命只会如鸣的锣响的钹一般徒有外
表。不错,30年会给他很多经验,他甚至很会讲解真理,但他却永不会有一
个活泼澎湃的生命。

要叫我们与人有深入的相交,我们必须改变过往的人际关系,那些自我
防卫的技巧,一概都要放弃。要拥有一个与人有深交的生命,必须经过一条
漫长的悔改之路。我们先要发现自己内心的渴求,感受一切满足不到这渴求
的失望经历,容让这些痛苦渗彻内心,然后剥开那层保护自己不再受痛苦的
自卫网,承认自己是爱己多于爱人。

如今他是一个刚从神学院毕业的年轻传道人,忙碌地预备讲章、探访会
友、负责教会行政,他可能不会在任何时间去反省一下自己心底浮现的痛
楚。某一天,他可能遇上一位诸多挑剔的长老,这情形会把他已有的痛楚揭
露出来。伹为着要自我控制,这年轻牧者的应付方法,便是远避任何能勾起
自己痛楚的经历。他可能采取下列的方法:(1)拒绝与这位长老有任何直接

的交往;(2)放弃自己的信念,尽量迁就这位长老;(3)先下手为强,给
这位长老来个下马威。他一点都看不见自己采用的方法背后,蕴藏着一颗倔
强的心和自卫的动机。

倘若他不知道自己内心蕴藏着失望和痛楚,又不知道自己正找寻解除痛
楚的方法,他便会不自觉地变成一位信仰纯正但对人冰冷的传道人,或者变
成一位好好先生。无论他选择成为哪一种人,这位传道人在人际关系上都没
法对人的生命有深入的影响,除非他愿意进行一次内心的探索。

当我们坦诚敞开自己,探索隐藏着的内心时,我们不难发现,自己对以
前失望的经历和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有何等深切的恨意。经过这一发现,
我们才看出自己与人相交的技巧,正是一套完善的防卫网,叫自己不再受伤
害,同时也不用去感受隐藏在内心的愤怒。这一发现会引导我们在自我认识
上迈进一大步。于是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悔改,经历这种悔改所带来的美境,
同时亦体会自己本来面目的丑陋。

让我再描述另一个人的经历。一位神学院毕业生到了工作岗位后,发现
自己变得惊惶紧张,伹流露出来的,却是一副自负的样子。幸好他没有假装
没事地一味驱使自己拼命工作而掩饰内心的惊惶。他知道内心的这些感受,
正像汽车驾驶板上亮着的红灯,不能不加以理会。他需要将汽车作一次彻底
的检查。于是他把内心打开,慢慢检视。

他想起我们每个人都是受害者,为别人的罪所伤。他想起与父亲的一些
伤痛经历。他记起那次把新车擦花了,父亲大声叱喝他说:“你从未做过一件
对的事!”一想起这件事,他的心便绞痛,可见他父亲的叱喝,仍深深烙在他
心坎里。他开始明白,为什么他老是对自己没有信心。

他继续反省,并留意到每次自尊受创时,自己总有一套惯性的反应,就
是表现出一副委屈的样子,希望对方因此觉得不好意思,并转过来安慰他一
番。他发现自己每次神经紧张,都是因为惧怕做了什么献丑的事,以致引来
人家的轻藐;于是便立即改变自己的行动,去赚取别人的赞赏。

他渐渐将自己的新发现与妻子分享,妻子看见他肯敞开自己,也就放胆
地将她心底的一些感受告诉他。原来每个星期天崇拜完毕,那段回家的路程
是妻子最不自然的时刻,因为他总在那时追问着妻子,要她讲出所有她听见
别人对他讲道的赞赏和批评。久而久之,她觉得他是一个仰人鼻息、毫无自
信的人,于是渐渐对他失去尊重。

经过一连串的自省,他明白了心底蕴藏着什么恐惧,也发现自己不知不
觉地已采用某些方法意图解除心底的恐惧。如今他认识到自己需要更信靠上
帝,并为着往日的自我防卫,向上帝悔过。在下一个星期天崇拜后回家的路
上,他对妻子说:“我虽然仍极想知道人家对我今早讲道的评价,但这种好奇

对我并没有益处,我们倒不如一起到餐馆用餐,且约定在用餐时不谈教会的
事。”

这正是一个新的改变,他之所以能有这改变,是因为先进行了一次内心
的探索,发现了心底的渴想和自卫的方式。倘若他在未来30年中不断地重复
这个过程,每次发现自己自卫的策略时,都到主的面前悔改,将自己的安全
感交与主,他的生命一定会经历深刻的改变。当然他不会完全,他仍有挣
扎,但是他的生命必会流露出真爱,被主所使用,对许多人产生深远的影
响。

生命方向的转变

上文所叙述的转变,必会带给我们生命上奇妙的经历,但在成长的过程
中,还有另一段路等待我们去发掘,就是我们生命方向的转变,从朝向偶像
转为对上帝的敬拜。我想要说的是,那位年轻的牧师每每要妻子复述她所听
到的对他讲道的评价,这种行为不单纯是一种自卫行动,这不过是心理现象
上的分析,其实这行动背后,反映出一个更深远的问题,就是偶像的崇拜。

现在让我用一个图表和大家重温我所说过的:

现在我们要探讨图表上的问号指的是什么,我们还需有何发现才能带来
生命更深层次的转变?简洁的福音信息叫我知道自己必须离弃罪行,外在的
行为于是立时有了转变;跟着我们发现自己的人际关系也深藏着自卫的罪,
于是引致第二层次的改变。那么对于生命方向的转变,《圣经》是怎样说的
呢?

最深层次的生命改变,有赖于我们对下列两个真理的体会,这两个真理
都是不易掌握的。(1)自始祖犯罪后,男女二性都落在不断挣扎里,希冀寻

回自己的本性;(2)自人类堕落至主再来这段时间,人生充满了忧患与悲
哀,只有基督给人类所带来的盼望,能救我们不至变成疯子或踏上自毁之
途。

要详细讨论这两点,我必须另写专书,所以在余下的篇幅,我只能概括
地将其中要点列举出来。
(1)我们当有这样的认识,在这世界里,男子已失去了本来的气概,而女子
则备受伤害。

上帝造人时,造男也造女,没有人是单纯的一个“人”,他必须是“男
人”,或是“女人”,男女二性各有独特的本质,这是与生俱来深藏在每个人心
坎处的。男女的区别,不单是服饰、发型、声调或生理,而是生命本质上的
区别。男人是从“男”的角度来观察及处理事物,女人则从“女”的角度来观察
及处理事物。

当人与上帝有正常的关系,而又按着上帝的蓝图生活时,男女二性都满
足于他们各自的性别。男人会按他的本性贡献自己,这会给他带来极大的满
足感;女人亦会按她的本性发挥自己的贡献,与男性建立起美好和谐的配
搭。

按上帝的设计,男性贡献气力供养家庭,以仆人的心态领导全家跟随上
帝,与人相交时带着爱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女性则将她生命中一切所有的
(包括才智、技能、温柔等等),毫无保留地贡献给周围的人。她容让男性
进入她的生命来领导她,同时用关怀来环抱着一切属她的人,完成上帝在她
生命中的使命。

但上帝的计划被破坏了,保罗指出人背逆了上帝,坚持走自己的道路,
以致上帝任凭人承受自己行为的恶果。

我们该留意,上帝第一个“任凭”就是让人放纵自己的性欲。亚当夏娃犯
罪后,便与上帝断绝了关系,结果他们连自己男女二性的满足感都失落了。
对亚当来说,工作变成与棘荆蒺藜不断地搏斗,永无成功的一日。于是,他
男人的气概深受威胁,觉得好像无法胜任自己当尽的责任。

夏娃也觉得无法全然信赖亚当对她的保护,女性天然的信任与舍己,如
今成为受伤害的主要原因。她必须坚强自己,保护自己,因为亚当已不再尽
配偶当尽的本分来保护她。她女人的天性备受威胁,觉得凡事都得靠自己去
应付。

既失去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自由,我们便有一种失落的感觉。这失落感
驱使我们重寻上帝本来赐与我们那份享受自己性别的满足与喜乐。但由于我
们已离弃了上帝,惟一可以追求的,便是“肉体上”性的满足。肉体本来只是
我们表达自己性别本质的渠道,如今竟成为肯定自我性别的独一工具。我们

对自己性别的独特性充满疑惑,男子不再充满自信地把上帝赋与他男性的本
能为女性而贡献,女性亦是如此。于是,当人性基本的动力失去后,人便无
力面对事业的失败和别人的拒绝。为了重拾那份自信和兴奋的心情,人便转
往肉体的性兴奋,去寻找那失落了的满足感。

肉体一瞬间性兴奋所带来的感觉,挑起我们心底里那份早已失落的对自
己性别的满足感。我认为,性欲之所以对人有如此吸引力,原因正在于此。
因为它带给我们的,不单纯是肉体上的满足,更是心灵里的满足。

问题的症结是,男女两性的身份受到了威胁。男子享受不到男性的喜
乐,女子亦是如此,这是人类离弃上帝的结果。由症结产生问题的征兆,就
是一切属于犯罪的性行为,这一切性行为的功用,就是带给人一种虚假的男
女二性的满足感。

当人离弃上帝,而上帝又把拦阻人犯罪的力量挪去时,人第一件追寻的
事便是性的满足。这种对性的追求,引致人走上追求同性恋关系之路(罗
1:26),跟着便产生各种人际关系上罪性的表现(罗1:29–32)。

我猜想人一切追求罪行的动力,都是出自堕落后人类性别的身份受到了
破坏。如果这是事实(我越来越深信是如此),我们向内心的省察就必须针
对我们对自己性别的独特贡献的疑惑,直到把这种疑惑揭露出来,我们才能
找到人类困境的核心。

自始祖犯罪后,所有男性都面对着人生的威胁,常有一份无助、不足和
脆弱的感觉。这些感觉会驱使他们过分强调男性所拥有的某些天赋条件,以
致他们走向暴力、反叛及独断独行的作风。有时却反过来,强调自己无助的
感觉,放弃自己男性的领导责任,处处倚赖别人替他做主。

女性则感觉到被侵犯的威胁,既缺乏安全感,便自幼学习保护自己。她
那份毫无保留、乐意为别人献上自己的天性,则完全收藏起来。倘若她因信
任某人而全然献上自己(这本是她的天性),后来却发现自己被人欺骗,在
这情形下,她的反应许多时候都是恨恶自己,以自己的天性为耻(这是许多
受过性侵犯的女子的反应)。

因此,无论男女,对自己性别的特有身份都附有一份恐惧和羞惭感。男
性缺乏健康的自信,以致不能毫无惧怕地面对失败和别人的白眼;女性由于
感受不到绝对的安全感,以致不能毫无顾虑地全然献上自己。

于是各人都建立起自己的自卫技巧。许多男性专制地管辖自己的家人,
却美其名为属灵的领导;另一些则将全副精神用在追逐名利、事业或教会事
工上,完全忽略了家人及朋友。这些都是自卫的伎俩,其动力是由于觉得自
己的男性身份受到威胁。

有些女性则过分张扬自己的肉体美,另一些则变成冰冷的事业型;还有

一些则采取逆来顺受、任人摆布的态度。她们各自选择一种自我防卫的方
法,来逃避面对自己备受威胁的女性独特身份。

因为男女二性对自己的性别身份都存在着这些恐惧与羞惭,无怪乎人人
都竭尽全力来保护自己免受更深的伤害。当我们了解这一切自卫伎俩背后的
动机时,我们才明白它们为何会发生,才懂得如何去正视它们。

一个表面满不在乎的男子,需要正视自己为何避免与妻子坐下讨论家庭
的困境。他可能觉得自己并未拥有令妻子尊重他的东西,若是如此,他正需
要面对自己这份受威胁的感觉,同时认识到这正是他成长和发展的方向。

一个职业女性需要明白自己内心的恐惧,正是惧怕别人一旦发现她的女
性韵味,便会藐视她、侵犯她。明白自己有这种恐惧,她才会了解自己的外
表其实是一道自卫的墙,把内心那个受创的女性心灵隐藏起来了。原来她那
副冰冷的面容背后,正隐藏着一个受了创伤、满怀恐惧的女性心灵。这一发
现,可能带给她更大的惶恐,但其实,这发现会为她敞开一条回复女性美的
路。

更深的悔改,是学习放弃自我防卫,让上帝在我们里面原先所造的男女
天性得以流露出来。按着上帝的心意,男子是强健、体谅和主动参与的;女
子则是富有安全感和乐意、毫无保留地为别人献上自己的。男女两性同时流
露着不同的表现,好叫上帝在我们身上的形象表露无遗。我所指的生命的转
变,乃是指着这样的表现而说的。

(2)当我们正视这个堕落世界的可怜光景时,惟有在基督里的永恒盼望,才
能保守我们不至变成疯子或走上自毁之途。

现实世界乃是一个幻象,把真实的景况遮掩起来。我们看见不认识上帝
的人相处甚佳,挂名的基督徒过着愉快的生活,有时看来比真正的基督徒还
快乐。那么,我们何必把跟随主这件事看得那么认真,或者没有过失便好
了。

但许多人还未看清没有上帝的世界的真面目,正因如此,他们可以过着
一个不冷不热的基督徒生活。对很多基督徒来说,这个堕落的世界并非那么
可怕,有时还十分可爱呢!当我们如此想时,正表示我们对《圣经》两个主
要的真理还未清楚了解——就是基督的十字架和他的再来。在许多基督徒眼
中,十字架是上帝用来救我们脱离一个不甚可怕的世界,而主再来是领我们
到一个比现今再好一点的环境。圣餐成了一个习惯性的礼仪,于是“直等到我
来”这句话,无法在我们心中挑起什么热情的想念。

最近有一个学生对我说:“我对人生中每一种关系都有点失望;但只是一
点而已,还不至于晴天霹雳。”

许多人都没有遇过晴天霹雳的经历。这个世界有时还是蛮好的,好些婚
姻十分愉快,世上仍有一些极富同情心的人,有些年轻人有很优良的表现,
有些人在工作上得着很大的满足感,然而,这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不能满足
我们心底的真正需要。这点我们必须深深地认识和了解,我们需要体会心灵
深处那份得不着满足的痛楚,如此,我们才不至对世界的事物有过分的奢
望,才能接纳它们只不过是从上帝丰盛筵席上掉下来的碎渣儿罢了。

我们需要如此地看这个世界,需要戳破它的假象,它只不过是将来福乐
的影儿,这一发现可能令我们感到晴天霹雳,但其实是引至蒙福的途径。因
为这一体验才会引致我们生命的方向有180度的转变,不再自我防卫,而是全
然以信心依靠上帝。当我们越能体会今生的贫瘠,我们便越发转向我们的主
了。

对一个认真的基督徒来说,人生充满可悲的景象,但我们却是得胜有余
的。悔改的涵意,就是承认这个无神的世界并非我们真实的人生,如今我们
既已从这个可悲的世界里被拯救出来,便当全心追随这位救赎我们的上帝。
我们不再逃避任何悲苦的经历,以表面的欢乐来麻醉自己。相反地,每次痛
苦的感受,都会成为我们更靠近上帝的动力。

人生所带来难以消除的失望,成为我们心灵上滋生爱的花朵的肥沃土
壤。当我们越清楚体会今生无法带来心灵全然的满足时,我们便越容易放下
自己愚昧的倔强要求,乐意全心踏上爱的人生。我们不再处处保护自己,因
为对人生真相的了解带来了心灵的转变。我们热切抓紧的,不是自我的安
全,而是上帝自己。

如今,我们可以根据上文完成下面的图表。

我想将一位朋友转变的经历和大家分享,他同意我如此做。当然,为维

护他的隐私权,这故事的一些情节更改过,但故事的重点全与事实相符。
东尼在大学二年级时信了主。他成长于一个弃满争吵的家庭,家里没有

给他支持,也没有爱。他父母起初的关系还算不错,但到他上小学时,父母
便开始常常争吵。有时争吵的结果是父亲离开了家,一去便是一两个星期,
之后父亲总是哀求母亲准他回家。在东尼的记忆中,母亲从没有为破裂的婚
姻流过半滴眼泪。她是一个很坚强的女性,然而,只要东尼与她保持距离,
她便会流泪不停。

东尼未信主时,追求成绩优异是他的人生目标,因为优异的成绩带来别
人对他的赞赏,他也没有染上一般青年的恶习。但他对父母却恨之入骨,尤
其对母亲那种专横的性格,他反抗的方式是经常夜归和不理不睬的态度。

东尼信主后,确有明显的改变,他降低了对父母的敌意,在态度上和善
了许多。由于渴想多认识《圣经》和更多服侍上帝,他转入了一间基督教大
学,之后他还决意全时间侍奉上帝。

他大学毕业时成绩优异,之后继续进入神学院攻读。就读期间,他对人
的感受有敏锐的触觉,而且性情温和,很有助人的恩赐。他母亲亦因他的转
变,受感动归主(他父亲在他入神学院第二年离世了)。

东尼实在有很大的改变,上帝在他身上做了很奇妙的工作,而且上帝也
大大地使用他。他的改变并没有经过对内心及往日痛苦经历的探视,他清楚
自己是罪人,他明白主的救赎和复活的真理,他的人生已有了全新的方向。

神学毕业后,他找到一份与他兴趣及才干都吻合的工作,他在那岗位一
口气工作了14年,人人都赞赏他是一位勤恳、真诚和爱主的基督徒。他和一
位很可爱的女子结婚,婚后生了三个孩子,一切都十分美好,工作带给他极
大的满足。他疼爱自己的家庭,身体强健,同时拥有一间舒适的房子。

刚过了40岁,他开始遇到小小的困扰。他11岁儿子的老师约见他们夫妇
二人,说他们的儿子缺乏上进心,性情抑郁,成绩也不合格。老师建议请校
方的心理专家帮助这孩子,东尼的妻子立时惶恐万分,而东尼也手足无措。

与此同时,东尼的一位同事,也是他多年的好朋友,告诉东尼他近日的
心事。原来这位朋友极不满意自己的工作,同时也面对很大的家庭问题,东
尼听后也吓了一跳,但仍尽力安慰和鼓励他的朋友。奇怪的是,数星期后,
这位朋友却极力远避东尼,回避他一切的帮助。

就在这个时候,我认识了东尼,因为我们一同参与一项事工。因着工作
上的关系,在社交圈子上我们也时常相遇,但我发现自己很不想见到他。无
论在会议上或社交场所,我都不希望他出现,因为我无法忍受他那份若无其
事的态度。他的所谓喜乐,对我来说完全缺乏深度,我实在难以忍受。

在一段很短的时间内,东尼从三方面听到相同的评语。首先是东尼的妻

子与辅导员谈话后,对自己惶恐的原因有了深入的了解,原来她惧怕自己的
丈夫不愿正视儿子的问题,只是轻描淡写地把问题撇在一旁。跟着东尼的好
友告诉他,当他把自己的困境告诉东尼时,他一点都感受不到东尼对他的了
解和支持。最后,在一次长途车程上,我有机会告诉东尼他在委员会上的表
现,常是把一些重要的问题轻描淡写地撇在一旁。

东尼的反应叫我十分钦佩,当他发现自己的生命可能有问题时,他没有
去掩饰,而是去正视它们。他相信这些评语正显示自己有某些缺点。他用时
间在主面前祷告等侯,默想《圣经》的真理,同时向人请教,到底什么东西
拦阻着他,以致他的生命,无论在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及侍奉上都产生困
难。

跟着的几个月,东尼的生命进入了另一次更新的过程。他看清楚了自己
心底所隐藏的恐慌与期望。由于年幼时家庭生活充满痛苦,他对人生的要求
是凡事平顺,没有任何波浪。

他尽量抹煞内心一切失望或痛苦的感受,将全副精力放在他最有把握的
事工上。他也发现自己与人相处有一个不明文的要求,就是不容许任何张力
的存在,人人都要表现得很“快乐”,很“和气”。原来这正是他妻子和儿子一
直以来从他身上感受到的压力,这也成为他与朋友相处及在事工会议上常避
重就轻的原因。当他明白自己与人相处的方式原来是一种自卫的罪时,他便
开始踏上改变之途,他向上帝承认自己自卫的问题。

他学习在妻子面前更敞开自己,更愿意揭露自己内心的创伤,同时亦学
习聆听妻子的感受;他开始明白儿子从他身上所感到的压力,于是与儿子有
很坦诚的交谈;当朋友与他分享心中的困苦时,他不再即时教导朋友如何处
理,而是先花时间留心聆听;在工作会议上,他容许自己感受内心所涌现的
怒气,并且正视处理它们。很明显地,东尼正在改变他与人相处的方式。

又过了几个月,东尼与数位要好的朋友闲谈,他分享自己近日的改变。
分享完毕后,其中一位朋友说:“东尼,我很高兴听到你的改变,我感谢上
帝,因为这是他在你身上的工作,我也亲眼看见你的改变。然而,我心中有
一个奇怪的感觉,我不能像你那样兴奋,我觉得还有一些东西,拦阻着你的
生命。你凡事向好看的态度,仍是你生命的障碍,拦阻你的真我及生命的流
露。”其他几他朋友亦有同感。

他们继续讨论,结果东尼找到另外两点值得探讨的地方。
第一,以往在母亲严厉的管治下,东尼完全没有反抗的力量,以致内心
产生一种无助的懦弱感,如今面对着成年男性的职责,内心有一份不能胜任
的恐惧。
东尼的第二个发现,是每当他想起自己的人际关系原来隐藏着这些困难

和弱点时,心中便泛起一丝哀愁,但他却不容许这份哀愁浮现,反用忙碌来
掩盖它。我们一致鼓励东尼容让自己深深体会这份哀愁,直至眼泪自然地淌
下来。

两星期后,我再见到东尼,他用手搭在我的肩头上,对我说:“上次的讨
论令我思潮起伏,我很盼望自己能成为一个真实的男子汉,在家庭和朋友中
完成我当尽的本分。我发现往日常常不自觉地逃避困境,原因是我恐怕自己
无力应付。近日我常思想《圣经》上的话,希望更深地体会保罗所说的,主
的能力在我们的软弱上显得完全,并思索苦难如何塑造我的生命,使我更像
基督。面对这些新的学习,我有点恐惧,但同时我十分兴奋,很想知道到底
上帝要在我身上成就些什么。”

听着东尼的分享,我一点也不觉得沉闷,相反地,我渴慕靠近他所追求
的这位主,原因是,我看见一个改变中的生命,这正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转
变。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