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鲜为人知的历史

金朝末年,在东北的统治因为蒙古的步步紧逼而土崩瓦解,契丹后裔耶律留哥起兵,向蒙古投诚共同抗金。而被金朝派去平叛的辽东宣抚使蒲鲜万奴 眼见不敌蒙古契丹联盟,干脆纠结自己的势力在东北称帝建国,也就是东夏(又称东真)。

...

1230年的蒙古与东夏,来源自史图馆中国历代疆域变化,仅作参考之用!

×外国古书记载了哪些关于中国的鲜为人知.......

呲发化,仅作罗亏人用

东夏立国之后,很可能模仿渤海国设置“五京”(目前已经发现南京和北京的官印) ,并屡屡入寇高丽,抢掠物资,可谓风光一时。至于过去的对手蒙古,东夏与它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了平衡,蒙古使者前往高丽多从东夏借道。蒙古将领甚至对高丽出言说: "果与我结好,当先遥礼蒙古皇帝,次则礼万奴皇帝。”

不过这样的和平状态并没有持续几年,随着成吉思汗西征,加上蒙古王子讹赤忻贪暴不仁,东夏决意跟蒙古决裂。此时的高丽也发生了和蒙古的种种冲突,于是当时高丽门下省长官李奎报便致书东夏,称蒙古残暴不仁,高丽刚将入寇的蒙古军击溃,希望东夏协助秘密侦查那些流散的蒙古军情报:

夫所谓蒙古者,猜忍莫甚,虽和之不足以信之,则我朝之与好,非必出于本意。然如前书所通,越已卯岁于江东城,势有不得已,因有和好之约。是以年前其军马之来也,彼虽背盟弃信,肆虐如此,我朝以为宁使曲在彼耳....

至今年十二月十六日,水州属邑处仁部曲之小城,方与对战,射中魁帅沙打里杀之,俘虏亦多。徐众溃散,自是裤气,不得安止,似已回军前去,然不以一时鸠集而归,或先行或落后,欲东欲北,故不可指定日期,又莫知向甚处去也。请贵国密令侦牒可也。云云。

然而,不久之后,就在金哀宗放弃开封逃亡蔡州的同时(1233年) ,蒙古新大汗窝阔台命皇子贵由率领“左翼军”讨伐东夏。说到底蒲鲜万奴只不过在特殊时期据险要而守才得了这么些年的国祚,如何能真的抵抗汹涌而来的蒙古大军?仅仅半年之后,东夏南京失守,蒲鲜万奴被生擒。

元初癸已岁,出师伐之,生禽万奴,师至开元、率宾,东土悉平。《元史地理志》

从国王军征万奴,围南京,城坚如立铁,查刺命偏将先警其东北,亲奋长艰大呼,登西南角,摧其飞橹,手斩牌卒数十人,大军乘之,遂克南京。《元史列传三十九》

《元史》中关于灭东夏的记载并不多,更没有提到南京城破之后,东夏百姓的下落。他们是和皇帝蒲鲜万奴一起被蒙古人俘虏迁走,还是四散流亡,光靠中国史书很难有结论。

不过,刚刚提到的高丽宰相李奎报,他的《东国李相国文集》里还收录了一道《密告女真汉儿文》。这篇文章撰写的本意、是向深受蒙古残害的东北各部族人,将东夏南京百姓最后的结局告诉了高丽,那就是惨遭屠城:

密谂女真汉儿等官人。其每次所通事,-知之。比来你每及回回,阿万等诸国人,厌随蒙古,投来我国者衮衮不絶。其人等皆来传你每所言云: “阿每久为蒙古驱逼,不堪其苦。又累载相从,细详其本心,其猜忍莫甚。然今之不杀阿每者,非爱之也。凡攻破诸国城堡,次欲借力驱使耳。若诸国撼亡,则必不存阿每矣。是故,顷者羊波奴甚愤之。方蒙古之伐东真也,率其属往其本屯,尽杀了留在男女,遂入石城自保。蒙古于癸日甲午年间,攻其城杀了底,自是后常疑吾属者久矣,终必屠之可知也。闻高丽入都水内地甚宽广,又善遇异国归降者,各给口分田地,使耕而食之,其居可乐也。欲于此时逃出归投,但难于出去,姑侯其隙矣。”

每来人所传如是,其言不可不信.....若尔言,则借十人而来者,给康食若干金帛若干。

借百人而来者,加等三倍,次次而上。

癸巳甲午年间,也就是1233和1234年,可见李奎报笔下的“攻其城杀了底” ,指的就是蒙古破城之后,对东夏首都南京进行大屠杀!

东夏南京的城址所在基本可以确定。解放之后,在吉林延吉的磨盘村山城出土了“南京路勾当公事之印" ,印章上还有“南京行部造”和“天泰三年六月一日”的刻文。天泰年号只有东夏用过,磨盘村山城应当就是东夏南京。

...

南京路勾当公事之印

只不过根据《高丽史》的记载, 1233年后,依旧有东真国。加上东北出土的带有“大同”年号的器物,很可能南京被屠城之后,东夏并没有彻底灭亡,而是作为蒙古附属政权,其残余势力又在东北坚挺了半个世纪,最后才被元朝撤藩。

...

磨盘村山城平面图

...

铜则,相当于现在的砝码。这件铜则正面刻“大同六年三月x日,少府监监造官王守道,作头罗力,田钗牛,雨字号” ,背面刻“铜埚,大小壹拾柒件,重贰斤”。大同很可能就是东夏后期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