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个人传记 > 陶恕传

第十八章 进入完全

我曾有幸与陶恕博士交流,讨论我们这个时代的信仰复兴问题。他向我表示,他非常盼望能在有生之年亲眼目睹上帝“裂天而降”,赐下无数的祝福。在我们这个时代,能够促进属灵复兴的,非陶恕博士莫属。虽然我与他相识不过短短几年,他却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因为他有很高的属灵修养,对至圣者有真知灼见。和他相处时,只需很短时间就能感受到他的确是个与上帝同行的人。他既是宣道会中极具威望的领袖,也是很有洞察力的作家,他的文章有着非比寻常的深度和广度。他凭着属灵的权柄,满怀对普世教会的爱,发出切合福音的疾呼,毫不妥协地传讲正道。——欧福德博士(Dr.Stephen F.Olford)

陶恕离开芝加哥几年后,教会邀请他回去参加新堂的献堂礼——他们在距离旧堂三公里以外的地方买了地,建起了一座漂亮的新教堂。陶恕应邀在献堂礼上讲道,感到十分荣幸。在建堂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会众经常给他寄去照片,以告知他建堂的进度。现在,亲眼看到落成的教堂巍然屹立在自己面前,他不禁感慨万千。“没能留下来侍奉直到新堂落成,实在是件憾事,”他对弗朗西斯·蔡斯袒露了自己的心迹,“新教堂比我想象的漂亮多了。”

最后的奉献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陶恕在多伦多除了讲道和杂志编辑的事工外,还写完了他的扛鼎之作《认识至圣者》。这本书总结了他对上帝属性的研究结果。他还编译完成了《奥秘派诗歌选集》一书,其中收录了陶恕喜欢的许多圣徒的诗歌佳作。他原本还打算写一本关于敬拜的书,已起草了若干章节,但尚未完稿,他就被接与主同在了,所以这本书未能在他有生之年完成。其实从他的第一本书《渴慕神》算起,直到最后一本,他一直都很痴迷于“敬拜”这一主题。

1962年夏季,他回芝加哥参加宣道会的“尽我一生”特会(Life Investment Conference)。在大会上,他每天上午6点半就开始向来自整个北美地区约1200名年轻人讲道。同年,美国福音派协会向陶恕发出邀请,希望他去参加他们1963年的年会,在那里讲道。基于个人理由,陶恕对这个协会一向敬而远之——美国福音派协会成立后不久,即1946年,宣道会曾考虑过加入这一协会,但陶恕以尖刻的发言阻止了议案的通过。直到陶恕逝世17年后,宣道会才重新考虑加入该协会。“你们是想拍我的马屁,还是真的想听我讲道?”当确认福音派协会的邀请是出于真心实意后,陶恕放心地接受了邀请,并在该协会的年会上讲道。

1963年5月,陶恕开始感到心口疼痛。他日夜忙碌,但除了在芝加哥牧会期间曾因心脏病发作而暂停讲道几个月外,身体一直都还过得去,因此并没太在意。那时他已经66岁了。宣道会原计划于5月15日(星期四)召开全体大会,而陶恕也本应于5月19日晚上向全体大会成员讲道——多年以来,他一直负责在全体大会的主日晚间敬拜中讲道,他在向“同胞弟兄”讲道时,总是力求有最出色的表现,因此全体大会成员也都非常期待。接下来,他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以至于无法在5月12日那天讲道——那天正是他生命的终点。

艾达在5月11日(星期六)的夜间去医院探望丈夫时,陶恕还说自己第二天一早就得出院,因为得按时前往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参加全体大会。在探访的时候,一位护士知道陶恕很喜欢孩子,就抱了个小孩走进病房,让陶恕抱一抱。晚上10点,艾达与陶恕吻别,陶恕很快就入睡了。又过了一小时,护士进来查房,发现他心脏病发作,已经形成了冠状动脉血栓。虽然医护人员奋力抢救,但回天乏术。那天午夜过后不久,也就是1963年5月12日(星期日),距离陶恕上一次讲道还不到一周时间,他的灵魂已然“离开身体与主同住”(林后5∶8)。

他的追思会在多伦多和芝加哥两地分别举行。在俄亥俄州阿克伦市,有个叫埃利特(Ellet)的小地方,亲友们把他安葬在这里的一个小墓园里。在他的墓碑上,墓志铭只有几个字:属神之人。女儿贝姬在葬礼上的致辞很符合她父亲的风格,或许她说出了陶恕的心声:“我不难过,因为我知道爸爸现在很快乐,他的一生,就是为了现在。”陶恕的一个儿子这么评价父亲:“他为了基督而燃烧自己的生命,这是他希望走的道路。

他心里清楚,人生的终点正在慢慢来临,他生前谈到这件事时,无喜亦无悲,因为他已经预备好了自己。我们知道基督在他里面,在他身上所发生的一切,都有上帝的美意。”陶恕的挚友弗朗西斯·蔡斯应邀在芝加哥的追思会上致辞。他说:“在基督徒的追思会上,陶恕博士经常会说:‘啊哈,因着上帝的恩典和良善,他完全了。’确实如此,阿们。我的好弟兄,现在你也完全了。再见,我们虽然分别,但不久就会再相逢。”陶恕终于不必再渴慕了,大功告成。他已经进入了完全。

陶恕心得··

·徒弟一直无法出师,是师傅莫大的耻辱。我们应该教会人们自己去仰望上帝的帮助,独自行走天路。他们越早单飞,越早不需要我们,就越表明我们的教导工作做得好。我们面临着一种很大的试探,就是希望徒弟离不开我们。但是我们得学会享受一种痛苦的快乐,就是眼瞅着徒弟赶上我们,甚至把我们远远抛在后面。

·如果我们抛开先入为主的偏见,就会发现,所有上帝的儿女其实都是一家人,彼此很相像。我们还会发现,无论人如何高声捍卫自己的基督信仰,多么经常回应牧师的呼召,若是他心中缺乏十字架的印记,他仍是非常不幸之人,是暗夜中失丧的灵魂。

·从一个人的公开祷告中,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他的灵命深度。·想要认识真理,我建议你读不带注释的《圣经》,并时常把两个膝盖搁在地板上。对于那些有着密密麻麻注释的《圣经》版本,你可得提防着点。以色列的拉比曾在圣灵默示的经文上不断添加注释,结果引申出越来越多的教义,并且这些教义占据的页面越来越大,最终淹没了《圣经》经文本身。

·有些人会因为我那些无害的脾性,把我说得焦头烂额。但那些真正困扰我的极大的软弱,他们视而不见,甚至还当成是美德。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