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灵修书籍 > 颠覆世界的力量

第十一章 没有魔鬼,就万事亨通?

所罗门写了一封信给希兰王,请他供应所需要的木材、更多的黄金和更多的工人来帮助自己建殿。推罗是地中海地区最重要的海港城市,而希兰王在那地作王且过去一直与所罗门的父亲大卫关系友好。

这就是大卫因着战士的身份所无法建造的殿,他已事先预备好建殿最需要的材料,甚至就连该怎么建造都已经计划好了,他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帮助他的儿子能够成功盖出道栋空前绝后的伟大建筑,他为此所付上的代价简直叫人难以想像,光是金和银换算成现在的价格,就已经超过两千亿美金,这还不包括其他的材料,甚至是那些花了整整七年的时间来建殿的153,000个工人,这些花费之庞大是远超过我们所能理解的。

在所罗门给希兰王的信中写到了几个很棒的重点,但其中特别有一点可能和建殿所用到的花费一样让人难以想象:

「你知道我父亲大卫因四围的争战,不能为耶和华——他神的名建殿,直等到耶和华使仇敌都服在他脚下。现在耶和华——我的神使我四围平安,没有仇敌,没有灾祸。我定意要为耶和华——我神的名建殿,是照耶和华应许我父亲大卫的话说:『我必使你儿子接续你坐你的位,他必为我的名建殿。』所以求你吩咐你的仆人在黎巴嫩为我砍伐香柏木,我的仆人也必帮助他们,我必照你所定的,给你仆人的工价:因为你知道,在我们中间没有人像西顿人善于砍伐树木。」   (列王纪上五章3-6节)

当时全以色列上下都非常富裕,经文说:「王在耶路撒冷使金银多如石头」(历代志下一章15节),甚至连银子都懒得数了,因为在「所罗门年问,银子算不了什么」(列王纪上十章21节)。这表示当时人人都拥有相当多的财富,此外,以色列人也以他们的工艺技巧和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创意闻名于世。

即便如此,神仍是让他们去找希兰王和他国中的民一同来建造圣殿,这点似乎与我从小到大所认知的「不能向未信主的外邦人求援」这个想法有所落差。然而,这个全人类历史中最神圣的事件中,居然有外邦人参与在建造圣所的行列,或许这就是耶稣所说「不敌挡你们的,就是帮助你们的」(路加福音九章50节)另一个绝佳例子。不过这里也证明了神追求卓越的决心,因为西顿人最有名的就是他们做木工的技巧。

我很欣赏神如此重视美感和卓越,也很欣赏人们愿意委身于祂所重视的事物。但最让我出乎意料的,就是有些人可能根本不认识神,却完全拥抱属神的价值观。帮助他们认识能够成就他们所求所想的那一位,那将是我们何等大的荣幸啊!

而在这座圣殿里,我们得以看见恩典的另外一个样貌:当神已将那地视为全然圣洁时,就算任何一丝不洁也无法使它受到玷污。无论是石匠还是伐木工,是镀金师傅或是运送材料的工人,他们对所罗门和以色列而言都是非常棒的祝福。我看到这里觉得这景象实在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因为如此重要的一件事情,并不是单由神百姓的手所打造出来。我常在想,有没有可能神就是希望让其他人一同参与在这么重要的计划里,使他们能够经历到自己身份的转变和喜悦。这确实很像祂会做的事——祂施恩予人,让他们透过盖圣殿这么重要的事情来服事祂的旨意,以至于发现神所造的自己究竟是什么样子。

这个故事中所罗门的一句评语特别令我感到讶异,他说:「没有仇敌,没有灾祸。」这里的仇敌其实就是撒但的意思,所罗门是不是把话说得太好听了?他难道真的是在说以色列境内没有任何仇敌魔鬼?还是他的意思是,魔鬼虽然在,却作不了什么乱?又或者他根本在讲另外一件完全不相关的事呢?

我也不确定是上述的哪一种情形,但我可以肯定的是,所罗门是在预表那将在耶稣身上完全彰显的事情。耶稣说:「牠在我里面是毫无所有」——跟我丝毫没有任何关连(见约翰福音十四章30节)。我们知道在耶稣的生命中,从来没有给魔鬼留过任何地步,这点毋庸置疑,因为他是那无瑕疵的羔羊。但我们是否可能活出这样的生命?对我们的城市呢?当我们拥有智慧和相呼应的恩典在生命中掌权时,是否就能使人们的生命脱离仇敌魔鬼的权势呢?

若真是如此,这显明了属灵领域中真智慧的深远意涵和所能带出的冲系。我相信不被仇敌影响不仅可能,也是完成使命所必须的。从耶稣身上可以看见一个最好的例子——先是个人,其次是全家,第三则影响到教会的大家庭,第四也是最后一环,扩散到整个城市。若我们不给魔鬼留地步,仇敌根本无处自容(见以弗所书四章27节);而当我们心起恶念或是有不好的盘算,或者内心充满恐惧又或是相信了仇敌的谎言,就是在给仇敌留地步并与牠有了协议。

真理最终要在城市或国家中被彰显出来。耶稣提到城市通常是因为对该群体有所期待或有其可能性,在神的计划里,有许多事其实是无法透过个人完成的——唯有在一个群体当中才能够呈现出来。某种程度上,所罗门在不受到魔鬼影响的这个部分拥有和耶稣相似的经历,虽然我们也很快地看到这经历并没有持续下去。但这些故事之所以写下来,是为了鼓励和增添我们的信心,也提醒我们可能一不小心也会发生像他一样的状况。

属灵产业与动力

尽管大卫生命中有不光彩之处,他仍打造出一个以神同在为导向的群体,无论是他的领导风格或是他一生所重视的价值观,都使神的同在成了他对准方向用的指北针,他心中的罗盘总是以此为所有决定的衡量标准。所有一切都连结于他唯一专注的,就是神是否在祂的百姓中间彰显自己的荣面。

历史上常有对天堂的记录而这个领域,大卫可说是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因为神的同在是天国里最崇高的价值。(在旧约里每当讲到神的同在,总是提到神的荣面。比方说摩西的会幕,有代表祂同在的陈设饼,那饼所代表的就是神的荣面。)天国看重神的荣面甚于一切,没有任何事物大于神自己,神就等同于神的国——完全地充满,因此在那里完全没有阴影;换句话说,祂无论何时何地都在发光。只要神的百姓活出这样价值系统,就是在效仿天国的样式,也是在成就「在地如在天」的这个祷告。

在大卫的帐幕里,祭司们二十四个小时不停止地在神面前敬拜,这个想法原先是从大卫内心深处而生,最后传递到整个以色列国。所罗门不仅承袭了这个价值观,当他开始治理时,他也遵行这个传统,但所罗门的生命有个问题,就成了那众所皆知的美中不足之处。

当那些日子,百姓仍在邱坛献祭,因为还没有为耶和华的名建殿。所罗门爱耶和华,遵行他父亲大卫的律例,只是还在邱坛献祭烧香。  (列王纪上三章2-3节)

在耶和华的眼中,所罗门是全心地爱着祂,只不过有个例外没有任何事比被神亲口称赞还要令人满足。祂表扬所罗门对祂的爱,又说他遵行祂的律例。但假使神在描述我这个人的时候,还加了个但是,我也无法想像这会令我多么不安。就像祂在这里讲到所罗门的献祭一样——只是还在邱坛献祭烧香,这几乎是全盘否定了前面所说的一切。

邱坛就是其他邻近国家前来拜偶像之处:若要去到山上就得付出劳力,以为自己只要往更高处爬,就能与神离得更近,但这两个想法都是人类的自以为是和倚靠个人意志。当所罗门在此献祭给神,他并非照着神的指示,而是按着自以为是的想法和个人的意志在做,我们的敬拜就成了拜偶像之举,并非真的在敬拜神。神教导祂的百姓要来到祂的面前——当时是在约柜前,也就是在祂的同在里来敬拜祂。

这里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神并不在邱坛上,而是围绕在祂约柜的四周。当时约柜就放置耶路撒冷,大卫在那里搭建了一个名为大卫帐幕的帐棚,并将约柜放置其中,在过去数十年间,百姓们不间断地在那里将自己真实的敬拜献给神。从某段描述中我们可看出所罗门心中是清楚这一点的,毕竟他从小在这样的敬拜文化中长大。但当神在他梦中向他显现后,他就离开了邱坛并去到约柜前:「所罗门醒了,不料是个梦。他就回到耶路撒冷,站在耶和华的约柜前,献燔祭和平安祭,又为他众臣仆设摆筵席。」(列王纪上三章15节)

所罗门虽然知道这点,但他并没有活出所知道的,这是他治理期间在根基上的一个缺陷。当神对他说话时,他本能地就回到了约柜的位置,也就是神同在和荣耀的所在之处,并在那里献祭。

我相信,当我们只掂记着原则却不照着神的同在行事,肯定会发生一些很严重的问题。耶稣的服事总是出于神的同在,圣灵的鸽子从未从祂的肩膀离开,祂也一直敏锐于父的声音和父在做的事。大卫总是在寻求神的同在,而在我看来,所罗门成了一个有想法和原则,却没有热烈追求与圣灵相交的人。

原则固然重要,但那是透过认识神的思考模式和行事方式所得出的结果,不该反而用来取代神。我们绝不能让自己对于某些事情的认识,取代了神的同在和声音。若我们这么做,就是擅自揣测了神的旨意,虽然看起来一切都很好,但所作所为却非常具有毁灭性。

当建殿的工完毕后,所罗门有了一座圣殿。但那时候神在哪里呢?人们又是在哪里敬拜?所罗门可以在圣殿里继续二十四小时的敬拜和代祷,就如同他父亲大卫以往所做的一样。但他并没有这么做,而也正因为少了这一步,他所必须付上的代价是难以估计的。

虽然圣经没有提到,但我在想所罗门是否因为百姓们都在邱坛上献祭,而因此感到压力,认为自己也必须这么做。扫罗王在他治理的期间,也曾在某个时间点这么做过。他为着自己的罪向撒母耳辩解:「因为我见百姓离开我散去……」(撒母耳记上十三章11节)对人的恐惧常使做领袖的人不知所措。当你面临一个具挑战性的决定时,你主要的考量会是什么?是否就开始思考起「某些人或某些事」?所罗门恐惧百姓在邱坛上献祭,或许就是因为他希望得着人民的喜爱,于是也跟着百姓在那里献祭了。

当我们不是凭着人的赞美而活,那么他们的批评也就无法致我们于死地。尊敬人或给予人尊荣很重要,但我唯一该顺服的只有那一位,就是神祂自己。就算我顺服地上的政府,那也是因为我顺服神所赋予的权柄,是按着神的命令而如此行的。

和平之子

所罗门从小就领受自己的呼召,也知道神对他一生的旨意。他被预备好要来治理,而他会坐上治理的位置也是先知早就预言过的。和他的父亲大卫不同,大卫一生都在争战,但所罗门是在完全太平的时代中治理国家。

你要生一个儿子,他必作太平的人。我必使他安静,不被四围的仇敌扰乱。他的名要叫所罗门(即太平之意)。他在位的日子,我必使以色列人平安康泰。他必为我的名建造殿宇。他要作我的子。我要作他的父。他作以色列王。我必坚定他的国位,直到永远。(历代志上二十二章8-9节)

这些话是神在所罗门都还没出生之前就对大卫说的,毫无疑问地,这个应许肯定影响了他被抚养长大的过程,也包括人们在过程中会对他说什么话。我们确实需要培养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清楚知道自己的命定,但不是试着去掌控或操纵孩子,希望他们完成我们对他们所怀抱的梦想。他们的命定是来自于神,且不该由我们来决定应该要怎么做。圣经说我们应当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见箴言二十二章6节),但他们不一定会照着我们所想的去走。大卫充满了梦想,因此他培养出了一个清楚知道自己命定的孩子。若是有个孩子在一个没有梦想的家中成长,我会为他感到遗憾。

底下这里大卫嘱咐他儿子,告诉所罗门将会需要智慧,他的任务是要为神盖祂的家,也务必知道自己要有勇气:

……但愿耶和华赐你聪明智慧,好治理以色列国,遵行耶和华——你神的律法。你若谨守遵行耶和华藉摩西吩咐以色列的律例典章,就得亨通。你当刚强壮胆,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慌。我在困难之中为耶和华的殿预备了金子十万他连得、银子一百万他连得,铜和铁多得无法可称。我也预备了木头、石头,你还可以增添。(历代志上二十二章11-13节)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既然是生在太平世代的人,又何必需要勇气呢?但确实是需要的,因为要持守神眼中的平安,需要相当大的勇气。或许这也就是所罗门开始崩盘之处,因为他将平安的标准降低在通婚结亲,亦没有按照神的律例典章行:

所罗门与埃及王法老结亲,娶了法老的女儿为妻,接她进了大卫城,直等到造完了自己的宫和耶和华的殿,并耶路撒冷周围的城墙。(列王纪上三章1节)

有没有可能就是因为这门不是由神所主导的婚姻,使得以色列门户大开,并开始在敬拜上妥协?就是在这门亲事之后,人们开始到邱坛献祭。以色列人向来不许与异族女子通婚,因为这样的女子原本往往敬拜别的神。神曾经警告过以色列,这样的结合最终只会让以色列走上拜假神一途。所罗门显然认为自己可以胜过这个试探,但就连智慧也无法保守他免去这个眼下的失败——特别是他当下根本不觉得自己需要运用到智慧。

我们无从得知大卫是否在作王期间曾经在敬拜上有过妥协,因为圣灵里没有提及,不像这里直接点名所罗门一样。无论是在邱坛上献祭,还是与异族通婚,都是人想靠着自己的力量来完成天国的使命。这些方法并不管用,至少不是一个能够带出永恒价值和意义的方式。

低标比较容易妥协

在旧约时代里,人们容易受到邪恶的势力影响,也较不容易改过向善,因为当时圣灵尚未居住在神百姓的里面。(当圣灵居住在人的心里时,祂能够使人成为新造的人,且这个新造的人会倾向于行出公义。)罗门也是如此,他虽一心渴望要打造一个和平的王国,但这种不择手段的平安,并不是真正的平安。

因着有和平君王的同在,神创造了平安,这份平安甚至能带出武力效应:「赐平安的神快要将撒但践踏在你们脚下。」(罗马书十六章20节)一旦出了神的国度,就只有当威胁不见了,才能有平安;可是在神的国度里,只要有「那一位」的同在就有平安。

所罗门透过与邻国的王结亲来打造次等的平安,那并非神的指示,而他也甘心屈就于这次好的。他只求治理期间不要发生战争,认为这就是成功,但这成功只是假象。

就许多层面来说,所罗门从未成为一个真正的和平之子,至少从天国的角度来看是如此。他所谓的平安只是透过与邻国结亲,好让以色列在他所治理的期间没有发生战争。但他未曾真正寻求神的面,不像他的父亲大卫一样。神的同在是大卫一生所追求并以为满足的,即便他在道德上跌倒了,他的呼求仍是:「不要从我收回祢的圣灵。」(诗篇五十一篇11节)但没有任何的证明显示所罗门是个敬拜神的人,至少他不像大卫一样。这么说并不代表他必须像父亲一样成为一个音乐家,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这样的天分,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要成为一名敬拜者。

当我们得着更多的恩宠和在权柄上被提升到更高的位置时:一旦在决定上有所妥协,所会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对所罗门而言就是如此。想像某栋建筑的地基四个角中每边的高度都少了一吋,如果这栋建筑物就只有一层楼或两层楼高,那或许问题还不大;但万一台北101(译注:为提升读者感觉而加入,原文仅讲了「高楼」)是盖在这样四边高度都不同的地基上,这问题可就严重了。因为这栋大楼的倾斜将会对整栋建筑物的建材造成难以承受的压力,地基上一点点的小错误,将会随着高度增加而演变成越来越大的错误。这即是摩西之所以无法进入应许之地的缘故,他没有发挥自己蒙恩位置所当尽的责任,因着怒气而以杖击打了石头,而不是照着神所指示的对石头发命令。这也是为什么亚拿尼亚和撒非喇在使徒行传五章里头会被击杀,因为他们欺哄圣灵,神荣耀的同在,在当时的教会中相当明显,也因此任何欺哄之举都会对神的建造带来极具毁灭性的下场。

教会历史上充满了这样的故事:经历到神的良善却没有按着所经历的来回应神,因此在所定的时候未到以先就殒落了。这在所罗门的身上尤其可悲,因为他带头让神的百姓开始敬拜假神,严重到一个地步是他们得要过了好几代才能够从这个罪中得恢复:

所罗门王在法老的女儿之外,又宠爱许多外邦女子,就是摩押女子,亚扪女子,以东女子,西顿女子,赫人女子。论到这些国的人,耶和华曾晓谕以色列人说:「你们不可与她们往来相通,因为她们必诱惑你们的心去随从她们的神。」所罗门却恋爱这些女子。所罗门有妃七百,都是公主。还有嫔三百。这些妃嫔诱惑他的心。所罗门年老的时候,他的妃嫔诱惑他的心去随从别神,不效法他父亲大卫诚诚实实地顺服耶和华——他的神。因为所罗门随从西顿人的女神亚斯他录和亚扪人可憎的神米勒公。所罗门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不效法他父亲大卫专心顺从耶和华。所罗门为摩押可憎的神基抹和亚扪人可憎的神摩洛,在耶路撒冷对面的山上建筑丘坛。他为那些向自己的神烧香献祭的外邦女子,就是他娶来的妃嫔也是这样行。(列王纪上十一章1-8节)

我见过无数的生命都是因着看似无关紧要的妥协而毁于一旦,我也数不清看过多少年轻的姊妹嫁给了看起来还不错的男士,但若不是未信主,就是没有像她一样那么爱主。这通常过不了多久,那位姊妹就变得和他一他样了,妥协于低标总是比较简单(对弟兄而言也是相仿只是我比较常在姊妹身上看见这样的例子)。

就所罗门而言,一切都是从在邱坛敬拜神开始,最终演变成在邱坛上祭拜假神。而在这类的故事里头,最大的悲剧就在于通常不只是作领袖的跌倒,该领袖的影响力越大,与他一同落入欺哄里的民众就越多。身为领袖是个尊荣,也是一项特权,然而一旦被滥用,背后随之而来的代价难以计数。当我们得到的越多,所被评断的标准就越高:「因为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路加福音十二章48节)所罗门无论是财富、名声、权力和从神而来的恩宠之多,使他所必须达到的标准提高了不少;这是蒙福所必须付上的代价,当我们在与神同行的旅程上走得越远,我们可以带着走的东西就越少。

能够持守住祝福的能力

在所罗门的故事中,有一句话让我看了实在痛心不已:「耶和华向所罗门发怒,因为他的心偏离向他两次显现的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列王纪上十一章9节)神在这里并不是在夸耀自己,事实上神总是按着我们的渴望和顺服的程度来显明祂自己。而这里祂向所罗门显现两次,这可是其他人几乎未曾有过的经历。因此神这么做,表示祂也认同所罗门将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改革家,能够改变人的思维,并且更多地发展神在当下已向他的城市和国家所显明的心意。但正因为所罗门爬得越高,跌得也就越重。

这里我们面临到了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我相信所有人都渴望神能够向我们显现并赐福,成就我们所求所想的,并给予我们人生清楚的指引,不是吗?我很难想象有哪个人会说自己不想要像所罗门拥有那样的恩宠与祝福。但面对所罗门,神大概也是相当痛心疾首,因为这是史上最大的背叛啊!历史上已经没有多少人能够声称神向自己显现过一次的,更遑论神曾经向自己显现了两次?历史上也从来没有哪个人像所罗门一样,这么受到恩宠和祝福。

那么要我们成为蒙受祝福的人又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又何必比此刻还要更蒙福呢?神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我深信神会教导、训练我们以免祂的祝福反而取了我们性命。祂深切渴望以恩宠和各样福分来祝福我们,甚至远超过我们所渴望的。即便如此,我们也还是需要问这个问题:我们是否能承受祂的恩宠?我们是否能够承受所有从神而来的祝福?

使徒保罗在腓立比书四章12至13节中,针对这点分享了他的真知灼见:「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保罗所看见的是:当我们处于试炼或面对缺乏时所需要的能力,与我们处于丰盛祝福中所需要的能力是相同的。再多的祝福都不能取代我们对神的信任。不过若是蒙受祝福的同时,我们仍能保有对神的信靠,那么神就有空间在那里带出唯有祂才能够带来的倍增——也就是并不加上忧虑的那种富足(见箴言十章22节)。

与神保有一段无论是蒙祝福或处患难都不会改变的关系,是身为基督徒的我们所必须面临的首要挑战。而在这末后的日子,若是想要完成我们的使命,就一定要非常认真地面对这些问题。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