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个人传记 > 我的不可能人生

《我的不可能人生》音频 第59--63章

59 、盼望

当耶稣预告我们将听到打仗和打仗的风声,这不是一个应许。 耶稣只是在描述祂要差遣祂末世的大军进到一个怎样的光景中。

前面我们提到,现今的世代很多人被洗脑,只看见邪恶的事,期待邪恶、不好的事越来越多,然后

再以耶稣的再临自我安慰。虽然耶稣的再来比任何人所能期待的更荣耀,但它绝非一个救援行动。此外,难道有人真以为耶稣托付我们大使命,差派我们出去,本来就没打算看见我们完成使命,而我们的未来本来就没有指望吗?这与我们所看见耶稣的每一个吩咐和使命互相抵触。

耶稣预吿许多事,包括全地将有灾难。耶稣没有语带保留。祂也让门徒知道如果祂遭到逼迫,门徒也会遭到逼迫。这是非常合理的推测。如果宗教领袖不喜欢耶稣,当然也不会喜欢效法和跟随耶稣的人。

我还未见过有人将这个必遭逼迫的应许贴在冰箱上。它和我们喜欢每天读的应许不一样。但耶稣有时会将这样的应许放在所谓的「好的应许」旁边。比方说有一次祂吿诉门徒,凡撇下所有的来跟从祂的,要得百倍的赏赐——且是在今世。但祂接着也说,「并且要受逼迫」(参考马可福音十章 28〜30节)。我想耶稣这样做的目的是不希望我们将 百倍的祝福放到将来的千禧年。我们会将最好的福分(对此我们的信心很小),放到一个我们更不了解的时间点——千禧年。

耶稣赐给每一位跟从者的使命,让我们看见祂为何要预吿将要来的灾难和困难。耶稣的使命是借着我们祷吿和服事的方式,使这个世界变得像天堂一样:有神的价值观、同在和旨意。祂在服事人时,即为如此。有一回祂说祂若赶鬼,这就是神的国临到那人(参考马太福音十二章 28节)。换言之,祂的世界胜过祂要拯救的这个世界中所有的错误。这正是一个更高的世界入侵较低的世界。而每一次都是黑暗被击败。

我们的使命也一样。除了为世人赎罪的死之外,耶稣将祂的使命传给我们——惟有耶稣,神公义的羔羊,永生神的儿子,能为世人赎罪。即使在神所赋予我的使命上,我做得不好,我也不能私下把使命更改成我比较有把握的事情,让我自我感觉良好。接受耶稣的使命,不是为了让我自我感觉良好。我所追求的不是让我对自己的任务、恩赐和成果感觉良好;我所追求的乃是神的旨意。在此过程中,我被满足和成全。

战争,灾难和天灾是我们的任务。如果神差遣我们去,我们就能期待为神所用,带来神救赎的影响力和祂的平安、同在与能力。这好比是美式足球教练告诉他的球队,别的球队会用什么战术来打乱他们的节奏一样。我们把这叫做「听见脚步声」。当接球员要去接球的时候,防专守的球员会希望让他看不到球,只听见自己的脚步声,表示他自己就快要被撞倒了。同样地,黑暗权势也要我们听见脚步声,让我们的眼光离开球。

耶稣对此的反应是,祂说我们拥有天上所有的权柄和能力来完成我们的使命。打仗和打仗的风声?那只不过是脚步声。球是在我们手上。  

祷告

天父,我喜爱祢的应许,喜爱祢对我和对这个世界的心意。祢是良善的神,祢的必意都是美好。感谢祢让我在其中有分。我真诚希望完成祢对我人生的旨意,使我不要轻易被其他的事情所分心。帮助我对魔鬼的计划不要太在意。也帮助我完全为祢的旨意在地上成就而活,荣耀归给神,直到永远。

宣告

当耶稣宣告祂拥有所有的权柄,我们被差遣进入世界收割灵魂,祂乃是宣布球在祂手上。因着神的恩典,我绝不会去在意魔鬼的计划,因为球不在牠手上。我拥抱神对我人生的旨意,荣耀归给神,直到永远。  


60
、爱

有时我们对神的爱,可以在我们所恨恶的事上显明出来。

如果有爱,就会有恨。爱所有的事物,甚至是去爱那些会毁灭我们所爱之物的东西,这不是爱,这是消极被动。没有任何情绪,以爱为名容忍一切,这根本不是爱。这样做好比父母让邻居破门而入虐待自己的孩子,自己却在一旁袖手旁观。这样的父母没有权利说他们爱他们的孩子,相反地,他们错在毫无任何情绪,没有负起当负的责任。

如果有人威胁我的妻子,而我只是袖手旁观,站在一旁说神会使用万事成就祂的荣耀,这样你会有权质疑我对妻子的爱和我的精神是否正常。爱本身就是保护。如果皮肤长癌,我们会去找医生把肿瘤割掉。为什么?因为我们讨厌一切可能威胁我们健康、甚至我们生命的东西。这就是爱。有爱,就有恨。

诗人在千年前写下这样的诗句:「你们爱耶和华的,都当恨恶罪恶。」(诗篇九十七篇 10节上)请注意,即使是旧约的命令也不是恨恶人。恨恶人不是该命令合理的表达。神爱世人。神恨恶罪。罪恶毁灭了神所爱的世人。

身为基督徒,有时我们害怕表现出情绪,特别是负面情绪。但圣经的教导是「生气却不要犯罪」(参考以弗所书四章 26节)今日的氛围使这个命令极富挑战。这种氛围总结是一句话: 政治正确。其基本意思是我们要调整自己的价值观,来附和媒体与掌权者的喜好和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否则可能会得罪、冒犯人。看到社会上发生这样

的事情,真的很奇怪。活在政治正确下的人宁可得罪 40%的人,也不愿得罪那3%掌握有政治正确地位的人。因为害怕违反政治正确,世界各国为自己招来最大的威胁,让他们的城市失去尊荣的地位,全是为了不得罪人。政治正确是邪恶的,因它以恐惧主导的文化,代替价值观主导的文化。这问题的基本根源是对人的惧怕。

近年来比较好的一种说法是:「爱罪人,但恨恶罪。」今天是这样的价值观必须站上主导地位的时候了,因它非常清楚地说明爱与恨的区别。技术高超的外科医师会十分谨慎地使用手术刀,因此我们也要同样谨慎,恨恶罪,但不恨恶人。事实上,神对人有最极致的心肠!

圣经中最伟大的经文或许是:「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三章 16节)神的爱是奉献牺牲的爱。爱就必须给予,而你所给予的不是对方配得的。耶稣教导我们工人得工价是应当的,没有什么特别。但当我们给他的是他不配得的,那么我们的爱和给予就是真诚的。这个奇妙真理与恨恶罪成对比,而这奇妙的爱启示了神的恩慈是要带领人悔改。

祷告

天父,我知道祢恨恶罪恶。我不要跟着今日的风俗随波逐流,失去追求对的事物的热情。但我也不要落入恨恶人的陷阱,即使是恶人。请帮助我在他人还不纪得之前就先爱他们,给予他们,好叫我恰如其分地代表祢。我订意追求这特权,将荣耀归给祢。

宣告

我受造是要爱神、爱人、恨恶罪恶。我不要与今日世上的灵同流合污,失去神的心肠,然后容忍那些抢夺人生命的事物。我定意如此行,荣耀归给主。  

61、 信心

   大部分生命中你需要的东西都会赏赐给你。 但大部分你想要的东西,你必须自己去得着。

在神迹的领域,我看见大家最常犯的错误之一无非是等候神来找他们。他们说:「神知道我渴望复兴。如果祂希望我得到,祂知道我住在哪里。」另外更常听到的说法是:「有必要大老远跑到那个城市或那间教会吗?神也在这里,如果神的心意是要我们经历祂大能的作为,祂知道我们愿意。」这样的说法听起来好像很属灵,但其实是非常傲慢。若以为我们可以要求神来追求我们,那实在是愚昧至极。俗谚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为避免误会,我要说我们每一个人得救都是因为神追求我们。这一点无庸置疑。是我们找到耶稣的吗?或许吧。但那是在祂找到我们,让我们认识祂之后。我们一生中有些东西神会带到我们生命中赐给我们,但若非诚实寻求神和祂为我们所预备的一切,我们不可能完全地成就我们的目的和命定。有些事情只有那些愿意冒险,无畏麻烦的人才能得着。与完全和全备供应的应许一起出现的是「祈求、再祈求;敲门、再敲门;寻找、再寻找」的命令。

我们绝不会在自家客厅里寻找金块。我们绝不会试着在自家后院冲上最高的浪。我们绝不会想在自家浴室里钓鲑鱼。这几个例子听起来虽然可笑,却向我们显明:我们知道想要找到我们所寻找的东西,就无论如何必须去我们必须去的地方。神对我们的期待也是如此。很多时候祂要求的不是一个多高明的行动,只是一个显明你真实饥渴想要得着更多的动作。信心是由行动来表明。

耶稣赐给门徒权柄赶鬼(参考马可福音三章14~15节),但在马可福音九章的故事中,门徒却无法将污鬼从男孩身上赶出去。耶稣说此种鬼必须要禁食祷吿才能赶出来。门徒如果已有足够的能力和权柄,为何还需禁食祷吿呢?

禁食祷吿是为了门徒的缘故。迫切祷吿、禁食和不断追求神的心意,可以形塑我们,改变我们。这些渴慕的表达改变我们成为好的器皿,得以承载神要释放给我们的一切。缺乏此种转变的经历,我们易于流失神所释放给我们的东西。

这经历所产生的是美好的品格,可以营造一个神可以在地上释放祂大能作为的地方。这是神的荣耀。美好的品格只能经过忍耐而形成,缺乏此品格,我们会快速流失神所赐给我们的礼物。箴言二十章 21节警吿我们:「起初速得的产业,终久却不为福。」神是一切产业终极的赏赐者。虽然祂借着应许一次将所有的产业赐给我们,但惟有信心才能支领这些产业。要知道,我现在身上所拥有的,和我在账户中所拥有的不一样。

祷告

阿爸父神,我不会把生命中所有该采取的行动都推到你身上。我愿意去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活在祢全部的应许中。帮助我过一个简单和谦卑的生活,愿意做任何必要的事,迈向下一个阶段。我渴望更多。我希望祢倾倒在我生命中的「更多」能使耶稣的名得荣耀,直到永远!

宣告

耶稣已赐给我一切所需,使我现在、并在永世里可以成功。祂在加略山上为我成就这一切。我定意凭信而活,支取产业,追求祂在此生所赐给我的一切,荣耀归于主。  



62、 盼望

    如果没有与神同行的人可以行神迹,那么与神同行的人就更没有借口。

神今日是否仍行神迹的问题在许参宗教圈中引起大家激烈的辩论。感谢神,今天反对神迹的阵营已有渐形缩小的趋势,,因神的大能在全地越来越多彰显。但可悲的是,怀疑仍然影响很多人的生命。我最关心的是新信徒。他们在谎言的环境中成长,进而拒绝他们人生的目的,错失了使他们无论在任何季节都富足丰盛的呼召和盼望。

既然圣经并没有妥协地这样教导一一耶稣昨日、今日、直到永远是一样的,除了当祂要改变的时候——反神迹阵营就必须曲解圣经,才能做出他们所要的解释。有关这方面,我最常听到引用的圣经是马太福音七章 21至23节「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祢的名传道,奉祢的名赶鬼,奉祢的名行许多异能吗?』我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

反对神迹者的意思是说,当我们为我们看见耶稣所行的神迹作见证时,我们就是在那些不能进天国的人之中,因为这节经文是针对我们这样的人讲的。

让我们更仔细来看耶稣在这段经文的教导。该段经文中,耶稣针对两群不同的人,指出三件要紧的事。第一群人是那些光是称呼祂主的人,不能进天国。因为如果我们只是嘴巴上称呼祂,生活中却未行祂的旨意,那么我们称呼祂为主是毫无意义的。何为祂的旨意呢?就是「在地上如同在天上」。耶稣基督的说明非常完美,祂来是要行天父的旨意(参考约翰福音六章 38节)。当长大麻风的人希望得医治,他对耶稣说祂若肯,祂可以医治他。耶稣说祂肯。这是祂的旨意(参考马太福音八章2〜3节)。圣经一再地出现耶稣医治,耶稣赶鬼释放。做耶稣所做的,绝对不会错。

耶稣所说的第一群人和第一群完全不一样,他们遵行天父的旨意—说预言、赶鬼、行神迹。但他们做这些事时,却未将生命里最重要的两件事情摆在优先次序中。他们没做到的第一件事是与神建立亲密的关系。神说祂从来不认识他们。神知道我们所有的一切,但神对我们亲密认识的程度仅止于我们愿意向祂敞开的程度。因此之故,认罪是我们与神关系的开始。认罪是我们向神敞开的行动。第二,他们也做不法的事。他们的生活与他们所行之神迹的目的不一致。神迹是领人归向耶稣的记号,带来自由。不法是自由的相反。因此,这两群人必须离开耶稣。

没有真先知,就不会有假先知。没有可供对照的真奇事和真异能,就不会有假奇事和假异能。如果真品不存在,就不会有仿冒品存在。没有行过神迹奇事的人来反对神迹奇事,真是可笑。对那些没看过火的人来说,所有的火都是奇怪的。如果那些不法的人都行了神迹,那么宣称与神有正确关系的人就更应该行神迹!他们 没有任何借口不行在神迹中。

除了耶稣的祷吿之外,圣经中最具启示性的播吿,应属以弗所书一章18至23节的搏吿。这里节录一小段:「并且照明你们心中的眼睛,使你们知道祂的恩召有何等指望......又将万有服在他的脚下,使祂为教会作万有之首,教会是祂的身体,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我们的盼望乃维系于万有(所有的权柄能力)都服在祂脚下的事实,而我们,教会,是祂的身体。透过离开不法、在神面前诚实敞开的人所彰显的神大能,是适当地在地上见证耶稣之必要要素。

而所有真正跟从耶稣的人,这正是我们的呼召。

祷告

亲爱的天父,祢是呼召我、赐我生命的那一位,这个事实是超越我一切所梦想和渴望的吩望。但现在祢已呼召我,我要彰显祢的旨意,讨你的喜悦。我要知道祢对人类的心跳,并且知道在祢没有难成的事。我全人委身于彰显祢的旨意,因着在我身上运行的恩典,荣耀全归于主。

宣告

我受造是为要能彰显神的旨意。神赐给我的基因中,有渴望看见神的旨意在我周遭彰显出来的饥渴。我绝不以次好的为满足。因着神的恩典,我要彰显这些事情,使神得荣耀,使百姓得自由。



63、

   对他人的爱心怀苦毒,通常比那个罪更糟糕。

上面这句话乍看之下实在没什么道理。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暴行,很难想象以苦毒面对作恶的人,会比原先的暴行本身更恶劣。从这个角度来看,我的说法不正确。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耶稣,完全的那一位,祂教导我们,赦免人的就必蒙赦免。

有关这一点,耶稣所举最强烈的一个比喻是有个仆人积欠主人几百万两银子,主人免了他的债,可是他的同伴欠他十两银子,他却不肯免他的债。原先免了他债的主人撤回自己的决定,把他下到监里,因他不肯免了邻人所欠的小债。这个故事的重点十分清楚:如果你要得赦免,就必须赦免他人。耶稣也教导说,那些蒙赦免的也当赦免人。

我的众罪都是得罪了完全的神。那惟一清洁的神,惟一有绝对权利赦免的神,选择赦免我。对完全的那一位所犯的最小罪行,比得罪另—个罪人所犯的最大罪行还要更大。这是耶稣这个比喻的重点。我们的罪孽深重,得罪了圣洁完全的神,却蒙赦免,因此我们在对待他人上,也必须表现出同样的赦免。这是绝对的必要。

当有人得罪我们,对我们造成极大的伤害,有哪一件事会加剧这样的伤害呢?就是不饶恕那个得罪我们的人。或许你曾听过这样一句话:「不饶恕,因为希望让对方痛苦,就像是自己喝下毒药,却希望别人被毒死一样。」这是苦毒和不饶恕的本质。苦毒和不饶恕杀死的是它们的主人。

有关这个主题,圣经中最令人清醒的一节经文,是希伯来书十二章15节:「又要谨慎,恐怕有人失了神的恩;恐怕有毒根生出来扰乱你们,因此叫众人沾染污秽。」这个罪可以叫人沾染污秽,影响和传染给许多人。这里指的是无辜的人会被这样的污秽沾染。在另一处经文,耶鲜提到绊倒他人的,倒不如把大石磨栓在他的颈项上,扔在海里(参考马可福音九章42节)。苦毒会带来污秽,造成间接性的伤害。

因为不饶恕,所以我变得和我所轻蔑的罪一样。在那一刻,我变成和我所不饶恕(所审判)的人一样。这样的心态蒙蔽了我们,看不见自己的心理状况,否则我们绝不容许这种污秽进入我们生命。在饶恕中,我放下指责的权利,神如何怜悯我,我也同样怜悯那人。饶恕他人是投资自己的未来,因怜恤人的必蒙怜恤(参考马太福音五章 7节)。

爱能饶恕,因为爱是投资于他人的自由,通常是在他们想要、或甚至知道他们需要或可能得到饶恕之前。我称之为投资,因为它可能得到报酬——他人得自由。在想要或知道自己需要被饶恕之前就蒙饶恕的人,可能会更容易被吸引而发现神的赦免。这是生命之美:能够带领他人走进神的赦免。

祷告

亲爱的天父,感谢祢赦免了我。我知道祢所赐予的这无价之宝,不是我靠着自己得来的。帮助我能快快饶恕,远离苦毒。帮助我绝不忘记自己何其有幸,可以将祢赏赐给我的这份礼物送给他人,荣耀归于主。

宣告

我已蒙神赦免。我无法赚取赦免,但我可以、也愿意给出去。身为神国的代表,我要白白将所赐给我这赦免的礼物给出去。我定意要快快饶恕,放下要求审判对方的权利。我定意如此行,愿神在我身上得荣耀。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