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见证文集 > 说方言的意义

附 录



附录一

如何每日与上帝亲近

 

耶稣在离世升天之前,给予祂的门徒的使命之一就是:「使万民做我的门徒」(太廿八19)。门徒的英文是「disciple」,和纪律或训练的英文「discipline」有相同的字根。门徒并不是一个好奇、随便的跟随者,而是一个有纪律、训练有素的跟随者。耶稣就是要我们成为这样的人。

 


要获得有价值的东西就需要操练。没有恒常地练习,人就不可能驾轻就熟地弹奏一项乐器;为了在一项运动上有杰出的表现,运动员必须接受严格的训练;为了出类拔萃,律师、医生、家庭主妇、技工、秘书、学生和工程师都必须遵守特别的操练。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为了成为优秀的基督徒,我们也必须遵循属灵操练。倘若我们为了在某一个事业、某一项运动或某一个嗜好上有优秀的表现,我们必须有规律的操练,而这些不过是为今生做准备罢了。难道我们岂不更应该遵循为永生做准备而进行的严格操练吗?没有一项训练会比属灵操练付给我们更多报酬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林后四18)。

 

基督教信仰基本上是一个经验,一个个人的上帝经验。神学和教义只是这个经验的解释。许多人明白教义,但是却从来没有真正的经验。因此,他们的宗教当然是干枯的、形式上的、无力的,没有生命,没有热情,没有真实感。圣经说:「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祢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十七3)

 

以下所提出的简单操练可以改变这一切。这个操练可以让你亲自经历到上帝,那就是每日与上帝亲近,与祂共处一段时间。每一位杰出的基督徒都是遵循了类似以下所提的操练。没有一个基督徒能够忽略这个基本的属灵操练。这个操练极其简单,但却出奇地有效果。我们鼓励你以一个月的时间忠心地实行。即使在短时间内,你就可看出它真的能改变你的生命。圣经说:「上帝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来四12)

 

 

必备的要件

 

一、       一本圣经。

二、       一本笔记本(最好是你可以随身携带的小活页笔记本)。

 

三、       一枝笔。

四、       一个安静的地方。

五、       每天分别出一段时间,开始时至少十五分钟(很容易就可以扩增为一小时)。清晨通常是最佳的时段,而且尽可能每天都是相同的时段。

 

 

进行的程序

 

一、       要明白上帝在你安静的时间里与你同在。祂不只是准备要与你相会,更要实际地引导你,指示你。「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约十六13)上帝如何来到你那里?祂主要是藉着祂的话——圣经来到你那里。圣灵最常使用的就是这条管道。

二、     以一个简短的祷告做为开始。感谢上帝特别地祝福你,也感谢祂此刻与你同在。告诉祂你相信而且期望在这段安静的时刻里,祂会和你相会,会向你说话,会向你启示祂的旨意。「你们寻求我,若专心寻求我,就必寻见。耶和华说:我必被你们寻见。」(耶廿九13-14)

三、  读你今日所选定的那一段简短的经文(可参考后面所建议的经文)。

1.不要只为了「理解」而读圣经。要以一种「做开」和「领受」的感觉来读圣经。你以上帝的话语来「喂养」你自己。这是你的属灵粮食。「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四4)

 

2.你并不会完全了解你所读到的一切,但不要让这件事干扰你,只要领受这些话,向上帝倾诉,说:「我不能全部了解……但是我知道当我们继续下去时,祢会帮助我的。」「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箴一7)

 

3.在读经时,你要时时停下来祷告和默想。换句话说,要享受属灵的粮食,品尝它,欣赏它的风味。大声地读出其中一部分,以不同的重点来强调某部分,看看它听起来会有什么不同的领受。



四、写下你在这段读经、默想和祷告时间里,进到你心思中的感想。这是你整个灵修时刻的关键。当你记下这些感想时,你开始能具体并抓住圣灵在你心灵、思想和魂里真实的工作。这些感想要个人化且直接。你不只记下这一段经文的「意思」,也要记下这一段经文对你的意义。或许这会引发与你所读的经文没有直接关系的想法,这也没关系,将这个想法记下来。这是圣灵给你个人的信息。

 

1.你当然无法永远百分之百地「对准」圣灵。你自己的思想和意见会传出一些「静电干扰」。但是渐渐地,只要你每日忠实地遵循这个训练,那么你的小笔记本会变成上帝亲自对付你生命的一个记录。

 

2.以下的实例是某人的灵修记录:

 

「六月三日。主缜文。使徒信经。罗马书六22〜23。现在我已从罪里得了释放,作了上帝的奴仆,就有成圣的果子,那结局就是永生。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唯有上帝白白的恩赐,在我们的主耶稣基督里乃是永生。除去罪,感到被洁净,并且永远在上帝良善的恩典中真是令人舒畅。我们怎么能够在认识上帝后,而不愿这样做呢?最近我常常在思考这件事情。但是当我们知道我们可以来到我们的天父——我们永活的上帝那里,我们是多么喜乐。是的,我们为祢所有的慈爱献上感谢,更多的感谢,啊,主我们的上帝。阿们。」

 

 

五、以祷告做为结束。

1.以感谢、赞美、敬拜做为这段祷告的开始。

 

2.承认你的罪,祈求上帝赦免。

 

3.肯定你对上帝的信心。至少说出几个信心的宣告。例如:「上帝是我的避难所,是我的力量!」「我知道耶稣基督活着,祂的国必然会降临,祂的国今日将会临到我!」「靠着基督所加给我的力量,我凡事都能做!」「上帝是无所不能的!」「主是我的牧者,祂带领我,这是多么使人蒙福的观念!」

 

4.向上帝说出你的恳求和需要。你可以列出一张祷告表,上帝回应你的祷告时,就在表上做记录。不要满足于没有回应的祈求。耶稣说:「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可十一24)这张祷告事项表不要太长、太大,如此你才能以真正的目的和信心为每一项需要来祷告。

 

 

其他要点

 

一、       每日花一段时间灵修,和上帝安静共处是一个属灵的操练,而且是最重要的操练之一,但这仍然只是一个操练。倘若你的基督徒生命以一种健全的方式逐渐成熟了,你可能也想遵循其他的基本操练。你可以在你自己教会的架构之下,更有效地进行以下这些操练:

 

1.定期参加教会聚会。

 

2.定期接受合格之圣经教师的教导,协助你研读圣经。

 

3.为主的事工定期奉献(你收入的十分之一)。

 

4.在主置于你之上的人的监督下,规律地为主工作或服事。

 

二、       将你的笔记本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记录你每日灵修时的领受。第二部分记下你日常中所领受的讲道、演讲、读经、广播和感想中任何有属灵价值的事。为了以实际的方式将这些摘记融入你的生命之中,你要在下一次灵修时将它们转换成祷告。换句话说,你要取出摘记的要点,将之浓缩成一个祷告,并将这个祷告应用在你的生命之中。

 

 

以哪一卷圣经为起点?

 

一、       要选择每日读经的内容,最简众的方式之一就是每日读某一卷圣经的其中几节经文,直至读完该卷书。先读约翰福音、歌罗西书、雅各书和约翰一书,读这些书卷是很好的开始。

 

二、       或许你想要探索某个主题,例如救恩、饶恕、医治等等,你可以使用经文汇编找出关于这个主题的各节经文。

 

三、       另一个起步的方式就是使用以下所列的一系列经文。这个方式,可以有系统地带领你领受几个基本的圣经教导。有些系列是一天就可以读完的,有些则可能值得你花上数天的功夫来读。

 

1.基督徒的「新生命」:

约壹五9〜13  雅一2〜8雅19〜26

约壹一5~10    可八34~38  弗二1〜10

彼前一3〜9    彼前一22~二3  约十五1~11

林后五14~21

2.基督徒的资任:

腓四4〜13  彼前三8〜17  罗十四13〜23

西三16~25  加六1〜10

 

3.诗篇中的经历:

诗篇一篇   诗篇八篇     诗篇七三篇

诗篇卅二篇 诗篇四六篇   诗篇一三九篇

诗篇一篇  诗篇九一篇 诗篇廿二篇

 


附录二

圣灵的策略:

 

圣灵更新与廿世纪的教会

 

就像一名睿智的野战指挥官设计出敌人意想不到的方法以推行他的作战计划一般,上帝已经命定要将祂的灵做策略性的浇灌,而且会到达一种程度,是我们以前未曾知晓的。

 

圣灵对于教会是否有某种策略呢?就某方面而言,我们知道祂的确有祂的「策略」,例如圣灵来并内住在信徒里面,使基督复活及救赎的同在在信徒的生命中成为实际,并且透过他们流露出来,这就是祂的策略。但这种「策略」是从古至今不变的,从五旬节那日直到这世代的末了都是一样的。祂是否有特别的策略呢?圣灵是否因着不同的时代和环境而有不同策略性的做法,来完成祂在信徒生命中的工作呢?

 

我相信祂有,我也相信那由五旬节主义及灵恩更新所形成的广泛运动是圣灵现今策略的某一方面表现。但在此的目的并非要为这运动提出辩护,我只是要辨认清楚这个运动在现今对所有教会所说到的圣灵策略之信息。

 

现在,大部分基督教牧师及信徒领袖都有机会对五旬节派或灵恩运动形成一种意见,这意见就视我们所遇到的这运动的局部显现为何而定,我们可能下结论说它基本上是健康的或是有严重的缺失,或认为它是复兴的一种主要力量或只是一种宗教的热沉。

 

我们所看到的圣灵恩赐的运作,如说方言、医病或说预言都可能使我们畏惧、好奇、困惑或惊慌不安。但无论我们对于这项运动不同的神学观念及运作方式,采取保留或反对的态度,都值得我们去问这整个运动是否在告诉我们,圣灵在这世代的策略乃是要将祂那永恒不变的目的实现在我们这时代中。

 

 

上帝的介入

 

我相信这项运动的关键信息就仅是:在基督徒的生命中经历上帝的同在以及上帝的介入乃是正常的。

 

但这个信息对许多人来说却难以接受,因为强调宗教经验会立刻让人产生出两种忧虑。

 

 

第一,焦点专注于经验似乎就是暗示会对真理漠视。然而灵恩经验的中心特色却是与那位在圣经——祂所默示的话语里启示祂自己的三一真神有深刻的相遇。灵恩经历乃是以主的话语为基本的推动力和最终的规范。

 

第二,宗教经历也常被人与主观划上等号。关注于宗教经历似乎意谓着过分关注个人的感觉。但是在灵恩更新中,「经历」有一种广义、客观的意义。「经历」乃是与上帝自己相遇或与上帝的行动相遇,而这行动乃是由上帝发起,并在这自然界或个人及团体的生命中,有可看见的结果发生。真正的灵恩经历乃是上帝所赐的证据,证明上帝的真实与能力。

 

当灵恩派谈到「经历」时,他们心中想的是一种内在的领受或态度的改变。但他们并不会把这些和可看见且具体的事物,如医治,作太大的区分。两者都被接受为圣灵动工所带来的经验,唯一不同的是,一个发生在内在生命的隐密处,而另一则发生在公众面前。但真正的重点是在经历背后那经验上的真实——上帝的介入,而不是只在于个人主观的反应。

 

因此灵恩更新的信息——按照圣经的榜样及教导,上帝介入我们生命中的经验是正常、客观且不可或缺的真实——乃是应该被所有的教会张臂欢迎的信息。没有它,我们为基督所做的见证会变得软弱而贫乏。

 

 

圣灵的降临

 

这个信息尚未能深入「全教会」(指所有教会、整个基督身体)的一些部分,其原因之一乃是因它一直被套入某种许多基督徒无法接受的神学架构中。特别是,五旬节派及灵恩运动遭遇抵挡的主因乃是他们对基督徒要如何接受圣灵的体会和说法。拒绝该运动所提供的神学通常也意味着拒绝了那信息——经历上帝介入我们生命及服事之中是可能的。

 

然而,即使我们不能接受五旬节派及灵恩更新运动的解释,我们仍可以欣赏他们解释所要指出的属灵实际。

 

今日教会对于圣灵的降临主要有三种不同体系的说法:圣礼派、福音派以及五旬节派。简而言之,圣礼派教导说圣灵是在受水洗时被赐予;福音派则将圣灵的赏赐与重生联在一起——当你重生时你便接受了圣灵;五旬节派则将重生时接受圣灵和「受圣灵的浸」区分为二件事,认为后者是灵恩式地接受圣灵赐予个人作见证及服事的能力,并且是在重生之后才有的另一个经历。

 

虽然以上三者有部分的重叠,而且并没有完全地排除彼此,不过彼此间仍有相当的争辩。五旬节派和灵恩派的神学说,圣灵降临在那些已受洗之人身上是一种特别的经历,这一点对某些人来说似乎否认了圣灵曾在受水洗及悔改信主时降临。

 

我并不是要提供一种不同体系的解释,乃是要建议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来看圣灵降临的实际——更多地注意圣灵在不同情况下所采取的至高策略。

 

 

应用这些真理

 

圣灵的降临及工作并不会局限于以某种特别的方式来行事。当然,圣灵绝非紊乱无章,也就是说,祂并不是马虎而无秩序。祂乃是有目标方向的,就像一名睿智的野战指挥官常以出其不意的战略来处理特殊的情况。在那样的指挥官手下做事可能会令人感到不安,他使你要不断地保持警觉,但另一方面你却使敌人失去平衡而达到继续前进的目的。

 

 

圣灵关切基督工作之前进,至于祂是否满足我们先入为主的神学期望不是圣灵所最关心的重点,祂想要交通的并不只是关于基督的正确观念,乃是在基督里一切丰盛的生命。那不只是要能对真理作清楚且正确的陈述,还需要能合宜地将真理应用在特定的情况下——一种能成功地抵挡那积极反对基督生命及国度之权势的策略。圣经所启示的基要真理永远是真实的,但有至高主权的圣灵则将这些真理应用在各种特定的情况下。

 

五旬节派人士和在灵恩更新中的基督徒特别强调圣灵的浇灌,在这点上,我相信他们对一项圣灵的策略有准确的评估。当基督在祂子民中间的内住正在消退,或是当上帝的子民们面对难以应付的反对声浪时,一次明显的圣灵浇灌可能是不可或缺的。

 

 

以真理对抗真理

 

若主已预备好圣灵浇灌的策略,祂不会只是重复强调祂已内住在信徒里的真理,而且劝导信徒不需要再寻求更多的经历。若是那样,就好像指挥官下令以敏捷、侧面攻击的方式前进时,而这队军兵却以缓慢的步伐沉重地向前直走。主流派教会经常犯下这种错误,他们以强调渐进式成长的内住神学,来对抗伴随有神迹奇事的圣灵浇灌神学,好像有一者就排除了对另一者的任何需要。

 

然而,这两者并非全然不能兼容的。有一位耶稣会的学者Francis Sulliuan提出了一项有趣的观察,就是阿奎那多马(St.Thomas Aguinas)也认为这两个重点是彼此互补的,他说:「阿奎那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是否可以说圣灵被差遣到一个祂已经内住于其中的人身上呢?如果可以,要如何理解这件事呢?阿奎那的回答是:『看不见的神圣的那一位不只是在领受主最初赏赐的得救恩典时被差来,也在品格德性进深或恩典加增时被不可见地差来……举例而言,当一个人进入行神迹或说预言的恩典中时,是因为圣灵被差到他身上。』」

 

身体中不同基督肢体相互间的讨论,若只定睛在「你如何受圣灵?」的问题上时,有时会变成毫无果效的覆述己方原有的神学立场。我们或许应更进一步探究更根本的问题:「何为圣灵的策略」?以及在现今的情况里,祂将如何使用「内住及浇灌」这两个基本的真理呢?

 

 

超越字句看精意

 

五旬节派和灵恩更新运动引起了我们对圣灵浇灌之真理的注意,使用「受圣灵的浸」这个字眼招来了一些批评,但我们应该导正我们的眼目,去注意这个字所要强调的属灵真实。我们可以领受圣灵新鲜的浇灌。这运动显示了圣灵能力的浇灌或更新了我们的见证或服事。在使徒行传中,这个字出现两次。那时都开始了戏剧性的圣灵浇灌。五旬节派与灵恩运动的历史倾向,显明他们是在回应这点。这项运动之所以广布,其中一项关键的因素就是人们广泛地分享个人被圣灵浇灌的经历。

 

「受圣灵之浸」的经历通常会伴随因灵恩恩赐的彰显而显明的圣灵同在,这也与圣经的见证一致。在路加的神学中,被圣灵充满的经历一贯地会产生圣灵同在的彰显,其形式通常是以高举上帝的话语来表现:他们说方言(参徒二4,十46,十九6)、说预言(徒十九6)、称赞上帝为大(参徒十46)以及放胆讲论上帝的道(参徒四31),或是有超自然的神迹伴随,如医治(参徒九17~18)、神圣洁的审判(参徒十三9〜11),或是令人狂喜的异象(参徒七55)。

 

若说这样的事或这些灵恩是「非必要的」,就完全错过了重点。他们的意思其实就是,不论对使人得救或有果子的服事而言,一次圣灵特别的浇灌伴随着属灵恩赐的彰显是「不必要的」。没有这些,我们也可以做得很好。

 

然而,那样的说法听起来就好像是说:「要赢得一场战争,在步兵作战之前先空袭是不必要的。」然而,假如指挥官已经是那样地布署,那么就有另外一种必需品——必需留心思考他的策略是否恰当。若是队里或在低阶军官中开始争执说,空袭一向就是必要的,这就错失了重点。问题应该是,指挥官在此情况下到底要使用何种策略。

 

很可能,五旬节派及灵恩派是从他们自己的圣灵观念和经历发展出一种神学体系。我们也可能不尽同意五旬节派对圣灵降临之解释的某些方面,但我相信,假如我们肯承认他们事实上已经察觉出圣灵的策略,我们就不会离得太远,祂正在呼召信徒去接受个人性的圣灵浇灌,祂也正呼召他们以某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和程度来领受圣灵的充满。

 

 

回应祂的策略

 

环绕着对圣灵的讨论中,一项最大的错误观念就是,我们以为我们拥有每一样在我们教义里所诉说的事。这就彷彿你只因拥有一本兵法的教科书,然后就在战场上宣告胜利。圣灵正在呼召教会去经历更多在教义中所说的真理;超越对三一真神中第三位的知识性信仰,进而经历圣灵与祂大能的彰显(参林前二4);并扩展我们对圣灵工作的期望达到像圣经中所说的一样。这些并不是仅靠认定关于圣灵的教义就会发生,这需要我们对圣灵的策略有顺服的回应,即与耶稣个人性的会遇,而祂就是以圣灵充满祂的跟随者的那一位。

 

不论一个人对此(圣灵充满)的了解是取自某个已经接受的恩典(圣礼派、福音派),或是另外领受某种应许之物(五旬节派),圣灵的策略都达到了祂的目的。圣灵将要浇灌下来,信徒会以全新的真实感受来论及圣灵,他们会行走在新的能力中。他们对抗敌挡福音之权势的效果也更会显出来。

 

 

太迟于强调恩赐

 

五旬节派和灵恩运动一直被诟病过分地强调属灵的恩赐。然而我再一次说,一个人不需要同意在这运动中所有运用属灵级恩赐的方式,但他必须从这运动明显鼓励人们去「接受恩赐」这一点上,去思考是否有些什么重要的事情是可以学习的。

 

在新约中,我们看到使徒们期望基督徒会接受圣灵的浇灌并带出属灵恩赐的工作。「于是使徒按手在他们头上,他们就受了圣灵。」(徒八17)圣灵的策略要求有「彰显」,初信者需要以那特别的方式接受圣灵,故此使徒们采取行动使之发生。

 

假如今日圣灵的策略是,藉着「彰显」来显明祂自己的同在,那么我们便需要以这样的涵义来谈「接受祂」这件事,正如圣经本身所用的简单而直接的讲法。五旬节派和灵恩派被人诟病太过于强调属灵恩赐,特别是说方言的恩赐。如果强调圣灵的某种特别彰显与救恩或成为信徒的身分是连结在一起,那么批判是有助益的。但如果我们早就把圣灵的策略当作思想的焦点,那么对圣灵彰显的强调可能已被拖迟太久了。

 

五旬节派和灵恩派正来到前线,且身上挂着一个关于属灵恩赐的清楚甚至是严厉的公告——「为它们祷告,使用它们」。圣灵的彰显不是可选择的,他们是上帝期待每位战士接受和使用的装备,也是圣灵为使基督的工作得以前进所定策略之绝对必要的一部分。

 

 

宣告这些真理

 

许多基督徒领袖对于这样强调圣灵的工作以及催促信徒接受并运用祂的恩赐感到很不舒服。在许多圣礼派教会及福音派的圈子里,很少或几乎没有特别教导接受圣灵以及祂的恩赐,反之,他们却强调圣灵内住的真理。

 

但是这种作法产生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难道我们只要根据于对圣灵与祂的恩赐采取正确的教义立场,然后就假设不需特别的宣告和祷告,祂就自动地会来?圣礼派的传统说:「当你受浸与基督连结时,你便接受了圣灵。」福音派说:「当你重生时,你便接受圣灵。」假设这两种传统都对接受圣灵作了一些重要的教导,但如果在我们的宣告和教导中没有对属灵恩式的「接受圣灵」有清楚的交代,圣灵灵恩式的工作实际上会发生到什么程度呢?

 

以上帝另一方面的工作来做比较。假如我们只向人说明上帝是创造者,而没有明确地告诉祂有赦免之恩,那么人们能经历到赦免的实际吗?如果不能,为什么我们以为人们应该会经历上帝的引导、医治或其他的属灵恩赐?假如它们根本很少被提到呢?如果人们从未被告知圣灵会赋予他们见证的能力,他们是否可能得着这能力呢?

 

假如这些特别的圣经真理没有清楚且奋力地宣告出来,看起来人们似乎不可能被引导进入圣灵与祂恩赐的灵恩经历中。圣灵乃是降临在话语被清楚地表明出来的地方,那也是祂策略的一部分。


转移焦点

 

领导罗马天主教灵恩更新的KUlian McDcmndl观察到,单看外表,灵恩更新运动几乎被误为一项祷告运动,特别在此运动的早期,祷告会是滋养及传播更新的主要聚集地。

 

以下这样的模式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一群人决定聚在一起祷告,这消息开始传开。很快地,人们不远千里而来聚在一起研读圣经、听某讲员讲道及祷告。祷告小组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兴起,在都会区里几乎可以在一周之内任何一天的任何时段里都发现到祷告小组。这是祷告、査经班及个人更新的初期时光。而当此运动迈入它第三个十年时,这模式仍然重复地进行着。

 

 

现在我们已经与圣灵之基本策略的实际核心非常接近了,这策略在新约中有清楚的描述,而且基督祂自己来成就这应许。祷告是搭建起知识层面之信仰与有生命力之信心两者间鸿沟上的桥梁的绝妙行动。在祷告中,我们从讲论上帝进到与上帝谈话(talk about God to talk to God),当祷告不再是礼仪上的形式而成为真实遇见上帝的经历时,生命的中心焦点就开始从自我转向上帝。

 

这点正合乎圣灵的策略:祂来是要对抗那种侵入教会的人本主义——它把独立自主的人类牢固地栽植在宇宙万物的中心。圣灵知道另一种信仰的体系,即使它是如此合乎圣经及正统,也无法打破这世俗的人本主义。圣灵的策略是装备信徒能彰显出一种在每方面都可以激进地依靠上帝的生命。因此要达到这目的,祷告是不可或缺的。

 

 

 

对抗敌手

 

「策略」是一个用于竞赛或争战的字眼,人使用策略是为了要对付敌手。

 

圣灵的策略事实上是设计来对付敌手的。「因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弗六12)圣灵的策略是为了使上帝的国度能对抗撒但的国度而设计的。祂的策略将我们与基督联结在一起,也将我们与彼此联结在一起。圣灵以祂的能力来充满我们,所以我们可以一起为基督的缘故前进。

 

我深信圣灵对我们这时代有一种策略,祂己经预备好并愿意让我们学习那策略甚至参与在其中。这并非在暗示我们要毫无疑问地接受现今所有的灵恩经历或神学,但我相信我们需要精确地体会圣灵透过五旬节派的灵恩运动所传出的信息。

 

如果我们传讲灵恩经历,那是因为在此运动中的我们了解这是基督想在祂教会中说的(参彼前四10〜11);假如我们呼召人们要更激进地依靠圣灵,那是因为我们了解耶稣本身为着各种不同的原因,要尊荣圣灵并引起我们对圣灵工作的注意;假如我们强调圣经的某部分,例如那些处理属灵恩赐的经文,那是因为我们了解这是主现今所优先看重之事。

 

灵恩更新有时被称为「方言运动」,好像那样的称号完全说明了它的意义。这就好像草草地将以色列民封以「沉默行军之子民」的称号,只因为他们在耶利哥一战的行为特征。然而我们都知道,在那次军队行军的背后是主的命令,祂要祂的子民去执行一项特别的策略。沉默行军的技巧不是重点,降服于主真实的主权才是重点。假如灵恩更新特别注意属灵恩赐,那是因为我们相信属灵恩赐在教会中全面性的恢复,是主在这世代的策略的一部分。

 

基督的主权才是灵恩更新在教会中兴起的关键点,并且这运动希望别人是从这个角度来判断他们的所作所为(参林后四5)。五旬节派及灵恩运动宣告,将这些事物释放给祂的百姓乃是出于祂拥有的特权及心意。


附录三

没有上帝就不可能有

成功的领导模式

 

我们所发现的,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与这位永活之主的关系。

 

编按:位于加州圣佩德罗(San Pedro)的信义会三一教会(Trinity Lutheran Church),在洛杉矶地区拥有三百五十个会友。

 

在过去十五年间,该教会引导平信徒参与牧养领导、教会的学校,及教会的财务奉献,加上其中一位牧师葛礼圣的教导及写作都引起了国际性的注意。

 

根据「牧养更新」杂志(Pastoral Renewal)—九八一年一月号中该教会一位信徒长老所形容的,信义会三一教会生命的一部分乃是家庭查经班的系统,对许多会友来说,它发挥了细胞小组般的支持功能。葛礼圣牧师在该年五月写下

有关「会众领导」(congregation's leadership)结构的几

方面要点,同时回答了有关教会更新的问题。

 

十六年前我们在教会的领导结构上作了一项改变,这项改变大大地加强了我们的力量。

 

在那之前我们有「二体」的教会委员会(two——body church council),在信义会的教会中,大体来说这是标准的做法,执审(Deacon)们负责会众的「属灵」生命,他们关顾的事项有査经班、主日学、传福音以及敬拜。理事(Trustee)们则是精明的生意人,他们主要是负责财务,他们要决定我们是否负担得起修理钟塔的漏水;应该付给风琴手多少钱;以及如何处理那下水道之税的缴付。(曾有一度,在教会收入短少的时期,他们投票否决了购买捕鼠器一案。理由是,唯一收支相抵有余的帐目是主日学的帐,而老鼠并不会跑进主日学的教室。)

 

执事们和理事们经常个别开会,因为与他们相关的工作各有不同,所以他们对教会应发生的事逐渐发展出不同的基本看法。因着在属灵及实际间的区分(这种区分并不符合圣经),因而在大部分会友的想法中形成了两党分立的印象。

 

每当教会中有任何的争议出现,这种在教会委员会的分立就会使会众受到很大的亏损。执事们和理事们应该是如同一个身体的头来领导,解决各种不同的看法及问题。但事实上他们却常常分别聚会,企图与对方失去接触,而不解决问题,意见的分歧日益严重,最后使含糊不定及分裂蔓延到会众中间。

 

在一九六二及一九六三年,主恩典地带领我们渡过—段艰困的时期,当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我们开始了解到教会的领导结构需要有一些基本的改变。

 

在一九六五年我们修正了章程,提出由一个教会委员会代替「执事—理事」的安排。自此以后,所有与会众生命有关的事项都由单一领导体(a single body of leaders)来管理,所谓的属灵事务都会转换成实际事务的细节,而所谓的实际事务则从属灵原则的角度来评估。

 

 

管理的再思

这种改变带来较显著结果的领域之一就是管理。过去这一直是理事们的管辖区,他们负责规划预算及确保会友奉献的金额。若是金额有所不足,执事们可能会被迫要在会堂的聚会中安排一些分享与教导(temple talks),好在财务方面给予会众一些属灵诱导,以使奉献金额增加,但整体而言这其实是非常商业化的做法。

 

然而在新的教会委员会之下,整个管理都展开了一种新的改变,我们认为应将属灵动力学包含其中,而且我们也认知到大多数的管理计划缺乏作基本的划分。

 

一方面,是有关尽个人管家职分的层面。将什一归给主及奉献给主是每个基督徒个人生命的基石,这是基督徒在基督里之生命不可或缺的表现。并非上帝需要钱,而是我需要去给予,若我在基督里的生命要以好的方式开展的话,我便需要去给予。

 

遵行什一及奉献并不是我为上帝做什么,而是祂恩典地邀请我去做,好使我生命的这整个部分——与物质财产有关的这部分——能够以正确的方法受管理,如此我所有现存的物质便在祂神圣的保护及供应之下。

 

假如教会有一笔一千万美金的捐款,而且一点儿也不需要任何奉献便可运作各样事工,我们为了会友本身的益处,仍要教导什一是一种基本需要。个人是否需要给予并不是因教会的需要而定,而是因信徒本身的需要而去给。

 

 

信心的步伐

 

传统上,教会的需要直接且唯独与会友的奉献连结在一起。换句话说,当教会有需要时,我们便看人,希望他们会提出足够的担保以满足需要。这是很自然,也很合逻辑的事,谁能对此有所质疑呢?

 

但再一次,新的教会委员将此做法带到属灵的审查之下,而发现其中有些漏洞。假如教会真是主的教会;假如祂真的掌权,那么祂会像一个信实的丈夫一样,负起支持教会的基本责任。

 

「假如从我们会众而来的保证是三万元美金,但主所要的一项事工却需要五万元美金透过我们这群组成基督身体的信徒去实行,那么该怎么办?」当这个问题第一次在教会委员会的讨论上揭露出来时,是一个新的想法。我们不太知道应如何处理,但经过几次讨论之后,我们决定在这样的状况中,就是单纯地把这事工的异象带到会众面前,然后开始祷告这重要的工作,求上帝使它成为可能。

 

简而言之,当提到教会有需要时,我们不会看人而是看上帝。由此,我们的「信心的步伐」预算便诞生了,我们是逐步地将之付诸实行,所以对这真理有不同层次了解的会友也都能逐渐地同一步伐。一开始,我们还是用以往的正规预算,按照会众所给的认献金额来定预算多少,同时也提出「信心步伐」的预算,要大家祷告祈求超过会友认献金额的钱。经过一些年,这项新的预算方式已逐渐取代原有的方式,所以我们现在所有会众的基本认知是,教会的所有需要都仰望于上帝。

 

现在,我们已经看到教会的事工每年增加,若以元与分为衡量标准换算,已从三万美元增加到超过廿万元,而会友的人数只是略有增加。当我们以信心仰望祂时,基督能够非常真实且丰富地供应祂的新妇。

 

事实上,祂的供应一直是如此地奇妙且丰富,我相信我们可能己经在我们的祷告上变得有些疏忽、松懈了。我们几乎认为没有管理规则,没有事先认献钱就会进来是理所当然的。然而若没有持续的信心及祷告,钱是无法继续进来的。因为我们并不是发现了一种方法,而是发现了与这位永活主的关系。

 

金钱管理这个领域提供了一种明显的榜样,使我们知道如何用新的领导模式引导会众进入基督徒生命及经历中一个有意义的新境界中。

 

 

合一地向前进

 

在一九六五年及一九六六年教会委员会有了一项发展,对会众的生命产生了有意义的影响。这是和合一这问题有关。

 

在一九六五年,一位从德国来的信义会牧师恩斯特·葛立德(Ernst Gleede),于四旬斋节期(Lenten season;复活节前四十天所守的节期)拜访我们的教会,他和我们分亨他在德国所服事的教会遵循的原则,在那儿他们经历了真正的觉醒,他说:「除非我们全体意见一致。否则我们从不对教会委员会上讨论的重要事情有所行动。」

 

在一九六六年三月,我们教会委员会那时的主席布得汉(Bud Hahn)提议将这样的做法应用在我们的委员会上,这项建议从未正式投票表决,纯粹只是建议,但它却生了根,变成了我们着手进行各样事工之前的不成文前提,除非我们合一地前进,否则就都不要前进。

 

它产生的影响无异是一种神迹。从那以后,讨论都相当激昂的,强烈的意见此起彼落,但如今几乎完全没有人辩护自己的立场,因为没有什么好辩护的,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单单他那一票的否决足以停止任何行动。

 

这种做事的方式衍生出一种高度的责任感。明白自己的声音对牵涉到他人信仰与生命的重大要事有着相当的分量,是何等令人敬畏的事。我们看到所有的人都同意而只有一人不同意的议案因此就被搁置,我们继续为这件事祷告直到下一次会议。(圣灵因人的耐心而兴旺,而魔鬼却此时饿昏了!)。再一次开会,我们看到整个委员会都转向那唯一不同意的人那边,或是那人发现他自己能同意其他人的看法,或是有一种新的发展,使委员会发现有个不同的观点,而众人都同意这个新观点。

 

像这样的运作方式并非得来容易或是很机械式的,乃是需要委员会的成员们都相当地做开,首先是向上帝做开。没有持久的祷告,这无法行得通。当我们陷入僵局或似乎已经在一个事项上用尽心力而仍未达成协议时,通常就会有人提议我们先停下来祷告,不只是停下来一分钟或二分钟,而是十分钟或十五分钟。有一次我们祷告了半小时,经历到上帝的同在是如此深刻,以致在接下来的几天我们碰到对方时,除了彼此点头微笑之外,我们几乎什么都不能做。

 

 

其次,必须有一颗向彼此做开的心。属灵成熟的一部分就是能辨识人们的优点与缺点。举例而言,某人可能拥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察觉到教会的教导事工的需要为何,但论到财务方面,他既没有异象也没有信心。但是他若了解到委员会中有其他一两位在财务方而有异象,这种认知便是他被整合入委员会之合一的一部分。他可能对财务事项有一些看法,但他会体会到其他这些人在他所欠缺的这方面有异象,以及一颗对圣灵做开的心。

 

所以他学习到有时候圣灵会让他顺服他的弟兄,即使他可能对那弟兄的意见仍有疑问及反对。他了解到在那些状况里,圣灵的旨意是要透过弟兄们彰显祂的合一,就好像前面提到那弟兄考虑到教导事工的一些事情时,圣灵可以透过他来彰显合一。

 

然而,并非每一件事都是如此呆板而一成不变的,圣灵也能以出奇不意却清楚可靠的方式透过任何一位委员会成员说出祂的心意。因此,圣灵的合一不是不加思索就赞同的合一,也不是一味顺从的合一,而是一种爱的合一,是彼此尊重的合一,也是在主里的合一。

 

 

委员会必须率先合一

 

第三,必须向整个团契做开。委员会的每一位成员的耳朵必须是很容易接受请求的。任何一位会友应该有机会透过一两位委员会的成员将意见上达委员会,使一些最重要、不可或缺的话语——真正有预言性意义的话——可以从会众中进到委员会。这点强调了委员会扮演仆人角色的本质,他们代表所有会众将不同的建议及关心之事带到主的面前。

 

这样做所产生的结果便是合一,不是表面或是被迫的,而是真实、深刻的合一。人们合一是因为他们已经在主里达成某一特定明确的同意点。若这事持续进行几年,那么会众就会开始感到这种合一。不但如此,这带给他们的讯息不只是一种消息而已,而是一种活的真理,一种生命的方式。

 

这里包含了一项基本原则:主赐给委员会的,他们可以转交给会众,会众合一的秘诀就是容让上帝先在委员会里做合一的工作。

 


附录四

关系与复兴---

访葛礼圣牧师

 

 

问:请问葛礼圣牧师,在信义会三一教会的委员会成员中,有一些人被称为长老,请你解释一下他们所扮演的角色?

 

答:基本上他们是教会牧养事工的延伸,他们与按立的牧师一同看管会众的生命与服事。

 

 

他们个别有特别的监督层面,除此之外,他们与会众中的一些人——通常是与那些已经在领袖阶层或将要进入领袖阶层的人有关系,而且是以一对一的方式给予他们个别的辅导和训练。

 

问:谈到长老,我们都对他们肩负牧养实任的程度印象深刻,这是从你们订定的明确计划中发展出来的吗?

 

答:这是一种进展的过程,我们并不是真的很有规划地、很有步骤地做到这一步,我们只是尝试各样事情看看成效如何。

 

问:长老们如何分担牧养会众的责任呢?

 

答:廿年前我从神学院毕业后直接来到这里,那时我带着「期待我去做每一件事」的传统观念而来。经过几年之后,我告诉鲍伯•史考特(Bob Scott)和布得汉这二位弟兄,我每天清晨要在教会里祷告,并且邀请他们加入。从那以后我们就一起直持续至今。

 

这两个人是四位长老中的二位,加上保罗•安德生(PauI Anderson)牧师和我自己,现在每天早上六点钟聚在一起祷告,每周三则有更多的人聚在一起。我们这样的一同祷告、促膝而谈,可以培养这些人走向负担牧养的责任,同时也预备了他们领受圣灵的洗,灵洗可让他们的委身更坚定,同时也让他们有真正的呼召感,并且预备好去尝试新的事物。

 

问:你们的晨间聚会是如何进行?

 

答:我们每天只花半小时。我们的方式是先读一本书的一部分,以灵修方式来读,然后我们详细、明确地为会众代祷,我们有—张会友名录,每天为五或十个人祷告,我们也为在圣佩德罗其他的教会祷告,也为我们的宣教士祷告。

 

问:过去这几年来,你和这些人所发展出来的关系如何?

 

答:我和我的妻子与鲍伯•史考特及布得汉两家都有非常亲密的关系,而保罗•安德生牧师则和其他会众中的一些关键人物发展出亲密的家庭关系,我担负布得汉、鲍伯•史考特和保罗的特别牧养,我定期地和他们个别会面。而保罗则又和弗瑞得•赫尔(Fred Hall)个别面会,鲍伯•史考特又与汤姆•布朗(Tom Brown)个别会面,这两个人是另外的两位长老,所以我们的领袖们都能以紧密的方式相连结。

 

我们绝少单独做决定,不论是个人的或团体的,我们发现彼此互相审察各样事情是很有帮助的。

 

譬如,通常我会把外面来的一些邀请放在他们眼前,今天我们正为一些这类的事情祷告,我有一些写作计划必须去做,但现在我接到一些讲道的邀请,这些讲道会开始占去我原本腾出来要给写作用的时间,然而这些邀请似乎也相当重要,我们便试着一起解决这类事情,并寻求主的带领为何。

 

虽然我们着手行事可能变得太过小心谨慎,但除非我们真的知道主与那件事同在,否则我们不会去行。多年前我们同时尝试了十八种不同模式来刺激复兴,结果我们学到,假如事情不是开始于主,最好忘了它吧。

 

问:所以你们的采取方式是实事求是,向上帝求引导而不愿尝试接受一种特别的复兴计划。

 

 

答:我们最不想做的是建立一个「模范教会」,我们已经做了我们觉得上帝要我们去做的事,所以我们某些方面比另一些方面强。例如我们在传福音方面较弱,这点困扰我们很久了。但是我们—直在管理方面很强,多年来我们每个会友尽管家职分的程度在美国的信义会中一直都是最高的。

 

或许我们在传福音方面不是很强的一个解释,是因为我们比较容易做实验性的事情。例如,我们已经完全地修正进行坚信礼的方式,这在信义会里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

 

问:你和保罗•安德生牧师与长老们有特别的牧养关系,而他们和其他的领袖有同样的关系,这是会众中的一种典范吗?

 

答:在会众里人们被喂养的主要方式是透过每周一次的家庭査经小组,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彼此通电话为彼此祷告并一同做许多事。

 

在过去的六年间,我们也发展出一对一的关系,试看看这样做在会众中的训练及牧养关怀的成效如何。

 

问:这些关系的成效如何?

 

答:我们已教导会众有关一对一关系的事,也就是与一个能完全关心你生命每一方面的人有紧密的关系。想要有那样一种关系的人可以和保罗或我或其他长老谈,然后寻得一位合适的人。然后我们其中的一位会与那人以及日后成为带领他的人一同坐下来,向他们解释这种关系,我会向这人解释说:「你应要看待这个人为你主要的牧人或牧师,假如你有需要时,他是你第一个找的对象。」

 

 

我们没有给任何人压力,我们没有透过这种步骤来安置每个会友的任何伟大计划,我们主要的想法是想藉那种关系来加强一个人能处理他的工作处境的能力及实践他在家中责任的能力。

 


附录五

牧者期待的焦点—

上帝

 

那是我在神学院的最后一学期,我正在上社会伦理学的课,春天时节交错着毕业前夕的浓厚气息正向我袭来。

 

在明尼苏达州,那天是一个微风轻送的日子,树叶峥嵘茂密地生长,五月的天空下,山坡送暖,与拥挤不堪的教室正好成一对比。我被书本、演讲及研究弄得疲不堪言,真想立刻到一处我可以开始把所有吸收到的理论应用在实际上的地方。

 

 

讲课单调地进行着,我的思绪已飞到九霄云外,我心不在焉地开始幻想着未来——当我以一名新按立的牧师身分进到一群会众中会是什么样子?我看见自己和教会的委员会开会;出席一场妇女救援会议;讲道及辅导一名青少年——这些我从远距离观察到一般牧师所做的,或在神学院里以各种方式讨论到的一些事工。

 

然后上帝的话语临到我,事实上这是一个八个字组成的句子,它并非肉耳可听见的声音,但却犹如一般声音那么清楚而生动,这非来自于我天然的思考训练,完全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天外飞来的一笔。我看到自己站在会众前,听到下面这句话:「凡事仰望上帝,绝不依赖人。」

 

这句话出现的背景及意义也同样清楚地临到我:当你出去进到—群会众中,你会很自然地期待人们有回应——对你讲道的信息、你的领导以及你摆在会众面前的目标,能有所回应。当他们让你失望,你便很容易流于沮丧。你要让问题在一开始就得到解决!不要将你的盼望或期待放在人们身上,而要定睛在上帝的身上。信靠祂去激发人们,仰望祂推动会众去完成使命。

 

 

很实际的真理

 

当我思想到这「话语」是如此清晰而且出乎意料地进入我脑海中,使我想到这是「纯全福音」的真理——定睛在上帝祂所能做的,而不是在我所能做的。

 

在一所信义会神学院里,「称义是本乎恩且因着信」的真理深深播种在学生们的心中。他们可能因着过程哲学、存在主义、自由神学或成打其他现今流行的神学趋势之影响而走入错途,但若问他们一个人要如何得救,他们会回到起点以坚定的口吻说:「是上帝透过我们的主基督耶稣给人完全不配得的恩惠。」我为着信义宗神学教育这样坚固的根基心存感谢。

 

这「话」似乎是在对我说,称义的真理在成圣的领域中也是成立的。我们「得着」在基督里的生命纯粹是恩典的礼物,但不谨于此,我们同时也是藉着恩典来活出生命。

 

当然这不是一项新的启示,这是在圣经中根深蒂固的真理,例如:「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上帝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他的美意。」(腓二13)

 

不过,这项真理在实际应用的层面上,很容易被稀释或掩盖掉,我相信主向我说的这话是和每天的生活都息息相关的,所以我才不会很容易地将之送入理论的储藏室中。在之后的廿年或更久我实际面对会众的生命时,我经历到这真理不断地召唤我回到主起初给我的服事药方——凡事仰望上帝,绝不依靠人。

 

 

平衡的真理

 

我很快地就看到这「话语」变成我的服事的矫正器,特别是我的人际关系方面。这「话语」的目的不是为了给我一个包涵一切的真理,而是提供我一个砝码用以平衡人们习惯把对他人有所期待的重担加诸于他人身上的天性。

 

当然,藉着对另一个人说一些话来引发对方的回应并非错事。圣经本身充满了劝诫的话,这些话事实上也期待着人们的回应,例如:

 

「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约十五12)

 

「弟兄们,我还有话说,你们要靠主喜乐。」(腓三1)

 

「弟兄们,你们不可以彼此批评。」(雅四11)

 

但在所有这些命令的背后,坚立着上帝会成就这一切在此人身上的确证。

 

「但愿赐平安的上帝,就是那凭永约之血、使群羊的大牧人——我主耶稣从死里复活的上帝,在各样善事上成全你们,叫你们遵行他的旨意;又藉着耶稣基督在你们心里行他所喜悦的事。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永远远。阿们!」(来十三20〜21)

 

这「话」不见得改变了我在协谈或讲道中所说的内容,但却将我的「依赖」转移到另一点上。我不是仅仅依赖他人的回应,而是依赖主在那人里面会做的工作及主会和那人有所同工,这样对我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影响是很微妙却意义深长的。

 

 

忍耐、温柔

 

在关系中常需要注入忍耐的剂量。自从我被告知不要对人有任何期待,除了上帝以外我不能向任何人发泄我的没耐心,而那有时需要硬着头皮承受一些羞辱和压力。

 

有一个人,我以前每周会碰到他一两次,这个人被他的工作捆绑,似乎从来没有时间可以给上帝或追求属灵的事务,虽然他真的对我很友善。约有十年的时间,我除了和他打招呼并默默地把他交托给主之外,什么都没有做。我可以更进一步地直接挑战他,因为我对他及家人都足够熟悉到可以如此做,但不知怎么地我总觉得如此行似乎不对。

 

然后上帝开始从那景况中带领那人出来,祂先带领他到敬拜团,然后进入教导的服事,这几乎让每一个认识他的人都大感惊讶,因为没有人知道他对那方面感兴趣或有恩赐。假如我过去曾对他存有期望,那我对他的期望会过低。上帝对他有更多更高的意念并且愿意为此等候。

 

这「话」也以温柔的量杯和缓了关系。假如我把期待放在人身上,我会感到有争辩、辱骂、威吓、喊叫的需要——任何看似需要用来穿透听我演讲之人的硬脑壳的手法。但假如我的依赖放在上帝身上,我会较满足于信靠祂去做说服的工作,祂有许多方法可将真理带入一个人生命深处的指挥中心,当然,有时候祂会呼召一个人代表祂去说出勇敢、斥责的话,但那和我因人没有活出我对他的期望而说出急躁的话,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件事,而且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果。

 

 

用信心

 

当上帝一次又一次地在我的经历中印证这「话」,它使我人际关系中的「信心」层面更加丰富,我们对别人的天然期待常常是不实际或放错位置的,因为我们彼此对对方的了解是如此的不完全。当我们让我们的期望安息在上帝里,祂会让我们不断地惊讶于祂在另一个人身上所做的。经过一段时日之后,我开始看到这点。因此,我可以放松并且将我的期望留下空间给上帝,让祂去做那出乎我期待之事。

 

很有趣地,经常发生在那人身上的结果是,我开始信赖他或是对他有信心。这是真的,但这还不是全部的故事,我真正开始相信的是,上帝会在他里面动工并且与他同在。然而即使他自己只是稍稍看见这一点,我们的信心仍能将上帝的能力释放在他的生命中。

 

有一次我邀请一个人和我一起为一些到教会来求助的人祷告,他相信上帝会藉着祷告赐下祝福及启示,因为他曾亲身接受过那样的帮助,但他怀疑他是否会在这方面被上帝使用来帮助别人。他直言无讳地说:「那对我而言太高了。」我鼓励他只要来站在我旁边,当我开口祷告时,不需要大声地说任何事。我告诉他:「这比你所想象的还自然,而且我相信主可能要在这方面的服事上使用你。」

 

我为最先的两个人祷告,当我和他们分享我相信这是上帝要给他们的鼓励话语时,他站在我旁边一言不发。但当第三位我为他祷告的人离开讲台时,这个同工抓住我的手臂悄悄地对我说:「在你开始祷告之前,从上帝来的同样的话语跃进我脑海,而我甚至不认识那个人!」他是如此地兴奋,以致我必须使他平静下来,好使我们可以继续服事下去,对他而言,这是为他人代祷服事的开始。

 

 

给我

 

虽然这「话」主要是被用来影响我对外、和他人的关系上,但它同时也对我与自己的关系上有所影响。因为人会将期待置于他人身上的倾向同样会使它转而对自己也有期待。

 

假如我们能记录下在我们头脑里的对话——也就是有一位心理学家所称的「自言自语」,我们会听到什么?当我们按照自己的判断发现我们自己不孚期望时,若不加约束的话,我们会对自己发出什么样的责难的话语呢?

 

「哦,那实在真可怕!我怎么会做出这种事?」

 

「你又做了这样的事!」

 

「当我试着去做一些事时,总是以混乱收场!」

 

「笨蛋!你应该聪明些,就不会做成这样子!」

 

有一天,在我把某件事搞砸了以后,我开始陷入这种自我批评的景况里,突然之间,这「话」生动、清晰地进入了我脑海中:「凡事仰望上帝,不要对自己存有任何期望!」

 

这是全新的绝妙想法,这是我曾讲过的「话」,上帝却将它以特别的方式赐回给我,我从未想到它可以直接应用在我自己身上。但这样说实在很有道理。耶稣岂不是说:「要爱你的邻舍如同爱自己」吗?

 

你看,爱是在某种「关系」中才会表现出来。耶稣讲论「爱的原则」的方式对如何「成圣」有很实际的影响,藉着认识到我们和自己有一种独特的关系,就好比我们和他人有关系一般,使成圣从理论进到实际。

 

我读过不少关于成圣的著作,发现到它们是有帮助的。这些著作的要旨是说,成圣是上帝的工作,就好像我们是靠恩典而称义,我们也是靠恩典而成圣。所以,在我的脑海里萦绕着上帝会在我生命中动工的想法。但实际应用在我自己身上的层面时,我常常抱着—种期望加在自己的头上。我相信圣灵是那位使人成圣者,但实际上我告诉自己最好参与其中——也好好做一些事!

 

所以那句我的「话」,也改变了我与自己的关系。在我生命的内在对话中,我可以感到那发生在我与他人关系中的事——更大的忍耐、温柔及信心也发生在我里面。

 

假设一个人用刻板的逻辑推理来思考这一点,他可能会下结论说,真照这「话」去做事会导致懒散或缺乏诚挚的委身。但为了一个很好的理由,事情并不会那样的发展,这并不只是以人道主义或心理学的方法将人的自我接纳提升几个百分点。这并不像我神学院里的一个同学所说:「当事情变得艰难,我不会更吃力地去做它——我只要降低我的标准就好了!」上帝说的「那话」和调整一个人的标准到更容易处理的层次上是完全不同的。(虽然这样的调整本身可能是一件明智的事。)

 

这是一种全新的思考和生活的方式,一个人非依靠他自己,而是依靠所赐给我们在基督里的新生命。这生命是以圣灵积极地参与一个人所说、所做、所是的每件事为特征。

 

「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上帝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加二20)


附录六

倘若我们肯听主说话

 

 

在牧养工作中,方法与技巧绝不能替代一种愿意聆听与学习的基本态度,如同主耶稣在我们面前放下的生活新样式。一次又一次我深深地感受到很重要的事是,我们必须刻意地放下自己的计划和目标而顺服于祂的。

 

使徒彼得学到了这个功课。耶稣纠正他想要避开十字架,凭己意鲁莽而行的这种倾向。主责备他说:「你不体贴上帝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以及在变相山上,天父说:「你们要听他」。这些经文所表达的正是这样的信息。

 

我的倾向就像彼得一样,而他所学的功课也正是我必须要学习的。

 

 

罪的问题

 

如果我们在牧养工作中真的肯聆听主的声音,那么我发现祂所会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指向祂的十字架。彼得曾经反对十字架,但是它向来是上帝计划的根本。想要绕开罪这个基本问题——悔改与饶恕之必要性——的任何尝试,最后都将从主得到彼得所曾接受过的同样责备。

 

人们为了各种不同的需要而从担任牧职的领导人身上寻求帮助,如婚姻问题、内在医治、方向的引导和状况的分辨等。在我超过廿年的牧会经验里,只有少数人曾经因为他们意识到罪的重担,明白他们必须加以面对而前来寻求我的帮助。

 

我们固然对人们所感受到的需要应该要有回应,但是,我们身为牧养领袖的也不能够让对方主导整件事的过程与细节,我们也必须把我们的耳朵对准主。我身为一个牧师,在个人辅导时常会略过罪这个问题,一个人或许不觉得悔改和饶恕是他的最大需要,然而问题是,主是否也如此认为?主若是如此认为,第一,我身为任牧职的领导人,是否能够听见主如此说呢?第二,我是否有勇气说出来,而且是否有足够的恩典(圆熟)用对方能接受的方式来说呢?

 

当我辅导一个人的时候,我会求主透过属灵的感觉或心里的图案,来启示我有关祂对这个人的评论或洞见。然而,这并不会排除掉我根据自己的经验、训练或圣经的知识所给予的建议。然而这的确提供了从另一个层面来的信息,特别是这个人自己并没有说出来的事,或甚至是连他自己也不知道的一些事情。

 

 

主的优先级

 

当一个人来到你面前倾诉而且很明显他是受到很大的伤害时,的确很不容易把焦点转移到罪这个问题上。但是主若启示这就是基本的问题所在,那么回避它就是从这个人身上扣留住真正的爱和帮助。

 

当人们带着一个瘫子来到耶稣面前时,耶稣马上分辨出他的主要需要乃是得赦免。祂并没有忽略医治这个人,但是祂并没有容让这个人和他四个朋友期待事情该如何进行的态度来决定祂对这个情况的反应。

 

 

有一次,一个妇人告诉我关于她女儿所做的一些令她非常难过的事情。这个做母亲的真是充满了失望和怨恨,最后她去找邻近社区的一个牧师,对他倾泄而出,说:「你一定要帮助我找到上帝,我甚至无法再祷告了。」在与她谈了一会儿之后,这位牧师建议她进入宁静的会堂里自己单独安静一下。

 

在会堂里,这个妇人得到了一个关于耶稣基督宝血之大能的启示,她说:「那时真象是一个巨大的真空吸尘器从上面下来把所有的那些怨恨从我里面吸了出来。」接下来,在这个觉醒的经历中,有一句清楚的话临到了她:「你不会因为别人的罪而失去平安,只会因为自己的罪而失去平安。」

 

她告诉我说:「那时我才了解,并不是我女儿所做的事让我变得如此沮丧,而是我自己怨恨的罪所造成的。」一直到她来到能够聆听那句话的时刻,她的属灵生命才不再停滞不前。

 

我不认为对自己内在生命的病态反省——全心地注意自己的罪——是健康的。提起罪的问题,目的乃在于促使它能够藉着蒙赦免而得到决定性的解决,好让人能脱离罪及其辖制的权势而自由地生活。

 

精神医学家Karl Menninger曾观察到:「所有的改变都待被以为是一种损失,而且紧跟着而来的就是愤怒。」要时实地面对基督的十字架包含着一种特别的失去就是要失去自己在上帝面前被接纳的感觉。这激动了我们的天然人走向错误的方向。当上帝不悦纳该隐所献的祭时(然而祂却接纳亚伯所献的),该隐就大大发怒,以致杀了他的弟兄(参创四5〜8)。或许,我们身为牧职领导者的人直觉地知道,提起罪的问题可能会激起对方的敌意,以致我们会有一种避开它的自然倾向。但是,除非赎罪已经在那人身上做成基本的工作,那么他的生命里面就不可能建立起任何稳固的事。如果我们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就会优先考虑聆听主声音这件事。

 

身为牧职领导人,我们需要同样地注意上帝所要告诉我们关于我们自己生命的事情。最近我参加了一个聚会,在那里圣灵的水流真实地运行着,我们清楚地感受到圣灵的膏抹和引导,因而越过了—些难处。接着,在休息时间,我们当中有一些人落入了论断的灵之中,开始以一种不友善的态度谈论某个人。当我们回来重新开始聚会之时,发生了一些改变,恩膏不再与我们同在。幸好有—个刚刚也参与闲谈的人转向主而且明白主要对付这件事情,这位弟兄公开地承认他说话不友善,没有慈爱之心,其他的人也—起跟进,我们又得以进入了圣灵水流的运行中。

 

 

由主来发动一切的行动

 

我所发现第二件事情就是,主要我们做的乃是放下我们自己主动要做的事。在变像山上,当彼得看见耶稣与摩西和以利亚谈话时,他马上就在那里主动提出了一个建造计划:「主,我要搭三座棚。」

 

然而,天上来的声音止住了彼得口中的话:「这是我的爱子,

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我们想做某件事情的冲动——一些好事或一些很敬虔的事——也都必须排在聆听主这件最优先的事情之后。

 

一个出于自己的工作和出于上帝的工作之间存在着天地般的差别。摩西杀死了一个奴役以色列民的埃及僱主,作为解救以色列百姓之工作的开始,结果他却不得不逃往他乡。四十年后,主开始施行祂拯救以色列人的计划,而一个奴隶的民族就得以在分开的红海中昂首阔步迈向自由。

 

几年前,我们主日学的校长和我在极为挫败的气氛中一起坐席,因为我们为会众中的高中生所预备的坚信礼教导课程已经沦落到一种可怕的地步。我们找不到任何愿意帮忙的老师,因为他们百分之九十的精力似乎必须花在维持课程的秩序和纪律上。

 

「叫我们的孩子参加一个他们压根儿就不喜欢的课程有什么益处呢?」

 

我只能点头同意,在我的脑海里生动浮现的是,某星期二下午我去教导高年级坚信课程时所面对的那一幕,我第一眼看到的便是其中一个男孩子的作业簿,在其封皮上赫然出现的是几个作为纹饰的大字:「我痛恨坚信礼!」我不敢让他知道我甚至比他更为厌恶呢!

 

当我们坐下来沮丧地彼此对视时,旁边有一个姊妹开口说道:「但我们在假期圣经学校里面的四、五、六年级的小朋友是何等的不同啊!他们是何等的敞开而且有回应。」我们彼此环顾一番,而有一些事情却发生了,我唯一所能描述的就是忽然间我们知道有一扇门敞开了,而光线也照进了黑暗。

 

「我们为何不从四年级的小朋友就开始上坚信课程?」

 

我们开始分享一些构想。在之后的几天,我们拟出了—整套坚信课程的新计划。接下来的三年,我们逐周地编写教材,有时勉强才赶得及印刷来发给他们。我们前所未有地努力工作,而且有更多的老师和帮助者加入了我们的行列。然而,它却不令人厌烦,它是一种有意思的冒险,它需要大量的工作和操练,但它却是由上帝所发起的一种操练,因而其成果是超乎我们所曾想象得到的丰富。

 

在我们基督徒生命中有很多需要我们努力以赴和操练的空间,然而它却非由我们单凭着一些普通的常识或原则来决定的,如果没有聆听主的这个过程,我们会落入倚靠肉体的挣扎或置身于律法主义之下的极大危险中。

 

就某种意义而言,我发现每天必须放下前一天的每一件事来清新地聆听主说话做为开始。我们不能够把「昨日为今日提供了不可避免的模式」视为理所当然,虽然许多时候我们还是以相当习以为常的方式过日子,而有时这样做也是对的。但我们永远也不能假定说上帝不要求我们从事清新的聆听之时候已经来临,就是那种分别为圣、安静聆听让祂对我们说话的时刻。

 


附录七

不只是改进,而是「全新」的

 

「终究,我只是个人」这句古老的谚语就像「古老的」

(archaic)及「过时的」(obsolete)两个字一样,需要在基督徒的字典里有所说明。使徒保罗说:「从今以后我们不凭着人的观点来看人(基督徒)了。」(林后五16;按标准修订本另译)他是指我们需要一种新的人类学,有关人类的老旧假设已不再真确了。

 

旧有的人类学视人为独立的个体,他的生命就是在他里面所有的,假如你想从他得到一些东西,你必须问他是否有意愿、能力及资源去做。假如你要衡量他的生命或他的潜能,就是看他所曾做的或他有可能会做的。就社会学而论,他可能和其他人或组织之间有关系或委身,但做为一个存在的生命体(就本体论而言),他却是单独的。

 

然后福音来到,以一种新人类观点作戏剧性的宣告:「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林后五17)。这宣告是如此激进,以致我们会发现它并不容易处理。我们以为这里所说「新造的人」是指人性可以换成某种不同方式的表现。我们可能会用一些很合乎圣经的词来理解:我们从罪中得赦免,并且得洁净,我们从自我的道路上转向上帝的道路,被圣灵充满并被祂赋予能力而活出新生命。因此,我们对人、事以及生命有不同的想法,我们的行事也有所不同,我们有新的价值、新的目标、新的委身、新的盼望和梦想。

 

我们被如此多新的观念围绕,以致几乎没有注意到我们仍继续以旧的人类学观点来看我们自己。或许有新的信仰、态度和行为,但这是发生在谁身上呢?是同样的那一位单独的生命体吗?若是如此,我们就根本不是在处理新造的人的问题,而只是改善旧有的模式罢了。

 

 

带进上帝的家中

 

在一九七0年代中期,一次有关圣灵神学的商讨,信义会的系统神学家华伦•魁北克(Warren Quanbeck)作了一项观察说,我们或许需要利用新的思想和表达方式来和现代人沟通福音,有人问他建议以何种新方法来进行,魁北克回答说:「或许一种像『家』的方法会在我们今日社会中有效。」

 

这就是新造的基本内涵:我们被带进上帝神圣的家中。只说一些像委身、门徒训练及神主权的真理并不能产生一个新造的人,甚至我们以亲身的榜样(范例)来支撑所传讲的这些真理也不能产生新造的人,而如果我们更进一步地说,靠着上帝的恩典及圣灵的能力可产生新造的人,也不可行——如果我们只把这恩典和能力看成能将那孤单的老旧失败者转变成孤单的新成功者的某种东西的话,这些也无法产生一个新造的人。让我们夸张地陈述这件事以表明出它的激进性:新的创造一点也不会改变我们。我们(人类天性)仍本性难移,真正改变的是我们的孤独(solitariness)。我们的生命与另一位联合,而「新」就在那一点上,当我们在基督的死及复活上联合,新造的人就发生了。关键就在联合。

 

当然这会有所改变,但那是由于我们与基督联合,而不是因为我们这个单独生命体的能力被加强或重组。成为新造的人之所以为「新」,事实上最主要就在于:我们不再认为我们就单只是我们自己。在旧的人类学中,重点只有一个:生命为可用「孤独的个体」这个词来定义。而在新造的里面,有一个双重焦点:生命是由两个生命联合而成的。我们是新造的人非因我们成为何或是在我们里面拥有了什么,而是因为我们的生命与祂的生命联合。

 

旧的人类学和新的人类学之不同就好像在一场大舞会中,有不同的人在那儿个别地表演他们的舞技,成百成千的人个别地在表演,有些人舞技精湛,令人目眩,其他人则平庸无奇。然后,突然间,一曲华尔兹的乐曲扬起,一对舞者滑进了舞场,舞会中的人们被新的舞步及新的舞曲激起兴趣,而新的舞蹈方式也使人印象深刻。然而在此有一件事是着实新颖的,那就是「这一对他们居然是协调一致地共舞」!

 

若我们想要了解基督徒生命的动力,那么明白这种「一同行事」便是特别重要的事。假如我们停留在旧的人类学中,我们就会继续为人们的表现而争议:「他能做什么?他应该做什么?」新的人类学则是让我们去求问主要做什么。因为我们知道当一对舞者跳舞时,一个应该带领而另一个则必须跟随。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已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