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伊朗门事件,共济会的拙劣表演

5.伊朗门事件,共济会的拙劣表演

5.伊朗门事件,共济会的拙劣表演

共济会在全球范围内的阴谋活动向来无往不利,而且由于他们往往是暗中行事,所以即使出了纰漏,通常也是推出替罪羊了事。但是不得不说,共济会的阴谋手段,只能对付那些像“绵羊”一样的国家和民族,遇到伊朗这样个性独立和强硬的对手,他们同样会处于被动地位。

由于石油储量丰富,伊朗很早就成为共济会垂涎的地方,在20世纪50年代,他们通过对伊朗王室巴列维的控制,实际掌握了伊朗的石油业务。伊朗在当时仍处于封建社会,国王巴列维对伊朗人民实行独裁统治,由于他穷奢极欲,毫不体恤民情,再加上共济会势力的盘剥,伊朗社会矛盾日益突出。1951年,世界民主化之风吹到伊朗,主张改革的摩萨台顺势发起革命运动,反对本国王室和共济会的联合压榨。伊朗向来是一片比较明朗的土地,人民对于局势的认识非常清晰和深刻,所以摩萨台的革命运动很快得到本国羣众的支持。再加上摩萨台紧密团结了伊朗王室中的先 进分子,以及诸多开明官员,因此举国上下都发出了要求他当选首相的呼声,巴列维迫于形势,最终授意摩萨台为首相。

1953年8月,忍无可忍的巴列维突然宣布强行解除摩萨台的首相职务,没想到这一举动正中摩萨台下怀,他随即发动了酝酿已久的政变。巴列维明显对局势估计不足,慌忙之下奔逃出国,到埃及向共济会求助。共济会实际上早已和摩萨台有过接触,并希望能将他的新政权变为傀儡,但是摩萨台意志坚定,全力推行国有化政策。对此,共济会无计可施,为了维护其在伊朗的石油权益,只好提供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支持巴列维反扑摩萨台。结果由于共济会的势力太过强大,手段也足够阴险,刚刚创建的伊朗独立政体随即告灭,这同时也大大迟滞了伊朗社会的民主化进程。随后,摩萨台下野,巴列维重新成为国王,伊朗的石油公司也再次落入共济会手中。

然而,摩萨台的改革新风已经在伊朗人民心中扎根,巴列维重新掌权后仍旧独自享乐,其治下官员有样学样,各个都是肥头大耳的贪官污吏,一时把伊朗社会搞得乌烟瘴气,整个政权一片腐败气象。所以到了1979年,在伊朗革命运动领袖霍梅尼的带领下,伊朗人民再次推翻了巴列维的独裁统治,创建起了一个民主的新国家。从此,共济会在伊朗的权益被没收,共济会和伊朗的矛盾也就此结下。巴列维无计可施,只得再次逃亡海外向共济会求助,企图像上次一样东山再起。然而,共济会对于伊朗社会上下一致的革命运动也很头疼,他们也没有能力甚至没有理由发动对一个国家的武装进攻。无奈之下,共济会只好拉下脸来,祈求伊朗当局让出一部分权力给巴列维(实际上是给共济会),结果遭到伊朗当局霍梅尼的严辞拒绝。

共济会见大势已去,只好亲自上阵,要求伊朗当局维护其合法的石油权益。霍梅尼有鉴于摩萨台当年强硬态度最终导致的失败,本想对共济会做出一定的妥协,但是就在谈判期间,眼见回国无望的巴列维流亡到了美国,而且受到了美国政府的收留。伊朗朝野随即一片谴责浪潮,他们很快控制了美国驻伊朗的大使馆人员,要求将巴列维押回伊朗国内受审。共济会左右为难,只好一面不承认巴列维在美国,一面授意美国政府将巴列维礼送出境,此人最后被兄弟国家埃及当局收留,次年病逝。但经过此事,伊朗朝野对共济会完全失去信任,共济会和霍梅尼当局的谈判也随即陷入僵局,并从此没了下文。共济会眼见在伊朗国内无的放矢,只好转而支持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并唆使他发动了对伊朗的战争。

然而,共济会在伊朗当局手中吃的苦头才刚刚开始。1985年,共济会势力所控制国家的外交人员、情报人员、医护人员、记者、传教士等,结伴进入黎巴嫩战区公干,结果遭到伊斯兰圣战者组织绑架。伊斯兰圣战者组织的目的是要求共济会释放战俘,其中包括在法国、德国、美国和以色列等国被捕的情报人员。共济会原本打算牺牲这批赴黎巴嫩公干人员,但伊斯兰圣战者组织控制着一定的媒体资源,并将一个西方人的处决视频传遍全球,此事立即在共济会控制国家的民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共济会迫于民众的舆论压力,只好展开相关救援活动,但是由于释放战俘的负面影响太大,共济会仍然没有这方面的打算。通过情报人员瞭解,共济会瞭解到伊斯兰圣战者组合的实际控制者是伊朗,为了寻求人质事件的解决,共济会再次放下身段,通过中间人向霍梅尼当局抛出和解信息。

而此时的伊朗已经深陷“两伊战争”危机,而伊朗在巴列维时期创建起来的国防力量,基本以美国生产的武器装备为主,没有美国支持,伊朗在战场上将非常被动。接到美国的和解信息后,拖着深重病体的霍梅尼立即做出批示,指示相关人员向美国做出回应,表明伊朗可以协助解决人质事件,但条件是美国必须向伊朗提供武器装备的零部件和维修帮助。这一表态当时无论在美国还是伊朗都属于绝密事件,因为美国从未向他们的敌对国低过头;而伊朗方面,也在加大对美国的负面宣传,称他们为“大撒旦”(即“大魔鬼”)。所以,这些暗中的交易,都是通过第三国以色列来进行的,对此,霍梅尼和美国的接触并无太多顾虑。而这个时候,伊朗国内的亲美势力也被共济会激活,他们也为伊朗和美国的这次交易提供了支持。而共济会在接到伊朗的信息后,立即做出积极反应,他们认为和伊朗达成这次交易,不仅可以解决人质事件,还可能解冻和伊朗的外交关系。

具体的交易行为由美国政府授权,以色列人代为执行,伊朗为表诚意,在交易达成后很快释放了一名人质。1986年7月2日,一辆以色列大型运输机在夜幕中降落在伊朗首都德黑兰机场,伊朗军方人员随即上前查验,单据上列出的武器零件,全部可以在运输机上找到,包括当时伊朗最需要的反坦克导弹、轰炸机原件和弹药。次日,伊朗授命伊斯兰圣战者组织按规定释放了部分扣押人质。10月7日,海运到伊朗阿巴斯港口的26只集装箱武器装备靠岸,伊朗军方的验收工作完成后,被扣押的人质全部获释。这次交易的操作仍由以色列人进行,为了掩人耳目,他们转战瑞士,租用丹麦货轮,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而实际上,霍梅尼早已做好了将此事曝光,藉以揭露和打击共济会的准备,或者说,他之所以进行这次交易行为,目的正在于此。

1986年11月2日,黎巴嫩的《船桅周刊》头版头条报道了美国政府和伊朗的这次秘密交易,消息披露:“美国作为共济会势力控制下的代表国家,居然是唯利是图的走私军火贩子。”美国交给伊朗的武器和部件,伊朗方面有支付高额费用,因此也难说他们为伊朗提供武器是为了解救人质,军火商同样是促成这次交易的重要力量。但是无论如何,霍梅尼还是真真实实地将共济会摆了一道,为伊朗人民赢得了权益,同时也使世界范围内对抗共济会的各方势力信心大增。因为《船桅周刊》的论调一经传出,世界各大独立媒体都争相报道,此事立即在全球范围内被传得沸沸扬扬,这就是美国历史上着名的“伊朗门事件”。

“伊朗门事件”对共济会的影响,首先是美国民众对于政府的私下行为表示出强烈不满,认为政府不应在民众不知情的情况下做出这种有损国家名誉的事情,更不应该在交易过程中有收费行为;此外,就连共济会和美国政府之间也发生了分歧,因为共济会在中东的布局是通过扶植伊拉克萨达姆当局打击伊朗,然后从外而内地控制伊朗社会,尤其是其石油资源。但是美国政府的做法,不仅为伊朗提供了充足的武器装备和技术,也使共济会的阴谋曝光在世人面前,从而破坏了全盘计划。此后,伊朗人民再接再厉,不仅摆脱了两伊战争的阴影,还在举国一致的基础上使国家经济、政体和国防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成为世界上抵抗共济会的重要力量。

本书由“行行”整理,如果你不知道读什么书或者想获得更多免费电子书请加小编微信或QQ:2338856113 小编也和结交一些喜欢读书的朋友 或者关注小编个人微信公众号名称:幸福的味道 为了方便书友朋友找书和看书,小编自己做了一个电子书下载网站,网站的名称为:周读 网址:www.ireadweek.com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已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