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校园:打破“信息孤岛”,培育智慧型社区生态
[ 导读 ] 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经历了从电子校园向数字校园、智慧校园的发展过程,随着高校普遍重视开展业务流程优化和服务整合,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度地融入高校的教育教学业务之中,高校信息化开始进入智慧校园建设阶段。

智慧校园是高校信息化的高级形态, 它综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社交网络、知识管理、虚拟现实等各类新兴信息技术, 全面感知校园物理环境, 智能识别师生群体的学习、工作情景和个体特征。

同时, 在网络空间建立校园虚拟映像, 将学校的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有机衔接起来,通过在网络空间的计算掌握校园运行规律并反馈、控制物理空间,为师生建立智能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和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 改变师生与学校资源、环境的交互方式,开展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创新服务, 实现学校智慧运行, 支撑学校开展智慧教育。

本研究基于建设智慧校园的方案设计与实施为目的, 通过构建全校范围内统一的大数据中心、统一的业务流程网络和统一的服务门户, 打破业务部门界限和业务系统 “信息孤岛”,实现全校范围内一致的 “信息路网”,从而提高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业务环节的效率。

国内外研究进展

20世纪7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最早提出 “电子化校园”计划。1990年,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授 Kenneth首次提出 “数字校园”概念, 并主持开展了 “数字校园计划” ( Campus Computing Project, 以下简称 CCP) 科研项目。

自CCP计划实施以来,美国政府相继于1996年、2000 年、2005 年、2010 年颁布并实施了国家 “教育技术计划”,实现从小学到大学的 “人、机、路、网”成片联结,彻底改变了美国高等教育教与学相结合的方式、手段和过程,使美国教育的信息化始终处在国际领先地位。美国始终遵循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的战略方针, 经历了一个从重视 “基础设施建设系统应用运行效果结构调 整”的变革过程, 逐步由电子校园向数字校园、智慧校园转变的过程。

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也分别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教育信息化推进计划,如英国相继出台了“教育高速公路: 前进计划”“2010—2012 教育发展战略”,澳大利亚推出了“数字教育革命实施路线图”,新西兰制定了 “学校数字化学习行动计划”,日本实施了 “学校联网计划”等。这些行动计划和战略为其他国家实施从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转型提供了典型案例和经验。

受国外影响,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也经历了从电子校园向数字校园、智慧校园的发展过程。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过程,从早期的电算化、校园网络建设,到中期的网络信息系统建设和数字校园整合集成,近期普遍重视开展业务流程优化和服务整合,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度地融入高校的教育教学业务之中,高校信息化开始进入智慧校园建设阶段。

另一方面,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社交网络、虚拟现实等新兴信息技术在高校中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业务的融合越来越深入,高校信息化由管理信息化发展为教育教学全面信息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关系从组合、整合演化到融合创新,这些都促进了智慧校园概念的提出、发展和建设。

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和理念

智慧校园从用户角度出发, 打破传统业务系统边界, 建设一个扁平化、易操作、搜索引擎式的统 一开放可扩展的信息和服务平台。平台承载高校各类业务和信息, 实现数据资产的可视化呈现、统计分析和辅助决策,培育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的线上智慧型社区生态。平台包括网上事务中心、大数据中心、网络社区平台、资讯中心、个人工作台、移动门户等方面内容。

智慧校园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 应遵 循以下四个理念。

智能感知。应用智能感知技术随时随地感知、捕获、采集和传递物理校园中教学、科研、管理以及生活相关的各类环境、资源与活动的实时数据,实现对校园各类设施设备的运行状态、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活动轨迹、师生与校园环境的互动情况等的全面感知,为智慧校园的全面数据化提供感知支撑。

数据为体。数据是支撑智慧校园的根本,是智慧校园的核心资产。智慧校园中人和物的基本状态、各种活动以及环境交互等各类信息要全面数据化,数据要连接化、共享化、要素化、全过程化,数据联接要广泛化,通过连接产生反馈、互动,从而激发 “化学反应式”的创新和融合。

流程为相。流程是数据得以产生、流转和使用的载体, 是智慧校园中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等活动得以实现的方法和途径。智慧校园可以视为由广大师生和各类设备作为 “节点” 组成的大规模 “实时协同分工网络”, 广大师生和各类设备“节点”之间的协同分工通过构建统一的业务流程网络实现。在此过程中, 数据也通过统一的业务流程网络得以产生、流转和使用。

服务为用 ( 师生为本) 。打破物理校园边界,为广大师生提供个性化、一站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综合服务,解决师生在教学、科研、管理和 生活中的实际需求, 支撑高校开展个性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智慧型管理决策以及智慧型生活。

智慧校园的建设思路

智慧校园的建设思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采用系统化思维和方法进行方案设计与实施,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整体规划。进行智慧校园架构的顶层设计,构建模块化、灵活可扩展的技术架构,充分考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化、智能化等技术趋势和安全性保障。

紧抓两端, 落实中间。前端以统一服务平台为核心, 支持移动端 APP 和微信访问, 提升广大师生和管理人员的用户体验。后端以大数据平台为核心, 实现全校范围的数据融合,实现统一数据标准、统一数据视图、统一数据流转、统一数据治理和统一数据分析,真正将数据作为学校的一种核心资产利用起来。中间以业务流程为核心,通过与各业务部门共同梳理和规范业务流程,将前端用户服务体验和后端统一数据连接起来,构建全校范围的业务流程网络,为广大师生提供一致性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社交等服务,如图1所示。

以点带面, 步步推进 ( 迭代) ,注重实效。智慧校园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够分步实施。在分步实施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找到当前阶段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点,切中广大师生和管理人员当前的迫切需求,以此为切入点,以点带面,步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