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热点 正文 大会之前,代表提案不少,有一个提案引发了广泛的热议: 建议取消罪犯子女考公限制。 消息一出,直接重上热搜,并且这几天热度都下不来。 舆论上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 但是很明显: 支持罪犯子女考公限制的占多数。 以至于,今天法学专家罗翔也出来给大家普及法的精神: 只有当人实施犯罪,才能施以刑罚。无论能够实现多么美妙的社会效果,都不能突破“无罪不罚”这个最基本的底线。 划个重点: 美妙的社会效果。 罗老师认为,大家之所以支持这种所谓的“连坐”,是因为这种牵连制度可以实现较好的威慑功能,避免犯罪。 这种逻辑符合中国特有的实用价值取向。 罗老师从德国哲学家康德,到英国哲学家边沁,从功利主义到无罪不罚,再从平等原则到反对歧视。 洋洋洒洒几千字,但是感觉像是: 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说不清。 简单来说,群众现在不太吃这一套了。 其实,去费劲的分析法的精神,从一开始就错了。 这件事情恰恰应该跳出法学的范畴,从社会和经济的角度一分析,就立马清晰了。 罪犯子女考公: 重点不在犯罪,而在考公。 如果有规定,罪犯子女不允许工地搬砖,我估计没多少人会在意。 就是因为考公在群众心中已经是一种福利了,是普通人能获得的最大的蛋糕。 现在就业不好,大家都抢着考公上岸,但是僧多粥少,能少一个人抢就少一个人抢。 所以,这个问题的本质其实是: 经济下行期的存量竞争。 换成其他类似的表述在群众的逻辑里也成立: 比如罪犯子女高考不得加分。 我觉得这种政策群众也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 所以,我们之前说过: 存量竞争残酷又无聊。 创造不出增量的机会,只能在门槛和资格上给别人设置准入障碍,这种障碍不仅仅是犯罪,如果继续发展下去,有一天道德这种很宽泛的标准,也会被设置成准入障碍。 长期以往下去: 社会观念会越来越保守。 存量经济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大家见不得别人好。 在增量时代,你好我好大家好,你有机会成功,我努努力也能成功,所以人也更加宽容和多元。 存量经济不一样,大家的机会都不多,所以看到别人成功,心里更加不是滋味。 之前有一种观点: 自己的失败固然可怕,但朋友的成功更令人揪心。 现在更甚了,哪怕是看到跟你八杆子打不着的人成功,有些人心里也不是滋味。 而且,这些人普遍有一种受害者心理,这和现在的社交媒体动辄挑拨对立也有关系,认为自己的失败,都是外界的因素导致。 所以, 对于企业家,甚至是演艺人员,都十分痛恨。 之前还有一个污点艺人复出的讨论,舆论也是一边倒,几乎没有讨论的空间。 对于这些问题,你去说法的精神,群众根本不吃这一套。 从存量经济和存量博弈上来看,一目了然。 所以,你要感到悲观吗? 站在一个更长的历史的角度,Who Care? 没有必要。 只要新的经济周期启动,大家又会宽容起来,该打螺丝的打螺丝,该搬砖的搬砖。 大家都有美好的明天。 对了,昨天一个叫老胡的大V 吹风 要适度放开“夜总会经济”,结果群众又不乐意了,然后急忙给删了,但其实也是误解。 就这样。 实时热点今日热点新闻民生热点 张江平台经济研究院 收藏 分享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