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篇4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高中历史篇4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

(1)甲午中日战争后,掠夺性的投资成为帝国主义对华进行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同时商品输出仍然在继续扩大,加剧了中国社会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在客观上也使中国城乡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某些条件。

(2)甲午战败,清政府面临巨额赔款。为扩大财源,解决财政问题,迫使清政府减轻和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3)许多人认为“创办实业”是救国的良策,积极投资办厂。


2.初步发展的表现

1895~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其中80%属于轻工业,总投资额为1200多万元,平均每年设厂15家以上。不仅原来基础较好的上海、广州、汉口、天津等城市民族工业有所发展,其他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商办厂矿企业。其中,棉纺织业的发展尤其突出,1899年全国自办纱厂的纱锭总数比1895年增加近一倍。不过,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束缚和压迫,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仍然举步维艰。


3.初步发展的影响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步壮大,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经济要求,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资产阶级想通过变法的道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具有进步意义。

(2)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意义。

(3)资产阶级上层中的一些人倡导“实业救国”。


 二、

 实业救国思想的发展 


中国近代史上主张以兴办实业拯救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盛行于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前后,代表人物有张謇、张东荪等。

①在洋务运动时期,郑观应兴办实业,提倡“商战”,他认为发展商业能够富国,富国就能御侮,从而达到救国的目的。

②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家和爱国人士纷纷设厂救国。张謇创办有纱厂、面粉厂等多种企业,兴办学校,企图实现以实业所得来资助教育,用教育来改进实业,凭实业发展而救国的目标。

③辛亥革命时期,报刊竞相宣传“实业救国”,并提出国家振兴实业“要道”五条:改良各种行政机关、调整和统一度量货币、疏通货物流通渠道、收集才智之民归实业界、制定特别保护奖励法规;要求扩大出口贸易、实行关税保护政策等具体办法,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实业救国”论。

④在五四运动前后,“实业救国”论盛行不衰。民族资本家大力提倡国货,抵制外国的经济掠夺,维护民族利益,他们的共同口号是“振兴实业,挽回权利”,反映了实业界和开明人士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自强救国的进步要求。他们兴办实业,对发展社会生产力有一定作用,但是这种主张没有抓住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1.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历史条件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经过这场革命,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提高了,并且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实业的法令,更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实业家认为,工商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已经到来。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较著名的有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等,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几个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交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同时,这些国家出于战争的需求,忙于武器生产,减少了某些轻工业品的生产,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轻工业品打入世界市场,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3)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有利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的“二十一条”,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作用尤其巨大。当时,“抵制日货”“发展实业”和“实业救国”不仅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口号,也成为各阶层人民爱国的共同愿望。


2.概况

在民国初年就出现了一个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新热潮,其中,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全国商办纱厂1921年比1914年增加了两倍多,纱厂实收资本1921年比1913年猛增6倍多;纺织业的分布,也由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地区,变为上海、天津、武汉三大中心,形成了华东、华北和华中地区并驾齐驱的发展局面。此外,烟草、火柴、榨油和化工等行业的发展也较快,南洋兄弟烟草公司1914年利润比1912年增长了3倍,它生产的“飞马牌”和“双喜牌”香烟,不仅打破了英美烟草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垄断,而且畅销东南亚地区。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著名的实业家,如张謇、周学熙和荣氏兄弟。


难点分析



1.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工业体系,在资金、技术、设备以至原材料方面,不得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国。

(2)民族资产阶级所经营的工业,规模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

(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它没有也不可能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而民族资本中,工业资本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占的比重较大。

(5)“发展”是指建厂数和资本额而言,发展最快的是面粉业和纺织业,其他工业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短暂”是指好景不长。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由于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不堪外国资本主义压迫,加上其他的一些原因,战后开始萧条。但是,就在这一短暂发展时期,日美并未放松对华经济掠夺,所以中国民族工业并未完全摆脱帝国主义的束缚。


2.一战后,民族工业衰落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加大了对中国的掠夺,使华商企业面临着逐渐萧条的厄运。


四、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国民政府的前十年(1927~1936)

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实现了全国的基本统一,为了巩固统治,在经济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1)整顿税务。政府加强对关税、盐税、统税的控制,增加印花税、所得税等新税目。

(2)控制金融。先后成立中央银行、中国农民银行,改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这四大银行控制全国的主要金融活动。

(3)改革币制。为防止白银外流,1935年实行“法币政策”,使货币发行和使用权集中于四大银行,一律使用四大银行发行的法定货币——法币,白银要归国家所有,禁止流通,白银限期到银行兑换法币。

(4)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即国民政府鼓励发展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采取的经济政策和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稳定财政,增加收入,巩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行,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客观上对经济稳定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整顿税务,改变了从前“厘卡林立,重叠征收”的弊病,也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控制金融,使国民政府形成了对全国金融的垄断和控制;改革币制,使币制混乱局面得以改观,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使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作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使工农业、交通运输业也有所发展。国民党政府在稳定经济、促进经济恢复的同时,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也形成了,因此聚敛了大量财富。


2.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

(1)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为达到他们“以战养战”的目的,日本对沦陷区进行疯狂的掠夺。日本的掠夺使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遇到严重的困难,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七七事变后的第一年内,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工矿企业掠夺的方式,在华北是采用“军管理”;在华中是采用“委托经营”(即由被委托的日本公司经营)。日本又提出所谓“自给主义”的政策,即要求日本人在沦陷区的企业,必须在中国掠取资本而不得依赖于日本。


(2)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但官僚资本日益膨胀,使中国民族资本日益萎缩。四大家族加强对经济的垄断、掠夺,抗战时期,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急剧膨胀,他们在经济上的垄断和掠夺表现在四个方面:垄断全国工业、加重对农民剥削、控制全国商业、独占全国金融,这些措施对民族工业的发展又起到了压制的影响。




五、

 民族工业的萎缩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曾采取一些措施,推动工矿企业的恢复生产。如1946年2~7月,向上海58家工厂发放7000多亿元贷款,但是蒋介石为了取得美国的援助发动内战,又不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同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这是蒋介石集团为获得美国的援助而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结果,从条约中美国攫取了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特权,这是战后美国奴役中国的一个不平等条约,被称为“新二十一条”。由于美国加紧经济侵略、国民党的野蛮掠夺和战争的巨大消耗,国统区的经济危机空前严重,此后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了国货,民族工业受官僚资本的压制,工业产值大幅度下降。


上海原有工厂4000多家,1946年底已倒闭3000多家,占78%;1947年底的开工率仅为平时的20%。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纷纷破产。随着工厂的倒闭,国统区的工业体系趋于瓦解。



难点剖析



民族工业的萎缩原因

(1)美国的经济掠夺。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攫取了大量在华政治、经济等特权。之后,美国大量对华进行商品输出,排挤了国货。有人称这一条约为“新二十一条”。

(2)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工业。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复习回顾:

45: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44:第一次工业革命

43: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42: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41:空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更多历史往期内容可在对话框回复“历史”查看

年轻的我们

唯一要做的

就是向上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