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朝是鲜卑族王朝?究竟是真实历史还是危言耸听?

唐朝鲜卑论最早源头是朱熹的话,《朱子语类》中云: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而民国大师陈寅恪的一句话:"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才算是唐朝李氏皇族血缘争论的源头。

...

先说下鲜卑族的来历。

鲜卑族兴起于大兴安岭,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草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治黄河流域的北方游牧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鲜卑族被高度汉化.

《史记索隐》引东汉胡广云:"鲜卑,东胡别种"。范晔《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列传第八十》:"和帝永元中,大将军窦宪遣右校尉耿夔击破匈奴,北单于逃走,鲜卑因此转徙据其地。匈奴余种留者尚有十余万落,皆自号鲜卑,鲜卑由此渐盛。"

也就是说鲜卑人属于东胡族系,北匈奴被东汉朝廷打跑之后,鲜卑人趁机占领了北匈奴的土地,在魏晋时代,逐步南迁,进入中原。

...

再来说下唐朝皇族李氏。

按李渊自己的说法是西凉武昭王李暠的后裔。李暠生十子,次子李歆即西凉后主。李歆生八子,其第三子李重耳在亡国后投奔南朝刘宋,任汝南太守。北魏进攻刘宋,李重耳以城归降,遂又在北魏做官。李重耳生子李熙,任金门镇将,后改镇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南),其家也随着迁居于此。李熙生李天赐,李天赐生三子,即李起头、李虎、李乞豆。李虎生李昞,李昞生李渊。这就是李唐王室的世系。也就是说,李家是根正苗红的汉人不说,还是名门望族。

... 李渊画像

说唐朝是鲜卑王朝的,理由之一就是李渊的生母独孤氏是地地道道的鲜卑人,唐高宗离职的生母长孙氏也是鲜卑人,这两个姓氏都是标准的鲜卑姓氏。

从血统上来说,唐朝皇室的血统,充其量算是混血血统。母亲是鲜卑族就认为李家是鲜卑族,明显是断章取义,别忘了,父亲是正统汉人的事实。

... 长孙皇后剧照

所以总体来说,李家可算是正宗的汉族,他们的胡族血统主要来源于女性祖先。当时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和鲜卑族统治者通婚频繁,血统上的胡汉交融也是不可避免的。

再者,判断一个王朝属于什么文明,不能单以皇帝个人血统而论,要看占统治地位的主体及意识形态是谁。唐朝皇族在大唐出生在大唐成长,从小就深受儒学和中原文化的影响,虽然也研究鲜卑文化和东胡文化,但接受最多的还是汉文化,认同中原文化,认为自己是异族皇帝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因为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告诉他你是汉人不是鲜卑人。而且在元之前,包括契丹和金在内,进入中原的胡人都是相当仰慕中原汉文化的,都以能成为汉人生活在中原为荣,因此唐朝皇帝更不可能认为自己是异族皇帝。

...

看唐朝皇帝对胡人的态度也可见一斑。

"二月,甲寅,上御安福门楼,观百戏。乙卯,上谓侍臣曰:"昨登楼,欲以观人情及风谷奢俭,非为声乐。朕闻胡人善为击鞠之戏,尝一观之。昨初升楼,即有群胡击鞠,意谓朕笃好之也。帝王所为,岂宜容易。朕已焚此鞠,冀杜胡人窥望之情,亦因以自诫。"

李治登楼观看民情,胡人们特意聚在一起踢球,想讨好他。而李治宁可把球烧了,也不给胡人可乘之机,"冀杜胡人窥望之情"。

攻灭东突厥后,帝国宰相魏征在朝堂议政时公然说"夫戎狄人面兽心,弱则请服,强则叛乱",并举西晋令汉胡杂居中原,"伊洛之间,遂为毡裘之域"为前车之鉴。

李世民虽被诸胡部落尊为"天可汗",但对胡人亦有清醒认识"戎狄人面兽心,一旦微不得意,必反噬为害。"

反过来说,爱新觉罗家族会汉语,康熙皇帝母亲也是汉人,可他不认同自己是汉人。所以他那二分之一的汉族血统是没有用的。而唐朝皇室母系有鲜卑血统,但他们没有认同鲜卑文化。

所以说,文化认同是要高于血统认同的,民族的身份并不是决定思想意识的决定性因素,文化身份才是决定性的。唐朝皇室有那一半母系鲜卑血统,完全不影响唐王朝是一个以华夏文明为基础的中华帝国。

但为何现代社会突然出现"唐王朝非汉人王朝"的论调呢,其实某些人醉翁之意不在酒,或为异族王朝如蒙元满清的统治罪恶去辩解罢了!

各位如何认为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