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一作文:读《古琴操》有感
作文标题: 读《古琴操》有感
关键词: 古琴 有感 初中初一
本文适合: 初中初一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

本作文是关于初中初一的作文,题目为:《读《古琴操》有感》,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读《古琴操》有感

忧伤的《阳关三叠》在耳边悠悠地回响,古琴、素华、明月,三个平凡的角色,却演绎出一段不平凡的故事……

――题记

合上书本,“古琴操”那几个刚劲有力的黑体字又浮现在眼前,古琴,素华、明月,作者通过古朴清雅的文字悠悠地向我们诉说着这荡气回肠的故事,不由得让我心中也轻轻颤动……

第一遍,虽然看得不太明白,但已经隐隐约约地知道了故事情节。第二遍,仔细阅读,细细品味,不禁大声叫绝!

很久很久以前,幽静空寂的山林中,蓦地传来一阵清婉流畅的琴声,引起了一个不满12岁小女孩的好奇,然后这个任性倔犟的女孩缠着爸爸要到寺庙里学琴……作者巧妙地利用素华的故事留下悬念,这个练太极的小女孩能否如愿?将会遇见什么样的人?发生怎样的故事?让人忍不住往下看……古琴?琴僧?这又是什么关系?谜团越来越浓,就在让人迷茫的时候,少年僧人明月从桂花香中走来了,使整个故事渐渐地明朗了起来……

《古琴操》是一个关于初恋与成长、古琴与知音、爱与平和的故事,它演绎了素华、明月两人相识、相知的过程。明月教素华学琴,素华教明月练太极,古琴太极的相通,共同的感悟引起了两人的共鸣。学琴、斫琴、练太极的过程两个人都感受到了内心的成长,那种纯净、朦胧的感情随着故事的进展得到升华。作者梁慧玲阿姨那古雅清朗、非同凡响的文风,让我领略了这文章的独特之美。

然而这篇文章令人叹服叫绝的地方并不只在于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和文字的古朴清雅,最出彩之处在于它的叙述方法。文章采取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但不是普通的一个“我”来叙述,而是三个:古琴、素华、明月,在轮流叙述,向我们讲述一个千年古琴的故事。“我”肯定比“他”更亲切、更自然、更有吸引力。更何况这三个“我”中,有两个是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谁不想倾听他们是如何讲述自己心声?另一个就更独特了,千年古琴,会向我们诉说些什么呢?叫人如何不好奇!这种特殊的叙述方式,使文章更具跌宕起伏,抑扬顿挫的韵味。

叹服叫绝之余让我想起了小城老师新博文的一句话“一篇文章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构思的精巧与否。”《古琴操》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构思巧妙,就像小城老师说的“构思布局就是指在动笔行文之前,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式进行总体设计。”具体地说,“文章的构思就是对头脑中的材料做进一步的扩充、延伸、分解和组装,使之有序化、凝聚化、最优化,包括精选题材、提炼主题、设计人物、编制情节、安排结构以及探索最适当的表现形式等。”《古琴操》的绝妙之处在于作者对表达方式的选择和设计,作者采取这种特殊的第一人称来表现主题思想,不但轻松地表达了故事内容,而且比平铺直叙更有韵味,也应和了那句“文似看山不喜平”。回头再看看自己的文章,常常想好题目,提笔就写,把更多的精力和心思放在如何使语言生动活泼上,却很少在提笔之前精心地布局谋篇,没有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表达方式进行总体的设计和安排。这,也许就是自己的差距。

细细品味《古琴操》,在那清新古朴的文字里,我更深地体味到了小城老师的那句“巧妙构思,是作文取胜的法宝!”

  

    

  自评:前两天看了博友“谭天说地”的“《古琴操》有感”非常好奇,是什么文章让谭添姐这么喜欢,产生了共鸣?后来添添告诉我《古琴操》刊登在《儿童文学》2010年第12期(上),我就费了好大周折,昨天借来了书一睹为快,这一看不打紧,把我也迷住了,不仅仅是故事情节,更绝的是构思巧妙!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巧妙构思,是作文取胜的法宝!”。希望博友们也找来原文看一看!

  

Ps1:偶的配乐是《古琴操》中素华明月反复弹唱的《阳关三叠》,希望博友们喜欢~

Ps2再次感谢天使姐姐的名片和倩倩姐姐日历!特别是天使姐昨天下午才考完试,晚上就给我做了这漂亮的名片,这天使姐真像个天使,把我也做得像个天使,咋跟绕口令似的,让人感动,谢谢了!

  Ps3:我咋也喜欢上天使姐姐的ps了!

     

初一作文为你而选:
初一单元作文 | 初一日记 | 初一周记 | 初一记叙文 | 初一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