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忽悠秦国开凿郑国渠,本想拖垮秦国,却加速了秦国统一天下

郑国渠与都江堰、灵渠并称为“先秦三大水利工程”。灵渠沟通湘江与漓江,是大秦军士征伐岭南的“水上军道”;都江堰根治了岷江的水患,造就了成都平原千里沃野、千年富饶的的“天府之国”;而郑国渠虽然对关中平原的灌溉作用是非常明显,但开凿背景却不那么昂然。作为韩国企图拖垮秦国的一条阴谋计策,郑国渠不仅没有损耗秦国,反而使八百里秦川一跃变成了良田沃土,加速了秦统一天下的步伐。

... 与都江堰、灵渠并称为“先秦三大水利工程”的郑国渠,其开凿背后隐藏着韩国“疲秦”的阴谋。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的郑国渠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驾崩,13岁的嬴政被立为秦王。嬴政当政初年,秦国统一天下的雄心已渐显露,燕、齐、楚、赵、魏、韩等山东六国惶恐不安,纷纷想办法阻止秦国进一步发展壮大。而这其中,作为秦国东出函谷争天下的必经之地便是韩国,但首当其冲的韩国,却孱弱到不堪一击的地步,随时都有可能被秦并吞。

... 战国后期的局势图:韩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存在,且处于强秦东出的必经之地。

于是公元前246年,韩王桓精心设计了一个“疲秦”阴谋,派出一位名叫“郑国”的高级水利工程师为间谍,派其入秦,说服秦王,在关中平原北山的山坡上,横向开凿一条长约150公里的大型灌溉水渠,连通渭河的两大支流—泾水和洛水。鼓动秦国修建这条水渠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便是水渠将有利于关中平原的农业灌溉,但真实目的却是诱骗秦国调动大量人力和财力,投入到一个巨大工程项目上,以达到消耗秦国国力、延缓秦国出兵天下的目的。

... 郑国渠联通渭河两大支流—泾水和洛水

韩国设计的这个“疲秦”阴谋的核心是:修这条水渠实际是无用的,或用处并不大,所以能达到劳民伤财的阴损效果。而且恰逢秦国本来就想发展水利,所以便很快地采纳这一诱人的建议。秦王政下令征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兴建这一工程,并任命郑国主持。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渠完工,水渠也就以总设计师的名字命名。

... 忽悠秦国开凿的郑国渠,韩国原想拖垮秦国,却为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物质基础。

但是,工程的结果却与韩国的初衷大相径庭。由于这条水渠的修建,使得八百里秦川一跃变成了良田沃土,关中地区的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秦国的国力猛增,反而加快了吞并六国的步伐。《史记·河渠书》记载:“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折今110万亩),收皆亩一钟(折今100公斤)。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名曰‘郑国渠’。”

... 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是夹持在秦岭与黄土高原之间的狭长谷地。

成就关中“天府之国”的郑国渠

郑国渠灌溉的八百里秦川,其实就是关中平原,这是夹持在南面秦岭与北面黄土高原上的一条狭长的谷地。它西起宝鸡、东抵潼关、南界秦岭、北接渭北北山,全长818公里的渭河从西到东纵贯整个平原,而泾水和北洛水,便是渭河主要的两条支流,且发源自黄土高原上的“绿色岛屿”—六盘山与白于山,它们与渭河的其他支流一道,冲积出富饶的关中平原。最终,渭河在秦晋豫三省交界处,也就是号称陕西省东大门的潼关县注入黄河。

... 河流冲积和黄土堆积形成了肥沃的关中平原,非常适合农耕发展

所以,河流冲积和黄土堆积形成了关中平原肥沃疏松的土壤,特别是在渭河以北、北山以南的广阔区域,天生一片沃土,很适于农耕。然而,这片区域的地势北高南低,河谷又在最低处,因此千百年来空望着滔滔渭水东流去,却无法利用河水灌溉农田。如果在北山坡上与渭河平行横向修一条水渠,渭河以北的这片广袤土地自然就可以得到充分的灌溉。而郑国渠就是这条横向水渠。

... 穿行在关中平原北山山坡谷涧中的郑国渠

郑国渠的灌溉作用显然是无可置疑的,这并没有什么“阴谋”可讲。再说了,修水渠就是为了灌溉,修建一条工程如此巨大的水渠如果连起码的灌溉功能都没有,那也不可能轻易骗过秦国众多的智囊谋士。所以韩国费尽心机设计这个“疲秦”阴谋的重点并不是在“灌溉”本身,而是韩国认为郑国渠虽有灌溉作用,但对秦国农业耕作没有实际意义或帮助并不大。

那么韩国人为什么会认为秦国开凿郑国渠耗费巨大却收益甚微的呢?中间又隐藏着怎样的决策失误?我们下期再叙。

备注:文中部分配图引自网络,如有版权请留言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