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吹不黑!中国医药产业创新状况的四个独家发现!
[ 智能网导读 ] E药经理人发布了“中国医药创新100强”。这次评选,经过四个月的模型搭建、数据搜集与整理,从医药创新现状出发,以企业为主体,以硬数据为依托,从三个维度四个指标度深度盘点了医药产业创新现状。 医药,医药创新,排行,行业分析 图片来自“Unsplash”

【编者按】持续且稳定的支持创新的生态环境的构建,需要政策、资本、人才等各方面环境叠加而成,其中政策环境尤为重要。良好政策环境的形成,需要“三医联动”,从药品审评审批、到临床使用和医疗保障支付等各个环节的共同发力。

本文首发于E药经理人,作者E药经理人;经智能网大健康编辑,供业内人士参考。

硬邦邦的数据中蕴藏着丰富的肉感,从中可以窥见真实的医药产业!

2019年9月17日,E药经理人发布了“中国医药创新100强”(以下简称“创新100强”)。这次评选,经过四个月的模型搭建、数据搜集与整理,从医药创新现状出发,以企业为主体,以硬数据为依托,从三个维度四个指标度深度盘点了医药产业创新现状,并筛选出代表中国医药创新实力第一阵营的100家公司,并按照四项指标加权后总分,分为四个梯级。

医药创新实力第一阵营的100家公司.png

医药创新实力第一阵营的100家公司.png

医药创新实力第一阵营的100家公司.png

医药创新实力第一阵营的100家公司.png

多维度深入分析“创新100强”及背后数万条数据后,我们发现了四条值得仔细琢磨的中国医药产业创新状况:

发现一:“创新100强”排在前五位的企业已经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与能力

进入21世纪,一个深沉的理想自始至终萦绕在所有身负情怀的医药人心中:4000多家药企,谁能代表中国走向世界?

2015年药审改革开始后,E药经理人曾经预判,接下来5~10年,中国必将诞生在全球制药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医药公司。目标已经阶段性实现,中国生物制药和恒瑞医药已经以处方药收入位列2018全球制药50强,分别排在第42与47位。全球制药50强名单是美国《制药经理人》依照公司年处方药销售收入进行排名。

从E药经理人发布的“创新100强”中可以看到,总排名在前五的公司,已经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与能力。

这五家公司授权专利数量、专利施引总量、临床试验数量和创新药获批与上市的数量的均值分别为152.6个、996次、169.4项和8个。若不考虑企业药品所涉及的治疗领域,恒瑞医药与广东东阳光的授权专利数量已经高于部分2018年全球制药50强中的企业,比如美国再生元和被日本武田公司并购的英国夏尔。此外,恒瑞医药、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的创新药临床试验数量已经超过百项,尤其是恒瑞医药,已经可以比肩部分2018年全球制药50强中的部分企业。

虽然从政策环境、资金投入、人才规模、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等方面来看,中国医药产业创新进入到了有史以来的最好时刻,但是也必须承认,中国医药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实力仍然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够真正实现从追随到引领。

2018全球制药50强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辉瑞、诺华、罗氏、默沙东、赛诺菲。“创新100强”合计的授权专利数量,相当于诺华与罗氏两家制药公司的授权专利数量之和;而“创新100强”专利施引量的总和,还不及这五家跨国药企专利施引总量中单家的数量。临床试验数量、创新药获批与上市数量同样如此。“创新100强”中排名前五的公司临床试验数量累计总和不到1000项,而全球排名前五的制药企业这项数字超过20000项。“创新100强”中排名前五的公司创新药获批与上市累计数量不到50个,全球排名前五的制药企业超过800个。

发现二:中国医药企业研发创新水平参差不齐,呈“L”型分布

中国医药产业作为一个整体,需要一批具备研发创新实力的公司共同组成。中国目前有超过4000家以药品生产和研发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受历史环境影响,其研发创新能力参差错落。

这种现象在“创新100强”中也有体现,从四项指标加权后的总得分来看,只有5家公司总分超过10分,5~10分的公司有12家,其余80家公司四项总得分都在5分以下,总体呈“L”型分布。

此外,第一梯级与第二、三、四梯级四个指标展示出来的数据差距明显。第一梯级中,授权专利数量、专利施引总量、临床试验数量和创新药获批与上市的数量的均值分别为61个、350次、72项和5个。而第四梯级这几项数字分别是13个、20次、6项,且第四梯级中的25家企业只有6个创新药产品上市,因此其创新药获批与上市的数量的均值只有0.24个。

从单项指标来看,也呈现出该状况。以授权专利数量为例,只有5家公司的授权专利数量超过100个,56家公司的授权专利数量在20个(包括20)以下;创新药临床试验数量亦是如此,“创新100强”中,只有3家公司的临床试验数量超过100项。

发现三:“创新100强”同梯级的传统综合型医药公司与创新研发新秀相比,创新能力建设与项目储备不分伯仲

中国医药产业中,积极进行创新药物研发的企业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有历史积累的综合型医药公司;一类是21世纪后建立的创新研发新秀。

现在业界对中国医药创新的关注,更多集中在后者,但事实上,在我们整理分析了近万条数据后,发现传统企业的创新药储备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而研发创新新秀也并不如想象中那么耀眼。

“创新100强”入榜企业中,61%的公司成立于2000前之前,具体数据如下:18家公司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以前,43家公司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39家公司成立于2000年之后,其中有15家在2010年后。

通过对比发现,2000年前成立的公司在授权专利数量、专利施引总量占据优势,其均值明显高于2000年之后成立的公司。但2000年之后成立的公司临床试验数量上占据优势,除第一梯级外,第二、三、四梯级中,2000年之后成立公司的临床试验均值都高于2000年之前成立的公司。

这可能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2000年之前成立的公司,因历史积累,关系研发创新链条的各项能力发展较为均衡,而2000年之后成立的公司,绝大部分研发创新处在跟随状态,仍在开发之中,需要更多关注临床阶段的研究,以吸引资本的关注度。其次,专利授权后,每年的专利维护费用对于正处于烧钱阶段的公司来说,仍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且目前在中国,投资机构还没有把专利作为企业估值测算中的重要指标。

不过,在2000年之后成立的公司中,也有几家各项指标的表现较为均衡,比如泽生科技、和记黄埔、贝达、微芯、百济神州等。

但是对于创新药的研发与商业化而言,大部分有历史积累的综合型医药公司和创新研发新秀所面临的挑战是一样的。在“创新100强”中,有36家公司至今仍未有创新药上市,有1个创新药物上市的公司有29家,只有13个公司上市的创新药物超过5个。

发现四:中国医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正在逐渐增加

生物医药行业因其科技含量高、投资大等特性,使得其对知识产权有很强的依赖性,而专利既是知识产权的重要体现,也是展现企业基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随着各类鼓励创新政策的发布和适应医药创新环境的形成,中国医药企业开始奋力直追,提升创新研发能力的同时,也在注重专利的申请与维护。2015年5月~2019年5月,中国医药企业通过PCT途径申请并公开的专利数量占到全球药物领域PCT公开数量的6.9%,而过去四年(2011年5月~2015年5月),这一数字是3.9%,增长了43%。这一现象,反映出中国医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以及全球化意识正在逐步提升。

基于以上发现,我们经过行业访谈,形成了三条建议:

建议一:中国医药企业从创新跟随者到引领者,需要长期战略支撑与指引,持续不断地提升研发投入。

一组简单的数字就可以看出差距。中国医药上市公司(包括港股)研发费用排名前20的制药企业,2018年研发总投入为225.59亿元,而2018年全球制药20强该年的研发总投入为7145.91亿元,是中国的差不多32倍;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的比例,中国排名前20的制药企业均值为9%,全球为19%。

建议二:中国医药企业需注重全方位创新药商业化能力与生产能力建设。

不管是有历史积累的综合型医药企业,还是新秀型公司,都需要需匹配自身能力与资源,优化产品线,在从以成熟产品为主的组合向以创新药为主的组合过渡中,或者在创新药研发和上市的过程中,注重全方位创新药商业化能力与生产能力建设。

建议三:中国医药产业需要一个持续且稳定的支持创新的生态环境。

持续且稳定的支持创新的生态环境的构建,需要政策、资本、人才等各方面环境叠加而成,其中政策环境尤为重要。良好政策环境的形成,需要“三医联动”,从药品审评审批、到临床使用和医疗保障支付等各个环节的共同发力。以美国为例,其制药工业创新竞争力的形成,主要基于FDA高水平的科学监管、自由定价原则下发达的商保支付体系和临床上专利期后的仿制药替代。

千里之行,不积跬步。中国医药企业比肩全球制药领先企业,虽任重道远,但不盲目乐观,也不深陷悲观,脚踏实地,丰满的理想要用骨干的现实填充完善。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