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阿里征信之途坎坷不断,百行的境遇又是如何?
[ 智能网导读 ] 近日,根据FT报道,阿里巴巴和腾讯拒绝向百行征信提供客户信贷信息。在除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8家股东中,仅3家同意将数据接入百行征信。这条消息撕破了目前国内唯一一块个人征信牌照背后的巨头利益之争。 征信,百行征信,阿里系,腾讯系,征信监管 图片来自“123RF”

9月24日,《经济参考报》发布百行征信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的报道。

该负责人表示作为市场化机构,百行征信与外部机构(包括股东单位)合作始终坚持市场化主体间平等、互惠、互利的原则。

在与阿里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上,百行征信围绕市场需求,正在与其就借款人增量信用信息共享进行沟通,并就部分产品合作进行了深度交流,已初步确定了产品形态,为百行征信进一步增加产品种类、提高服务水平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同为百行股东之一的某征信公司高层倾向于认为这是一次巨头与百行之间的博弈,“最后还是会给,就看双方怎么谈,巨头的话语权还是很大的。” 

而对于百行回应中的“正在沟通的增量信用信息”,他认为,“可以理解为百行通过接入、整合电商、社交等各个维度的信息,做出更完善的用户画像”,这和市面上已经有的某些大数据风控产品有一定相似之处。

他表示,就算巨头的数据都接入,因为各家数据来源、体量、维度、行业都参差不齐,在没有确定标准之前,百行和各个来源之间也存在一个黑箱,消化和整合上都需要更多的时间。

“比如社交数据、电商数据和借贷数据,各自都叫黑名单,大家拉黑规则能一样吗?比如让腾讯征信交数据,腾讯说我没有信贷数据,我的借贷数据全在微众银行,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业内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当初各家试点个人征信牌照失败转而入股百行本身就是“退而求其次的妥协”,如今“两大巨头拒交数据”,无非是让百行征信“一碗水端平”的股权结构埋下的隐患终于暴露于人前。

一位资深征信业内人士向零壹财经透露,除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之外,8家机构每家的股份占比都是8%,这是拥有大量数据的股东所不愿意的,因为这8家公司的数据体量是完全不同的。

针对FT的报道,零壹财经分别向腾讯和蚂蚁求证,当日双方均没有做出回应。在同业看来,涉足金融业务的阿里和腾讯不会愿意通过百行共享数据, “把自己的数据对外,通过百行去完善竞争对手的风控,这本身不就是伪命题么?除非监管强压。”

而“监管强压”这个思路背后隐含着的另一个问题是:

作为我国征信体系“政府+市场”双轮驱动中“市场”的代表,“百行的股东发起人全部是民营资本”,凭什么动用监管的力量呢?

有从业者直言,如果是人行要数据,大家肯定给,但是百行的确比较尴尬。

“因为百行并不是监管机构,而是一家企业。作为一家要盈利的企业,就有可能是我的竞争对手。股东对自己出资建立的企业有保留地付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另一种观点则比较乐观:“个人信贷数据是个人隐私不是企业的私有财产,同业征信模式是必由之路,巨头再大,也是孤岛,最终会走向共享。”

腾讯、阿里征信心不死?

除了不愿意“为他人做嫁衣”的猜测,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共享数据,对阿里、腾讯这样的庞然大物而言受益有限,因而动力不大。

甚至“把数据贡献给百行征信,(两家)就彻底没有了做征信的希望。” 

一位互金从业者指出“阿里、腾讯等巨头的生态闭环,体内的多方校验数据,可以完全画出被授信人。” 

某电商巨头旗下的风控公司曾经分享过运用生态内数据进行风控的案例。不单单是收件地址对应着社会身份,“夜间浏览占比”、对于一些易于套现的商品品类浏览也可能成为加大某个人风险值的因素。

而这样实时动态的数据,在贷中资产管理上,优势会更加明显。以阿里生态举例,淘宝、天猫、饿了么、支付宝、菜鸟等数据维度丰富,更新及时,这有助于对债务人贷后管理节奏的把握。

大数据风控的核心在于数据的维度和深度,一位头部风控平台高层对零壹财经表示,“从市面上来看,即使百融、同盾这样的公司和BAT的差距也是极大的。”

有行业人士对零壹财经指出,如果接入百行征信,互联网巨头的数据只有输出,数据不能循环起来,只能获得经济上的一点点收入,数据本身增值少。

如果不与百行征信共享数据,8家机构目前没有征信牌照,不能做个人征信业务,也不能有任何个人征信方面的收入,但是巨头们不在乎这点收入。

因为征信公司盈利并不丰厚,目前每年大约1—2亿规模,这对阿里腾讯这样的机构来说并不算什么。

如果央行一直不给这些巨头发征信牌照,这些巨头宁可不做征信业务,监管部门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

而且,不把数据贡献给百行征信,这些巨头未来还有获得牌照的希望。但是如果把数据贡献给百行征信,可能就彻底没有了做征信的希望。

8家股东之中, 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和前海征信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自身体系内。

阿里体系内的数据包括淘宝的网购数据,支付宝的各类金融数据,涵盖了网购、转账、理财、信用卡还款、水煤电缴费、出行和社交等各方面;

腾讯体系内的数据包括QQ、微信的社交数据及财付通的各种金融数据;

前海征信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平安集团内,平安旗下的子公司涉及保险、银行、信托、证券和基金等各个金融领域,同时还开拓了陆金所、金融壹账通、壹钱包等金融科技业务。

考拉征信和华道征信均由多个股东发起成立,具有多维度的数据来源。

考拉征信由拉卡拉支付、北京旋极信息、蓝色光标等公司设立,拉卡拉还与联想集团共同创立联想金融,业务涉及融资、理财和供应链金融等众多金融领域;

华道征信的主要控股股东银之杰已与300多家银行在金融大数据方面展开合作,它全资收购的北京亿美软通公司曾由美国三大个人征信公司之一益博睿控股,北京亿美软通公司主要为用户提供移动商务信息化服务,积累了大量的移动商务数据。

中诚信征信和鹏元征信作为老牌征信机构,积累了大量数据,数据多来源于金融机构和公共部门等第三方机构。而中智诚征信与1000多家P2P平台合作,拥有大量的信贷黑名单数据。

八家征信机构的数据来源

2017年4月央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万存知对于8家个人征信试点机构存在的3个问题进行了中肯的分析。

第一个原因,8家每一家都想追求依托互联网形成自己的业务的闭环,这样在客观上就分割了市场的信息链,而且每一家的信息覆盖范围都受到限制,因为信息不广、不全面,这样带来产品的有效性不足,不利于信息共享。我们征信是搞信息共享的,现在我们开业准备的情况是不利于信息共享的。 

第二个原因,这8家各自依托某一个企业或者企业集团发起创建,在业务或者公司治理结构上不具备或者不具有第三方征信独立性,存在比较严重的利益冲突。 

第三个原因,这8家对征信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规则了解不够,而且也不太遵守,在没有以信用登记为基础的情况下,在数据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根据各自掌握的有限的信息进行不同形式的信用评分并对外进行使用,存在信息误采误用问题。 

如今,这又何尝不是股东与百行征信之间龃龉的原因呢?

值得关注的是,百行征信的个人征信牌照有效期将于2021年1月31日截止。

百行面临的问题不仅仅在数据

早在2018年末,就有资深征信业人士向零壹财经分析,“百行征信已经错过了个人征信市场化的时间窗口。”

他认为,个人征信市场化的大背景是互联网金融行业对于“开放征信”的渴求,互金“不能查不能报不能进”央行征信催生了开放民间征信的概念。

然而经过这一轮互金的清退,可以说,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必须持牌,持牌就可以接央行,央行征信中心已经有9个亿的数据了,那为什么要去接百行呢?

“与此同时,持牌金融机构去做年利率24%以下的贷款,客群与银行是重叠的,肯定希望能够接央行征信,拿到你(银行)的数据。”

2019年1月份百行征信正式推出了个人信用报告等3项征信服务产品。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截至2019年8月末,在数据库建设上,百行征信已与1071家机构达成了业务合作和信息共享意向,其中402家机构完成了接入服务协议签署,200多家机构正在进行数据接入联调测试,165家机构已实现信息共享。

已成功接入银联、电信和高法等补充数据源信息。个人征信生产系统已采集借款人数逾7140万,信贷账户数逾1.12亿个。

在市场服务上,自2019年5月5日面向机构开放查询服务以来,个人征信产品累计查询量超2300万笔,日查询量超40万笔,且在稳步上升。

这个数字与第三方风控头部平台个人信贷评分类产品600-1000万的日调用量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哪怕与数据源几乎相同的上海资信相比,这个数字也没有特别好看。

据上海资信官网,截至2019年8月31日,网络金融征信系统累计签约接入机构1365家,共收录自然人9042万、企业和其他组织2658万,本年累计查询次数9235万,单日最高查次数51.9万;本月日均查询次数37万,平均查得率75.8%。

前述征信业人士对零壹财经表示,“百行如果能行,上海资信为什么不行?”

这种比较显然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两者一个民营,一个国资控股的差异。

而这又延伸出管理、人才培养、经营理念等方方面面影响企业后续发展的问题。依据《经济参考报》的报道,创业初期,百行征信大部分人员来自股东,目前依然有三成工作人员属股东派遣支持。

但在百行股东之一的某征信公司高层看来,百行对接了各行各业的数据,未来会和一些大数据风控公司形成竞争。

他补充说,“没有牌照的所有公司在政策层面确实存在一定不确定性,而且个人数据一直都是偏敏感的范畴。”

实际上,除了早早布局个人征信的巨头们,百行在成立之初就给第三方风控公司们带来了压力,至少在百度关键词搜索和各个媒体通稿之中“征信”开始慢慢被“大数据”“智能风控”所取代。

一些在早期实际上起到了类征信作用的风控公司开始转型,以共债数据闻名的头部公司开始向链条的上下游延伸。也有风控公司对百行的发展表示欢迎,认为这会“带来数据成本的下降,并将大家拉到同一个起跑线上。”

“和实时关联复杂网络进行评分相比,运作一个报告业务要求的技术含量和运营能力不在一个档次。”这也是一些风控公司的底气。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