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技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一把金钥匙
[ 智能网导读 ] 今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存在,且出现了新的苗头和问题。以往通过政策倾斜来降低小微贷款利率的“药方”,只能缓解小微企业一时的“头疼脑热”,唯有从源头上病根对症下药,才是治本之策。 小微企业融资,小微企业,金融科技,大数据+AI 图片来自“123RF”

一、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新动向

在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的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也呈现出一些新动向、新特点、新问题,具体表现在八个方面:

一是“掐尖子、垒小户”现象。

对少数符合资质要求、风险可控的小微企业,有些银行出现了集中授信的状况。国有大银行凭借资本实力和利率优势,对中小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形成一定挤压,导致其优质客户流失。

二是“监管套利”的问题。

笔者实地调研中发现,大量新注册的企业唯一目的就是贷款,钻国家扶持小微企业贷款的政策空子。

三是“打擦边球、数字虚高”的问题。

一方面将大笔贷款拆分成多笔,使贷款从户数和规模上符合小微贷款的条件。

另一方面将票据融资也纳入小微贷款,导致小微信贷统计数据虚高。

四是捆绑销售。

融资中出现存款贷款挂钩,捆绑理财产品销售的现象。

五是国有大银行的“头雁”效应。

2019年前五个月普惠贷款余额增长8500亿元,其中五大银行增长4036亿元,占比47.5%,增速23.7%,明显超过全行业9%的增速,五大银行头雁效应日益显现。

六是不良率持续上升。

截止到2019年5月末,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是5.9%,比大型企业不良率高4.5个百分点,比中型企业高3.3个百分点。

七是贷款能力问题亟待解决。

如何提升小微企业贷款过程中的风险控制能力和水平是一大难题。

八是风险承担和补偿机制的影响。

2019年2月份,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与17个省级担保机构累积授信规模为3045亿元,但担保基金在分担风险的同时也增加了小微企业对资金成本的压力。

这些问题暴露出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没有有效解决,亟待新的模式和力量为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破局。

  二、数字科技丰富了服务小微企业的抓手和能力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银行对小微企业缺乏风险管理的强有力抓手,因此银行并不是不想贷,而是不敢贷、不会贷。

近年来以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方兴未艾,为破解金融体系中的信息不对称难题提供了重要工具,利用这些技术能够准确捕捉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的真实轨迹,从而为银行提供更可靠的信用基础,大大降低了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

数字科技丰富服务小微企业的抓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数字科技使数据成为评价小微企业信用的重要载体。小微企业贷款难大多是因为其既无抵押物又无征信报告,导致银行风险敞口大开。

利用大数据等技术能够对小微企业进行信用画像,比如基于企业的纳税、工商、司法判决、知识产权、舆情等多维数据,采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算法等手段,将多方数据交叉验证,就可还原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进而给企业授信,从而解决了银行想贷不敢贷、不会贷的尴尬困境。

二是数字科技降低了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建立的智能风控平台,能够实现从授信申请到贷后管理的全面数字化,能利用数据建立信用评估模型,大大降低了小微企业的申贷成本,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用户不跑路”的彻底转变。

三是数字科技能够帮助金融机构实现客户的精准营销。大数据技术使得金融机构可收集的数据维度更加全面、时效性更强,也使得金融机构决策的时滞性大幅减少,加上人工智能技术,金融机构可以将小微企业细分成同质性更高的类别,提供批量、快速的个性化服务,关联营销活动,实现精准营销,提升了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

  三、数字科技将风险管理的核心前移至产业管理

如前所述,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决定了其放贷的真正意愿。一直以来银行都是站在控制自身风险的角度来看小微企业的贷款风险。

从融资发生开始就把银行和企业推到了截然不同的对立面,查信用、要抵押,不应是银行风控的核心抓手,将风险管理的端口前移至小微企业的经营管理上,才是“授人以渔”的上上策,而数字科技正具备这样的能力。

数字科技赋能的风险管理不是以“控”为核心目标,而是将“帮”作为根本目的,银行可以利用数字科技的能力输出给小微企业,帮助企业提升经营管理的水平,使产业管理成为银行风控的第一道防线。

比如农业的养殖行业是银行公认的高风险行业,银行往往是迫于政策压力放贷,然而利用数字科技可将农业生产管理与资金管理、风险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在帮助养殖农户管理信贷资金的同时,也帮助农民管理棚舍温度、养殖环境、饲料投放量、出栏时间等等,提高养殖的水平和效率。

通过降低整个行业风险的方式来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通过数字科技将银行的金融服务拓展到产业服务,拓展到小微企业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有效地降低了产业生态的运营成本和风险,从形式和内涵上都丰富了银行风险管理的定义。

从某种程度上讲,未来银行利用数字科技进行风险管理的能力决定了其服务小微企业的范围和深度,这也将是银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

  四、发挥数字科技优化小微金融服务生态的作用

当然,数字科技服务小微企业发展生态的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小微企业、监管部门等各方共同努力,共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良好生态。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基于数据维度的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数字科技的能力,低成本、批量化地获得小微企业的真实贷前贷后数据,弥补小微企业的信用空白;

另一方面,加强数据标准的建立和管理规范,目前关于数据的使用和保护缺乏专门的法律规范,数据孤岛现象普遍存在。

因此,建议出台专门法律、设立专门机构来规范数据管理、统一数据标准,推动企业税务、工商等可公开数据在一定范围的共享。

二是构建多层次的小微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数字科技企业等非银金融机构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不是银行一家的事,应明确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银行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的作用,切忌搞一刀切、一锅烩;

同时要积极引导数字科技企业,发挥其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方面的优势,鼓励探索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创新模式。

三是着力完善小微企业的发展生态。

小微企业发展困难并不仅仅因为融资难,而是需要给予小微企业在市场准入、资源要素配置、政府管理服务等方面平等的待遇,夯实小微企业发展的制度土壤,从根本上改善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

科技创新正触发新一轮物流竞争序幕,新物流比拼的是跨界整合能力和大数据算法等科技能力。在此新形势下,整个行业、企业如何抓住在新一轮物流竞争中抓住新机遇?又如何实现内部产业变革与升级,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

基于这些观察与了解,智能网物流将于9月20日在北京举办以“科技赋能 智创未来”为主题的——GIIS 2019第四届物流科技创新峰会。如今,峰会嘉宾与议程已经公布,报名通道也已开启,感兴趣的朋友,快马加鞭来参会!

报名链接:https://www.iyiou.com/post/ad/id/853

2019GIIS第四届物流产业创新峰会

编辑:郭曼卿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智能网,经智能网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